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推進,教育行業的改革也在隨之進行不斷的創新。目前教育領域的主要發展方向為“營造智能教育環境,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本文從素質教育理念的具體要求出發,以學生為中心,分析高校智能課堂建設的實際情況,研究智能課堂的建設策略。
關鍵詞:教育理念;高等教育;智慧教室
促進學生的“全面、個性化”發展是素質教育理念所強調的教育重點,它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選擇”,鼓勵高校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高等教育學校可以通過建設智能教室,實現素質教育理念。在建設智能教室時,應著眼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以培養創新人才為出發點和歸宿,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發展成為高素質人才。
一、素質教育理念下高等教育學校智慧教室建設的現狀
1、基礎移動網絡環境有待提升
在素質教育理念下,智能教室不僅僅是重視高新技術技能教室的建設,還應重視校園網絡基礎設施的升級及改造,以保證基礎校園網的暢通和穩定。高質量的移動網絡是智慧教室建設的重要基礎,移動網絡可以為師生提供個性化的“無處不在”服務。但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形勢不容樂觀,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擁有可以對校園進行全方位覆蓋的無線和有線網絡,一些高校甚至沒有能夠覆蓋整個校園的無線網絡,因此不能滿足智慧教室建設的網絡基本要求,對智慧教室的建設產生了重大阻礙。
2、全方位的交互系統并不完善
全方位交互系統是智慧教室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包括師生交互還包括了學生之間以及人機交互。全方位交互系統可以使師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促進學生進行深度化學習。全方位交互對智慧教室以及智慧系統有一定的依賴性,但由于相關軟件和硬件技術在一些高校內并沒有得以全面普遍的配置,就導致了全方位交互系統的不完善。在當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幾乎沒有一所學校能夠做到“全面感知”,全方位交互系統也不夠完善,物聯網技術在大多數高校的應用局限于校園一卡通和安全監控系統。
3、數據應用不合理,數據價值“孤島化”
對于各高等教育學校而言,如何合理應用數據,實現數據共享以及系統間無障礙通信,是高校建設智慧教室、完善智能信息系統建設的關鍵問題所在。由于目前大多數高校的信息應用系統建設時間較早,因此,系統老化問題逐漸顯現。不同系統的數據在融合與應用過程中所面對的巨大挑戰和問題。此外,由于各個系統的建設時間不同,數據儲存形式也有所不同,系統之間也沒有統一的標準,使得學校與上級管理部門的系統之間、學校與學校系統之間、甚至是高等教育學校內部系統之間多多少少都存在著信息系統建設分散、重復建設、建設孤島化等突出問題。
二、素質教育理念下高等教育學校智慧教室建設的策略
1、升級基礎網絡環境,實現網絡暢通無阻
在智慧教室的建設中,雖然硬件設備的建設十分重要,但基礎網絡環境建設也不容忽視。有線網絡以及無線網絡的高速重疊,以及安全、可靠的基礎網絡環境對于建立智慧教室,實現海量教學數據的實時上傳和共享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高等教育學校應在保證現有網絡環境穩定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一定的升級,提升網絡速度,滿足校內移動教學以及辦公的需求。在智慧教室建設中,高速通暢是網絡環境的基本要求,學校不僅要接入互聯網,還要提供高速寬帶網絡,以滿足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實際教育需求。
2、完善全方位交互系統,提高學習效率
“以人為本”是素質教育理念的根本宗旨,這就要求高校內智慧教室的建設也要時刻牢記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原則,以學生的實際使用感受為主,全方位交互系統利用智慧教室可以幫助師生通過更快、更有效、更直觀的形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感受。在便利操作方面,要使交互設備和用戶界面操作簡便,功能齊全,導航清晰,以適應人們的操作習慣。對于流暢互動方面,智慧教室的硬件設備應做的滿足更大數據量的、多種終端的互動需要。在學習互動跟蹤方面,智慧教室應做到很好地支持各種互動,記錄并保存學習者的互動軌跡,為學習者分析提供基本數據。教師可以通過智能教室看到學生參與教學和完成作業的具體情況,學生也可以通過移動終端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改變數據孤島現象,促進資源整合
面對智慧教室建設中所存在的“數據孤島”現象,要對系統進行統一的規劃、制定統一的標準,從而實現數據共享以及系統互聯。各地區、各學校、各部門要聯合起來,改變數據孤島現象,有效促進資源的統籌整合。對于已建立的系統,可以通過一系列技術手段進行數據處理,消除不同系統數據之間的邊界,實現數據共享以及系統之間的無障礙互聯。對于尚未建立的系統,應按照統一標準進行設計建設。此外,還應合理利用智能技術升級現有教育信息平臺,實現數據標準的統一、系統維護的統一等,為管理者進行科學決策和宏觀調控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
結語:
在新時期,為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需求,培養全面發展的高質量人才已成為我國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標。高等教育學校作為高質量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之一,要通過建造智能化的教學環境,為教師提供更加準確、智能化的教學數據,引導師生共同開展教學活動,不斷推動智慧教室在大學課堂中的深度融合應用,最終真正完成素質教育的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朱碧月,謝火木,姚斌.高校智慧教室的建設與實踐探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2018,000(010):52-55.
[2]胡小紅.基于云服務的高職院校智慧教室建設探討[J].魅力中國,2016,000(031):100.
[3]俞偉,劉淵."互聯網+"時代"智慧教室"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理論與實踐,37(15):3.
黑龍江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劉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