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字詞應用能力比較差,很多學生在面對字數要求較多的作文時,經常會出現不知道該如何組織語言的情況,再加上學生每天經常待的地方就是家庭和學校,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沒有養成積累素材的習慣,這些情況導致學生寫出的作文可讀性比較低,沒有自己的獨特風格。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寫作現狀和他們的興趣愛好,選擇多樣的教學方式引導他們進行課外閱讀,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優秀的字詞句子,分析不同作者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技巧,增強自身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作文教學;價值及應用
伴隨國家新課程改革的落實,我國的教育體制整體上有很多大變化,國家新課程的改革主要目的是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并在實現高效率課堂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但小學語文的學習是需要學生日積月累的,而如今小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卻是閱讀量太少,缺乏課外閱讀,這樣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還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寫作能力。那么,語文課外閱讀對于小學語文作文的學習到底有怎樣的價值呢?
1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價值
1.1為學生寫作提供大量素材
學生在寫作時,會因為年齡段的限制,缺乏生活的常識與經驗,導致對于一些事情的詞匯描述不準確,或者缺乏描述的詞匯。學生寫作內容匱乏,究其原因是因為詞匯的積累較少,本身對于生活缺乏認知,而能夠為其提供詞匯來源的只有教科書,但教科書的內容又存在局限性,導致學生缺乏寫作素材的積累,在寫作的時候缺乏感悟和詞匯的有效應用,寫出來的內容平淡無奇,甚至脫離實際。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需要利用課外閱讀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借助閱讀使學生為自己的寫作詞匯庫進行豐富。課外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升華思想,通過閱讀感悟他人情感,理解他人的經歷,提升自己的寫作文筆。
1.2提高文學鑒賞水平
優質的課外書籍中一定會蘊含著真善美。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閱讀經典名著,學生通過閱讀經典名著,不但可以理解作品中的內容,還可以掌握不同的寫作風格,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操,最終體會到文學作品的藝術價值。這樣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會有更豐富深刻的情感,也可以模仿作者的寫作風格和技巧,提高自己作文的文學性。所以,學生閱讀課外名著,不僅有利于培養他們的想象力,還可以提升他們的聯想能力。
2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2.1通過讀書分享會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能夠意識到課外閱讀對學生的重要性,但是學生很難長期堅持閱讀下去,再加上教師自身所帶領的班級較多,每個班級的學生人數也多,這導致教師不能經常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度進行考查,從而使得部分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會將自身以前總結的課外閱讀日記進行充數,影響了自身課外閱讀的有效性。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定期借助語文自習課的時間,組織班級學生開展課外閱讀讀書分享會,讓學生在讀書分享會上將自身在這段時間內閱讀的書籍名稱、故事內容進行大致地闡述,告訴班級內其他學生自身的感觸,這時就會有學生回答:“我在這段時間閱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文中主要講述了保爾·柯察金在面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國內戰爭等殘酷生活時,自己的人生經歷。現在我閱讀到了第六章節,通過閱讀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最主要是自身面對生活永不言敗的態度。”然后讓小組組長將組內成員這段時間閱讀的課外書籍名稱以及進度,通過文字的形式進行記錄,從而防止部分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放棄閱讀。
2.2引導學生做好摘抄記錄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做好摘抄記錄,對于摘抄內容的選擇上也要做好篩選,多摘抄一些成語、名人名言、運用修辭手法的段落、經典語句、名人故事等,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在開展作文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集中講解摘抄的內容,讓學生能夠理解其真正的含義以及用法,當學生將摘抄過的內容合理地運用在作文中時,教師便可以把它當作范文在全班學生面前朗讀出來,以此提高學生的運用知識的綜合能力。
例如,學生摘抄的一些帶有擬人修辭的句子時,教師可以教導學生學習它的寫作手法,讓學生了解在寫景寫物的作文中便可以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或者學生摘有關人物外貌或者性格描寫的語句段落時,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在寫人物的作文中學習借鑒;也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后,簡單總結海倫凱勒的事跡,如果在寫作中需要體現堅韌不拔的品質,就可以讓學生將這個故事引入進去。
3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化,越來越重視課外閱讀方面工作,在作文課上,教師需要對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有透徹的了解,并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以便學生獲得閱讀能力,開闊視野。
參考文獻
[1]張玉琴.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讀寫算,2020(35):193-194.
[2]葛勝男.課外閱讀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文學教育(上),2019(10):98-99.
河北省邢臺市沙河市顯德汪學區溫莊小學 邢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