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三觀的重要時期,教師在實施道德與法治教學時,需要嚴格遵循開放性原則,科學創設活動情境,保障學生能夠更為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強化整體教學效果,提升學生道德素養,本文綜合探究小學教師創設活動情境的具體策略,希望能夠推進現代教育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活動情景
引言:
小學教師在具體實施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時,科學創設活動情境是現代素質教育發展中形成的新型教學方式,小學教師需要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合理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保證學生能夠更為高效的參與課堂學習,為了進一步明確如何更為高效的創設活動情景,特此實施本次研究活動。
一、科學應用圖畫
小學教師在實施教育工作時,藝術元素的科學應用可以使學生更為積極的參與學習,進而保障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可以集中精力,實現整體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在具體進行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時,教師需要利用圖片和繪畫,根據學習任務和學習目的設置活動情境,通過繪圖形式向學生更為生動的展示具有較高抽象性和理解難度的概念,使學生在學習中可以感受到更大的樂趣,進而保證課堂教學的意義能夠得到充分體現。例如,教師在進行四通八達的交通相關內容教學時,需要提前制作輪船,飛機,火車,汽車,自行車等各種卡片,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使學生對各類交通工具的形態和類型具有充分的了解,進而保證學生能夠初步認識交通工具[1]。最后,教室還需要合理創設問題情境,針對不同狀況和需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選擇交通工具,通過具體分析幾種不同情況,可以引導學生對不同交通工具的缺點和優點進行有效的總結,進而保障學生能夠更為深刻的認識交通工具。其次,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和現有認知設置新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動腦筋,使其能夠充分發揮個人想象力,根據具體情況規劃旅游出行方案,我們學校在學習中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對其思維方法進行有效拓展,確保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繼而保證學生可以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有效解決。最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討論家鄉交通的變化,強化學生觀察能力和發現能力,提升學生道德素養。
二、結合生活實際
在小學階段開展教學活動時,道德與法治具有較高的學習難度,小學教材中存在很多生活案例,教師可以對其進行科學應用,所以,小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要科學構建高效課堂,對教材文本中所存在的生活化內容進行合理應用,同時,還需要對各類生活化實例進行全面的整合與應用,充分應用各類生活素材進行良好活動情境的科學創設,使教學素材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得到充分體現,保障學生具有更高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積極性,進而保證學生能夠主動學習,進行良好教學環境的科學構建。例如,在開展我愛家鄉山和水的相關內容教學時,教師需要結合校本課程和學生加強情況,科學應用生活化場景,合理創設活動情境,保證學生能夠進一步感受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歷史。教師在具體創設活動情境時,需要應用多種教學方式。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學習活動,要求學生通過查詢資料,問卷調查,社會實踐,深入觀察等多種方式了解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歷史,通過相關內容能夠更為全面的體會家鄉之美。其次,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啟發,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互動,組織學生講述家鄉風景名勝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確保學生能夠更為全面的了解家鄉。最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分組推薦“導游”,詳細介紹家鄉的景點,同時進行最佳導游,最佳導游詞,最美家鄉景區等獎項的設置。通過應用該種方式進行學習,可以確保全體學生能夠共同參與,進而保障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具有更高的積極性,使其能夠更為充分地掌握相關知識技能,進而保證學生可以進一步感受家鄉的社會環境,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更為深入的了解家鄉文化。
三、強化實踐體驗
小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一些復雜的知識,教師在具體實施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時,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狀態組織開展實踐活動,通過引導學生共同參與,可以使其對知識產生深刻的體會,進而確保能夠對客觀事物進行更為有效的分辨。教師在具體實施教育工作時,需要大膽嘗試,引導學生在戶外學習課堂知識,使學習和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更為密切,進而保障學生能夠更為高效的參與學習,教師可以定期開展感恩之行,勞動最光榮,小小志愿者等實踐活動,保證學生在活動中能夠充分發揮自身聰明才智,進而確保能夠實現學生知識的合理豐富,強化學生法制情操和思想品德[2]。例如,教師在進行我們不亂扔的相關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戶外進行小組合作,以愛護環境為主題開展實踐活動,教師可以要求各小組學生主動清掃街道,小區,校園等公共場所的垃圾,將其裝入提前準備的垃圾袋或垃圾箱內。在具體開展實踐活動時,教師需要共同參與,對學生進行良好品德的科學培養,確保能夠實現學生良好思想觀念的有效形成,并對其進行良好學習氛圍的科學營造。
四、結束語
小學教師在具體落實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時,通過科學應用圖畫,結合生活實際,強化實踐體驗,能夠確保科學創設活動情境,對教學形式進行合理豐富,活躍課堂氣氛,保障學生全面發展,使其教育工作能夠高度實現數字教育。
參考文獻:
[1]荊樹峰.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活動情境創設初探[J]. 科普童話·新課堂(下), 2019, 000(004):158.
[2]宋智慧. 淺談道德與法治課的活動式課堂教學模式[J]. 文淵(小學版), 2019, 000(005):754.
武漢市江夏區藏龍小學 李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