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段六環”是小學課堂教學的一種模式,即將教學劃分為前中后三段,智慧引入、任務導學、活動促學、互動研學、學以致用、學力延伸六個環節,代替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資源服務平臺的應用是小學數學課堂上應用三段六環教學模式的輔助力量,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成效。本文圍繞小學高年級數學展開“三段六環”的教學模式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小學數學;三段六環;資源服務平臺
引言:“三段六環”教學模式是一個強調教學并重的模式,相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給了學生更大的自主空間和動腦思考空間。信息化資源服務平臺與“三段六環”的教學模式結合,有助于進一步促進小學生數學意識和能力的養成。從引入環節開始,教師就可以應用上傳途徑分享微課資源;學以致用環節教師可以使用題庫為學生抽選題目,讓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組合的隨堂測試題,并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總結錯題、出新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以人教版六年級《百分數》為例進行“三段六環”教學模式。
一、智慧引入環節
教師為學生制作有關《百分數》的微課視頻,從已經學過的分數知識入手過渡到百分數,實現新舊知識的融合,并點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微課視頻的時長控制在10min以內,并搭配資源服務平臺的題庫資源,引導學生在自學后通過題庫進行自學情況掌握。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后臺視頻播放時長、播放次數、答題正確率等數據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了解學生普遍存在的疑問,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留下一定的學習任務,比如日常生活中遇到過哪些百分數,一個百分數由幾個部分組成,百分數怎樣寫、怎樣讀等,為課堂上的展示環節打前提。
二、任務導學環節
學生在課前完成了預習任務單后,教師需要將課堂前10~15min留給學生展示自學成果,以分享自學成果或小組討論成果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交流能力,因勢利導。以《百分數》的課堂教學為例,教師可用10~15min的時間來展示從后臺獲取的學生自學數據,搭配例題來讓學生講一講對例題的理解。這一環節相當于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以“老師”的視角來闡述自學的成果,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知識自主學習是否存在漏洞和不足。
三、活動促學環節
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比如:教師提出一個比較具體的教學場景,一場校內籃球賽中,一班和三班是最終決賽的對手,兩個班級現在需要靠罰籃板球決勝負。一班里有兩個隊員王同學和李同學,王同學的罰籃數據是5投3中,李同學的罰籃數據是6投4中,教練應該選哪一名隊員去罰這決定勝負的一球?學生的答題過程可通過學生機直接反饋到教師的電子白板上,全面呈現思考過程、解題過程。教師還可以邀請學生上講臺在交互白板上寫下自己的思路,與小組內外的同學進行分享。在關于籃球命中率的題目中,有學生發現雖然用分數表示王同學和李同學的投籃命中情況不容易對比出二者誰大誰小,需要通過分成分母一致的分數或計算成小數,由于存在小數除不盡的情況,所以通分成分母一致的分數更容易比較出二者的大小。當通分分數時,分母是100時百分數的契機就出現了。在這樣具體的活動情境中開展百分數教學,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的來源、應用有更深刻的認識,提高對數學知識掌握的靈活程度。
四、互動研學環節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拿出與例題比較類似的題目,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探討,需要寫出思考、計算的整個過程,并組內判斷成員計算結果的正確與否。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之間出題,即小組甲出一道有關百分數的題目給小組乙去回答,小組乙出題給小組丙回答,形成相互之間的互動研討氛圍,實現教學的互動成長。
五、學以致用環節
經過教學活動和小組內、外互動后,學生對百分數的認識已經基本完成,教師可以為學生出一些生活化的試題來進行測試,引導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進行應用,培養學生靈活應用知識點的意識和能力。學以致用環節教師可以直接應用教材上做一做、練一練環節的試題,也可以應用資源服務平臺上題庫中的試題,幫助學生在課堂上就發現自己是否存在薄弱項。
六、學力延伸環節
學生在隨堂練中發現自己有知識點掌握的薄弱環節,需要進行針對性的復習和鞏固,這一環節的效果就是學力延伸。如果教師應用的是平臺題庫,則學生所做錯的題目會直接出現在錯題本中,由平臺算法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同類型題進行鞏固,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未錯題目的拓展型題。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課后鞏固和拓展需要針對性的題目,資源服務平臺利用大數據計算能夠更好的輔助學生完成延伸拓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結束語:“三段六環”教學模式下,資源服務平臺的教學資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能夠得到調動和發揮。教師應用這一模式的初衷是以學生為本,應更多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感受和體會。
參考文獻:
[1]王兆輝. 基于資源服務平臺的小學數學“三段六環”教學模式案例研析[J]. 發明與創新(教育信息化),2015(01):50-54.
[2]謝治,邵漢民. 構建“三段六環”小學數學動手操作活動模式的實踐探究[J]. 教師,2012(14):44-46.
湖北省恩施市江城希望小學 馮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