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艷萍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已成為教學工作者必須達成的關鍵性目標。在小學時期,教學工作者必須基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挖掘出適應性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得以提升。語文是主科之一,教學工作者需要梳理出影響語文學科目標價值的各個部分,強化各部分的教學效果。本文以語文閱讀教學為例,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智慧課堂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分析,并根據當前小學語文智慧課堂閱讀教學存在的不足提出對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核心能力;閱讀教學;語文;智慧課堂;互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9-0103-02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Chinese Smart Classroom Reading in Primary School Based on Core Literacy
DAI Yanping? (Weiti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Suzhou Industrial Park,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training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has become the key goal that the teaching staff must achieve.In primary school,the teaching staff must dig out the adaptive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s' learning.Chinese is one of the main subjects.The teaching staff should sort out the parts that affect the target value of Chinese subject and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each part.This paper takes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s an example,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 teach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smart classroo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ccording to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Key words】 core competence;Reading teaching;chinese;Smart classroom;interaction;Research and analysis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學工作者照本宣科,將籠統的語文內容一股腦的灌輸給學生,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小學生缺乏自主意識,對大量堆砌的語文知識元素無法解構,逐漸產生厭倦情緒。 語文教師必須圍繞著學生的發展目標創設體系,將語文學科內容作為系統,規劃設計出傳導系統功能的各部分流程。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部分,是培養學生語文理解能力的關鍵途徑,對于學生形成語文綜合運用能力這一系統功能有著促進作用,必須引起教學工作者的重視。但很多教師并沒有真正將閱讀課堂教學獨立設計出來,難以強化學生閱讀的效果。構建學生智慧閱讀的課堂模式極為重要。本文對此系統闡述。
1.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閱讀教學必要性
閱讀之所以成為語文內容的重要部分,主要就在于其在呈現形式上容納了語文應用的多重元素,如閱讀材料中的文本語句、段落等關乎語文的邏輯語法規則;閱讀材料中的結構體裁、主旨等關乎語文傳遞的思想價值觀。與此同時,引導學生閱讀,還能通過口眼腦等多重感官體驗的結合,使身心得到交融,促使學生能具備審美享受,因而閱讀文本往往能直接轉化多樣性的文化體征,這是語文詩詞、寫作等無法相媲美的。閱讀是從已有的包羅萬象的內容解構和生成,考驗的就是學生不同角度的探究意識和多元整合的分析能力,從不同層面來說受益匪淺,但也意味著有一定難度。但無論如何,教學工作者教育學生,就是為了使學生贏得社會競爭力,因而讓學生獲取多元價值,這是無可厚非的。正因為閱讀教學能發散多種價值,就需要教學工作者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延伸語文閱讀的知識鏈條,不斷擴充個人的知識庫,創新個人的視野。因而,閱讀教學側重于培育學生多元角度思索問題,這是必要的,也意味著閱讀課堂教學需要打造出開放而包容的教學環境。
與此同時,小學生因為缺乏自主意識,更多的是因為對新鮮事物的喜好而投入學習,學會從業閱讀中獲取多元價值,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學工作者不斷挖掘閱讀內容的豐富性,同時以適應性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投入思考并參與實踐,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一定會有不理解的地方,因此考驗教師和學生的積極互動,能夠幫助學生更快的得到答案。而縱觀這一系列流程,多元開放與互動參與等特點所體現的就是科學性和高效性,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自主研究的習慣,符合智慧課堂的深刻內涵。
2. 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智慧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
(1)教師的專業技能不夠成熟,缺乏科學水準
雖然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開始重視閱讀教學,并且有意識的展開研究工作。但是就目前來說,很多語文教師的專業知識來源于理論學習,并沒有針對性的進行過創新思索,因而往往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研究時,依然局限于傳統的理念,并沒有擴充個人的語文技能和水平,也沒有將多元的知識資源與語文教學相結合,往往帶有主觀臆斷對閱讀內容、閱讀教學模式等規劃設計,并不能站在學生發展的客觀基礎上創建價值目標體系,加上學校對小學語文教學并沒有樹立目標導向,僅僅是提出學生成績提升的要求,使核心素養的概念流于形式化,許多語文教師只是隨意的將大量的閱讀內容分發給學生并強制性讓學生擴大閱讀范圍,選擇以量取勝,忽視了學生不同時期身心發展的規律,導致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效率較低。
(2)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評價過于籠統
