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落實,我國的教育部門以及社會的各界認識對于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而且關注度也前所未有的提升。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改革自身的觀念,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具體應該怎樣開展教學活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目前,課堂提問教學法是一種非常常見,但卻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特別是在數學這門課程中,利用好課堂提問教學法能夠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為學生的思維能力、解題能力等多方面綜合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接下來,本文將以“淺談怎樣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為主題展開進一步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提問有效性;提問策略
就目前的小學數學教育實踐情況而言,讓學生擁有更強的核心競爭力,與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同等重要,甚至更優先于此。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卻更加注重自身的引導作用,在課堂上占據大量時間,導致教學過程變成了教師一人的獨角戲,不僅無法保證教學效率和質量,更難以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形成積極作用。鑒于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這種做法,選擇基于師生互動的課堂提問法去構建一個更加靈活多元的課堂,促使學生自身的數學學科素養和綜合素養同時提升。
一、理解能力差異,一視同仁
由于年齡尚小,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認知能力都需要教師進行開發。但實際上,有很多教師并未認識到此,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思考應該如何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去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貼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導致學生之間的個體化差異逐漸凸顯,影響到其學習結果,再加上學生自身經歷也有所不同,這就導致學生之間的個體化差異注定存在,在數學課程的學習方面一定會有不同的表現。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理解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借助課堂提問教學開展一視同仁的進行教學有活動,從而幫助學生逐漸抹平個體化差異,體現教育的公平性原則。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百分數”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向一些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提問:“在我們的生活中的哪些場景會出現百分數呢?百分數表示什么?”然后讓學生根據教材當中的內容進行回答,從而了解百分數的應用場景以及意義;再向一些成績中等的學生提問:“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關系是什么?為什么這么說呢?”這部分學生就能夠結合教材以及自己曾經學過的內容給出答案,從而便于學生更加深入的探究本節課的知識點;最后,教師向成績較好的學生提問:“我們平常遇到商場打折活動時,折扣的表示方式通常有幾種?你能將這些表示方式與百分數相關聯嗎?”這部分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就能夠獲得顯著提升。如此,所有學生都能夠獲取一定的進步,體現了教育的公平性。
二、靈活制定問題,深入學習
課堂提問由來已久,傳統教學模式中就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的課堂提問,教師往往只關注學生能否準確回答出問題的答案,而不是通過提問去關注學生的思維方式與思維過程,提問的語言也相對強硬死板。因此,小學生都會非常懼怕課堂提問,從而導致課堂提問的價值與意義不能最大化的體現出來。因此,在課堂提問中,教師應當靈活的制定問題,多與現實生活做關聯,并使用靈活生動的語言進行提問,就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從而引導學生關注更加深層的內容,最終起到強化教學效果與教學效率的作用。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認識鐘表”的相關內容之前,需要準備一個鐘表模型,以便于開展教學活動。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如此向學生提問:“大家都知道一天有二十四個小時,在校與在家時,我們的作息都有所不同,那么同學們能不能說一說自己在校和在家時的每一個時間段都在做什么嗎?”然后讓學生站起來發言,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撥動手中的模型,讓學生清楚的認識時間在鐘表上的表現方式,從而更好的理解本課內容。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結合一些圖片向學生提問:“圖中的同學正在上床準備睡覺,那么現在可能是幾點呢?”此時,學生變會回答:“可能是晚上九點,也可能是中午十二點半”,然后教師再撥動指針,讓學生認識晚上九點與中午十二點兩個時間點的表示方法。
三、提供提問機會,自主探究
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才能推動數學課堂教學成效進一步發展。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提問的機會與平臺,讓學生能夠將自己心中所想以問題的形式表達出來,從而逐漸形成提問的習慣,并養成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的鼓勵學生發言,也要多為學生空出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形成良性循環。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解方程”的相關內容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教師為學生提出問題:“方程是什么,想必同學們都有一定了解,那么怎樣使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呢?”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在討論結束后,有學生回答:“用方程解決問題就是找到已知數和未知數之間的數量關系,然后通過已知條件求得未知數”。接下來,教師鼓勵學生提問,有學生提出:“應該怎樣找到未知數呢?”然后教師再進行針對性講解,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總而言之,課堂提問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只有教師多去實踐,才能真正發揮出這種教學方法的價值,提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范學義.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21(23):53-54.
[2]王家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對策[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19):49.
重慶市黔江區人民小學校 羅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