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珠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基于對幼兒身心發展特征的了解與尊重,游戲課程化已經成了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在游戲課程化的教育背景下積極地進行區域活動的開展與優化,使游戲課程能在學前教育的優化發展中更加有效地與區域活動融合,以此改善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現狀,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游戲課程化;學前教育;區域活動;現狀分析;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5?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33-0073-02
On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Kindergarten's Regional Activ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ame Curriculum
CHEN Xuezhu? (Changtai County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Zhangzhou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the curriculum of games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to actively carry out the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regional activities under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game curriculum,so that the game curriculum can be more effectively integrated with regional activities in the optim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so as to improve the kindergarten area.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ctivities promotes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s body and mind.
【Keywords】Game curriculum;Preschool education;Regional activities;Status analysis;Optimization strategy
幼兒時期是人們成長、發展過程中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接受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奠基意義,甚至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就應充分重視學前教育的開展與改革。在對學前教育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游戲課程化以及區域活動的開展是促進學前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式,但是在目前的學前教育實踐中,不管是游戲課程化的實施,還是區域活動的開展都存在著不足之處,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創新性地進行區域活動的優化,在游戲課程化的教學背景下,使兩者得到有效的融合,這樣就會有效地豐富幼兒園的教學形式,實現幼兒園教學效率的提升以及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
1.游戲課程化對幼兒成長、發展的重要影響
(1)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綜合素質能力的發展
幼兒時期是幼兒綜合素質能力萌芽的重要時期,因此,教師就應結合幼兒的身心特征以及學習規律,來進行積極的游戲課程化的研究,將幼兒需要學習的內容融合到具有趣味性的游戲教學活動中,這樣不僅能使幼兒在對游戲活動進行參與的過程中,得到神經系統、大腦發育、運動機能等的發展,同時也獲得了知識能力、生活技能以及審美意識、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促進了幼兒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
(2)有效地促進了幼兒良好、健全人格的塑造
在幼兒時期,學前教育的開展不僅會增強幼兒的知識儲備和生活技能,而且會促進幼兒良好性格品質的形成與培養。而游戲課程化的發展,使游戲形式成為幼兒進行學習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師就可以將相應的德育教育內容融合到游戲形式中,使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相互合作、互幫互助的重要性,并在正確自我認知的形成中實現良好道德認知的形成,進而促進幼兒良好、健全人格的塑造。
2.游戲課程化背景下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現狀分析
在幼兒園教育中,區域活動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活動,教師通過多個活動區域的劃分以及多樣化材料的投放,能使幼兒在自主、自由的空間中進行游戲、活動的開展。但是,在游戲課程化的學前教育背景下,區域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影響著幼兒區域活動有效性的提升。
(1)幼兒園區域活動缺乏趣味性
在幼兒園教學中,區域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幼兒自主意識以及自主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會給予幼兒更大的自由,使其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區域活動的開展。但是由于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相對較短,在這種只有自主性、缺乏趣味性、引導性的區域活動中,無法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逐漸影響幼兒對區域活動的參與積極性。
(2)幼兒園區域活動缺乏多樣性
