王冠華
摘要:在今天的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科教學中,作業已經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這從當前各個學校已將作業次數作為衡量教師工作量的基本條件便可說明問題。同時,我們必須要明白的是作業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是由其幫助學生復習鞏固、查漏補缺、自我認知以及作為師生互動雙贏的平臺而存在等原因決定的,且這種認知經歷了較長時間的論證和實踐。家庭作業確實是課堂教學的名副其實的延伸。本文基于對于當前初中數學家庭作業現狀,從三個方面對于如何真正落實初中數學家庭作業功能的作業布置給出了相應策略,以期拋磚引玉。
關鍵詞:初中數學;家庭作業;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9-0031-02
Pres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y of mathematics homework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WANG Guanhua? (No.1 middle school in Zhuoni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today's subject teaching in the stage of basic education,homework has become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elements of classroom teaching,which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each school has taken the number of homework as the basic condition to measure teachers' workload.At the same time,we must understand that the status of homework in teaching activities is determined by its help to students review and consolidate,check omissions and fill vacancies,self cognition and its existence as a win-win platform for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and this cognition has experienced a long time of demonstration and practice.Homework is indeed a veritable extens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homework,this paper gives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on how to truly implement the homework arrangement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homework function from three aspects,in order to attract jade.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Homework;Present situation;Strategy
1. 家庭作業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
班級授課制,又叫課堂教學制度最早是由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其名著《大教學論》中提出,后經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的“四段教學法”的補充和細化以及蘇聯教育家凱洛夫的最終完善,終于成為當前國際教育界最為流行和普遍的一種集體授課模式。凱洛夫于1951年指出,“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處于不同時代的同一年齡段或者年級的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絕對是存在差異的,毋庸置疑,時代越往后,學生面臨的壓力越大,學習任務也越重。這也是近幾年學界將家庭作業等同于課外作業的直接原因,至少從作業書寫時間上看,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教師需要幫助、指導和“干預”學生學習的知識在數量上越來越多,哪怕是在“減負”要求下,教師辟出專門的時間供學生書寫作業也是不現實的。因此,無論是從時間安排上來看,還是從與教師直接參與的課堂教學過程來看,家庭作業確實是課堂教學的名副其實的延伸。
2. 當前初中數學家庭作業現狀
在將家庭作業等同于課后作業的認知基礎上,我們便對當前初中數學家庭作業布置現狀調研結果進行簡要歸納和總結,以期對于后期的高校作業布置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1)初中數學教師對于家庭作業的預期
毫不夸張地說,相當部分初中數學教師并沒有把提高學生數學水平的希望寄托于家庭作業書寫上。這從當前大部分初中數學教師對于家庭作業的態度就能看出其預期。
第一,初中數學作業布置隨意性較強。目前在初中教學評價中,作業次數一般被作為是否完成教學工作量的評價指標之一,因此教師不得不布置作業。但是,他們對于布置作業這件事花費的心思較少,課后練習題、教輔資料是學生就愛聽作業的兩大來源,且教師在具體布置作業過程中,較少經過思考和選擇,隨意性較強。
第二,作業數量和難度均不穩,缺少層次和梯度。對于學生而言,最怕的狀態往往是幾門學科的教師都突然布置了作業,且作業量較大,而在一般情況下,數學教師都是“主力軍”。對于學生而言,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但是問題就在于這樣的狀況可能造成學生疲于追逐“量”的完成,而非“質”的提升。更為關鍵的是,這種作業布置法往往缺乏層次性和梯度性,明顯有通過題海戰術或者掃蕩式做題法達到查漏補缺目的的嫌疑。
第三,教師作業批改不及時,作業的反饋功能得不到實現。暫且不論初中數學教師自身的原因,不能及時批改作業的客觀原因無外乎以下幾種,如,初中數學教師兼任班主任工作,教學時間緊張。又如,大部分初中學校尚未實現教學和行政的分離,這就使得部分初中數學教師還兼任著行政崗位,連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中都無法保障,更不用說作業的及時批改了。
(2)初中生對于數學家庭作業功能的認知
初中生對于包括數學作業在內的作業的認知也會影響家庭作業質量和功能的發揮。
第一,讀書無用論的誤導。目前在社會中存在著讀書無用論,且這種觀點的持有者中有家長,有學生甚至還有個別教師。初中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期,由于年齡、閱歷等因素限制,他們對于外部世界的認識往往是不確定性對于穩定性,他們的內心對于萬事萬物本身就存在各種困惑和不確定,且容易動搖。他們一旦受到讀書無用論的影響,便會對于關于學習的一切行為都提不起興趣,包括寫作業。