引導學生智慧閱讀,最關鍵的是拒絕呆板僵化的思維,能夠允許不同的意見存在,產生多樣性的成果,但是很多語文教師雖然鋪設了閱讀環境,并且獨立的拓展了閱讀教學的比例,使學生能參與大量的閱讀,教師仍然注重學生的閱讀成果,采用一套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沒有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導致很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心靈受到傷害,無法持續的發表個人的看法,也就難以持續多元互動的狀態。雖然從表面上來看,引導學生閱讀不再注重考試評判的成績,但是按照閱讀文章的快慢、閱讀字句的韻味和閱讀技巧的掌握等任何一個方面評價學生,這都是不合時宜的,等于扼殺了學生們的天性。
3. 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智慧課堂閱讀教學策略探析
(1)強化教師的專業能力,制定切合實際的教學計劃
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不斷提升個人的教學能力,將閱讀教學作為研究課題,站在小學生的發展特點想問題。閱讀教學智慧課堂能否搭建,取決于教師是否具備多元的感性思維,因而教學工作者必須要具備生活體驗,能夠在閱讀教學中給予學生真實的生活啟迪。語文老師可以挖掘出不同學生的特性,為學生規劃設計出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方案,使學生能在舒適的氛圍中略讀文章大意,隨后在良好的交際合作情境中互相調配閱讀知識,充分的展現出各人的聰明才智。小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具體的教學計劃。針對學生特點,教師可以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活動,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在朗誦過程中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這也是積極響應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2)教師給予多樣化評價
教師必須明確,學生的學習成果絕不是一時就能檢驗出來的,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而,只有在教學實踐中給予學生多樣性的評價,才能使學生形成科學管理自我學習生活的習慣。當教師發現學生暫時沒有朝正向軌道開展學習,應該給予更多鼓勵。有些教師對學生的表現評價過少,會讓學生認為自己沒有受到老師肯定,這些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先肯定學生勇于提出問題的寶貴精神,可以對學生說“你真是一個善于思考、觀察細致的學生”,這樣評價肯定了學生的做法,同時也是在激勵其他同學勇于提出質疑,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旨在讓學生深入思考,讓學生明白提出的問題必須是根據文章得來,不能夠沒有依據的發言,肯定學生的同時要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勇于質疑的精神。
(3)創設多元方法,擴展學生視野
小學生,正是建立事物基本認知的時期,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主動思考能力都是重要養成階段,語文課程標準中對閱讀教學的其中一項要求就是“能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因此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入手,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善于為學生設置問題引發思考,比如在《鑿壁借光》這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向學生提出問題,匡衡為什么要鑿壁呢?讓學生學會在文章中找到問題答案,那么匡衡是由于家境平寒但是非常的喜歡讀書,所以借著鄰居微弱的光在認真讀書,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匡衡的刻苦學習的精神是不是值得大家去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感受這一精神,增強學生主動學習思考的能力。在語文課程標準中也談到“能主動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培養自我的探究能力。
(4)采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現代化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信息技術的系統搭建,在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工作者也需要將信息技術的優勢結合起來,使學生能獲取更加豐富的閱讀體驗。例如通過多媒體將閱讀課件完整的展示,學生能對抽象的閱讀內容直觀清晰的記憶。同樣,借助動漫軟件繪制的優勢能夠將閱讀內容中描寫人物、景物、事物的各種微量元素建模,使學生在一步步生成的圖案和符號上更快的理解閱讀內容,使閱讀水平得以提升。激發出學生們高速運轉的大腦風暴,就必須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快速思考,也就代表閱讀內容需要立刻和學生產生價值共鳴,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應用。以《頤和園》這篇文章為例,閱讀文本中關于頤和園的景觀描寫采用了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這些方法和描繪頤和園寬度、高度等形狀的數字、符號等組成了聯系的整體。如果讓學生通過數字、符號等聯系記憶內容,顯然因為這些數學名詞不符合學生的審美,難以讓學生繼續閱讀下去。教學工作者就必須將這些東西轉化,首先可以建造藝術模型將其中的符號用具體的實體物質替代,使學生形象的理解頤和園的外觀、結構設計等,其次則可以借助動態模塊以視頻中富有兒童趣味的聲音入手,設置出趣味問答的題目,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帶著問題出發,跟著悅耳的聲音刺激感官,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面貌煥然一新。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培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是促使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教學工作者在小學時期必須做好引導作用,充分發散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圍繞著小學生理應達成的關鍵性目標,挖掘出教學策略。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必不可少。本文以此為例,提出契合新時代發展的智慧閱讀課堂教學策略,望相關教學工作者予以重視。
參考文獻
[1]黨元香.試論開展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7):73-74.
[2]楊夏芃.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7):85-86.
[3]白瑞霞.淺談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7):137-138.
[4]馬鳳艷.試論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7):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