第二,學生家庭作業負擔過重。盡管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禁止學校層面的補課,并開展各種減負行為。但是學生們卻發現,減負后的作業量明顯增加了,其中初中數學學作業就是“主力軍”。這其實也不難理解,在應試教育以及國民“教育基線”不斷提升的前提下,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量在短期內是確定的。在以往,教師通過補課等形式將自己認為學生需要知道的知識進行了灌輸或者幫助學生進行了建構,但是,一旦補課等環節取消了,教師就無法將更多的知識教授給學生了,自然便會產生不安全感和不確定性,因此,只有通過大量布置作業來“彌補”或者填補這種思維上的不確定性。
第三,學生渴望存在思維含量和梯度性的作業。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他們承認學習是學生的天職,也認可通過寫作業這種方式復習鞏固和查漏補缺,但問題是由于教師布置的作業往往存在簡單化、重復化以及無梯度感等不足,從而使得學生無法從作業書寫過程本身感受到成就感和獲得感。
(3)家長面對初中數學家庭作業的糾結
家長在面對學生的家庭作業,尤其是數學家庭作業的時候,其心理狀態也是非常糾結的。在親子教育前提下,只要時間和能力允許,家長自然非常愿意給孩子的學習提供助力,甚至直接充當家庭教師的角色。但是問題是,并非所以的家庭以及所有的家長都具備這樣的能力,這便使得家長普遍較為焦慮。
3. 真正落實初中數學家庭作業功能的作業布置策略
(1)將初中數學作業布置置于過程本身
從家庭作業的功能“逆推”,我們認為家庭作業當具備一套完整的過程。第一,家庭作業的布置當基于兩個前提,一是當天或者當節課的學生需要學會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些源于教學北榮,由課程標準和考試當大綱決定。二是學生通過課堂教學過程所表現出來的學情,尤其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學生一知半解卻自認為已經掌握了的知識點。第二,教師在對于上述兩大前提準確把握的前提下,以教材、教輔等為重點開始進就愛聽作業選擇的環節。之所以在作業上需要選擇而非一刀切或者將這些“資源”全部作為作業,一方面是為了對癥下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使得作業有層次感且確保重難點的平衡性,以免通過重復性、簡單性或者難度過高的作業造成學生疲于應付寫作業這件事,造成對于作業思維不必要的反感。第三,重視對于學生作業過程性體驗的觀察和總結。作業本身的具體實踐者和操作者是教師,但是布置者或者設計者則是教師。教師的作業布置的是否具有科學性,是否適合學生,還要放置于學生做作業這個過程中來加以考量的。同時,在課后作業等同于家庭作業的今天,家長在學生作業書寫過程中就起到非常關鍵性作用。前文已經提及,當前初中數學作業書寫過程中,教師往往主動地或者被動地承擔了家教或輔導教師的角色,我們認為,這種角色定位是對于家長這個特殊的教學資源的一種浪費。在家校合作制度設計的初衷中,家長的角色是被定義為學校教育和理解者和支持者。以此推導,在學生作業書寫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學校的學科教學,家長可以在陪伴前提下,從用時、態度、專注等多視角對于學生作業書寫過程進行觀察,并和教師做好溝通反饋,這樣也就方面便教師掌握學生作業書寫情況,并未后期作業布置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經驗。當然,作為家長,如果文化程度和能力允許,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對于學生進行恰到好處的指導。第四,教師根據家長的反饋信息加上學生交上來的作業,通過及時批把握學生對于上節課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并通過積極性評語等方式暗示學生自己的的關注和關懷。且及時批改作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再次確認和補充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過程。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基于自己掌握的信息在下節課開始時,通過導入等形式對于學生暫時掌握情況不樂觀的知識點進行二次講解或者復習鞏固。而在二次講解的過程中,學生的感覺自然也是“老師復習的剛好是我掌握的不夠好的”的這種起到好處的感覺,自然能達到“給瞌睡的人遞枕頭”的恰到好處的效果,且學生從中也能感受到教師的“愛”。這便是一次理想的作業的完整實現過程。
(2)家庭作業的布置盡量以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為導向
按照核心素養的思想,如果我們將從小學到高中的12年的教育視為一個整體,并加以系統化、發展性視角處理,我們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不斷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過程。其反面自然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教師、教材等“他者”的依賴程度不斷降低的過程。同理,我們的初中數學家庭作業布置也當從培養學生學習獨立性的角度出發。再此過程中,捷愛士首先需要考慮的便是逐漸解放家長的問題。即家長的角色需要發生轉變,從原來的輔導者或者家庭教師的角色轉變為學生學習的陪伴者,甚至可以時共同前進的“戰友”。其次,教師在作業的具體設計上,也最好講究作業題目的典型性和難度的層次性和梯度性,從而確保每一位同學都能在具體的作業書寫過程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第三,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找準自己的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客觀位置,如果有必要,教師和學生可以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借助作業的力量幫助學生力爭上游。第四,學生自律性的培養也非常重要。前文已經提及,查漏補缺是作業書寫目的之一,在具體的作業書寫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以作業的問題的解決為導向,幫助學生體驗書寫作業帶來的成就感和獲得感,并為后續的繼續好好數學奠定積極的情緒基礎。
(3)以評價規范作業布置行為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與作業布置這件事的評價直接相關的三方分別是學生、任課教師和家長。再說書寫作業這件事上,這三方的態度都很關鍵。教師可以嘗試用評價反饋來不斷更新和規范自己的作業布置行為。
參考文獻
[1]耿亞鴿.初中生數學課外作業現狀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2]王婭菲.中學數學作業設計存在的若干問題[D].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3]王夢麗.提升初中數學作業有效性的實踐研究[D].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