在幼兒區域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多樣性材料的投放,使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究進行多元化活動的開展。但是由于幼兒年齡小,認知能力、探究能力相對缺乏,對于豐富的材料無法做到物盡其用,也只能開展極其有限的幾種活動形式,這就使區域活動的形式缺乏多樣性,不利于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有效開展以及幼兒綜合素養的培養。
(3)幼兒園區域活動缺乏有效性
在幼兒園區域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應制定明確的活動目標,并在活動目標的指引下,對幼兒的區域活動給予一定的指導,以此來實現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有效性開展。但是,在游戲課程化的教學背景下,一部分教師缺乏對區域活動的設計,使幼兒只能毫無目標地進行自主活動的開展,無法實現幼兒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形成,從而導致幼兒園區域活動缺乏有效性。
3.游戲課程化背景下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優化策略
(1)積極明確教育主題,科學地進行區域活動的科學設計
在幼兒園的區域活動中,為實現區域活動的有效性開展,教師就應把游戲課程中的教學內容與幼兒所需要學的知識點融合到區域活動的設計中,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區域活動教學目標及主題的確定。這樣教師就能圍繞這一主題來引導幼兒開展相關的區域活動,這樣就能有效地發揮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同時也能防止幼兒園區域活動主題的偏離。如,為實現幼兒勞動意識、勞動品質的培養,教師在游戲課程化背景進行幼兒園區域活動的設計時,就可以將勞動教育作為區域活動的主題,并引導幼兒圍繞這一主題,結合自己的興趣進行活動區域的選擇,以此來開展同一主題的多元化的區域游戲活動。如,一部分幼兒選擇了繪畫區域,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進行農民、醫生、工人等勞動人民形象的繪畫,也可以用自己的畫筆進行勞動場面的描述。而一部分幼兒選擇了球類運動區域,教師就可以組織幼兒開展“摘西瓜”的運球比賽,使幼兒在這一游戲活動的參與中,感受到農民伯伯種植西瓜的辛苦以及收獲西瓜時的快樂,以此實現了幼兒熱愛勞動、珍惜他人勞動成果等勞動意識以及良好勞動品質的形成,促進了區域活動教學目標的實現以及有效性的提升。
(2)有效創設良好的活動氛圍,實現游戲化課程的有效實施
幼兒由于年齡小,身心發展不成熟,其學習行為和學習心態都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因此,在對幼兒進行區域活動設計時,就應充分重視活動環境、活動氛圍的創設與構建,通過寬松、自由、愉悅活動氛圍的營造來激發幼兒的游戲積極性,以此實現游戲化課程在區域活動中的有效開展。
首先,教師應注重對活動區域的科學化構建。在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開展過程中,活動區域作為最重要的環境因素,其科學的劃分與合理的構建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就應結合幼兒園的具體情況以及幼兒的認知能力、興趣愛好,科學性地進行活動區域的劃分,如繪畫區、科學區、球類運動區等,并根據各個活動區域的教育功能具有針對性地投放多樣化的活動材料。這樣就為幼兒的游戲活動創設了自主、寬松、開放的環境與氛圍,使幼兒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游戲課程中教學內容的有效學習。
其次,教師應結合游戲的設計進行教學環境的有效創設。在幼兒的游戲課程教學時,每個活動區域都可以進行多樣化游戲活動的設計。這樣教師就應結合游戲形式的設計來對活動區域進行相應的布置與構建,以此為幼兒營造更加良好的學習環境,實現幼兒游戲體驗的增強。如,教師在社科區域進行“超市模擬購物游戲”的設計時,教師就可以將這一活動區域中的物品進行重新放置,以此進行超市場景的搭建,這樣幼兒就能在更加逼真的游戲場景中開展更加有效的購物活動,以此實現這一游戲活動的有效開展。
(3)緊密結合幼兒的現實生活,進行生活化區域游戲活動組織
幼兒由于年齡小,在學習過程中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因此教師在對區域游戲活動設計、開展的過程中,應充分結合幼兒的這一學習特點,通過貼近幼兒現實生活游戲活動的設計,來激發幼兒的游戲參與積極性,同時也能使幼兒在自己有限的生活經驗中進行游戲中包含教學內容的學習,以此增強區域游戲活動的有效性。
首先,教師應充分利用具有生活化的教學因素進行游戲活動的設計。幼兒由于其認知能力的缺乏,他們只會對自己熟悉的事物感興趣,而離自己生活較遠的物品常常會引發其膽怯的學習情緒。因此,教師在對區域游戲活動設計時,就應盡量用到幼兒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以此實現幼兒參與積極性的激發。如,在引導幼兒進行觸覺、味覺描述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進行生活中接觸過、吃過的水果進行回憶,讓他們描述蘋果摸起來是怎樣的,吃起來是什么味道的等。這樣就充分激發了幼兒的表達積極性,紛紛參與到這一游戲活動中,實現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其次,教師應積極進行具有生活化游戲場景的構建。在進行生活化區域游戲活動的開展中,游戲場景的創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不僅能通過生活化的場景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而且能對幼兒發揮環境的影響作用,深化幼兒的游戲體驗。因此,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游戲主題進行生活化場景的構建。如,在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設計“護蛋行動”的游戲形式,使幼兒通過隨身攜帶雞蛋來進行日常生活中媽媽照顧孩子場景的還原。這樣就有助于幼兒在游戲的參與中感受到媽媽的辛苦,從而實現幼兒感恩意識的形成。
(4)積極創新區域活動的形式,實現游戲與區域活動的多元化結合
在幼兒教育中,游戲課程化以及區域活動都是具有高度兼容性的教學形式,這就使兩者在相互結合的過程中,應具有多元化的表現形式。因此,這就需要 教師樹立創新意識,積極進行區域游戲活動形式的拓展與創新,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區域游戲活動中學習到更多知識,以此實現幼兒綜合素質能力的多方面鍛煉與培養。
首先,教師可以將分角色表演游戲與區域活動進行結合。在豐富多彩的游戲形式中,分角色表演的游戲形式深受幼兒喜愛。因此,教師就可以將分角色表演的游戲形式與區域活動加以結合,使幼兒在親身參與、體驗中獲得更為深刻的游戲感受,以此實現區域游戲活動有效性的增強。
其次,教師可以將動手操作性游戲與區域活動加以結合。在幼兒的綜合素質能力體系中,實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應在游戲課程與區域活動進行結合的過程中,積極進行具有實踐性、動手操作性游戲活動的設計,使幼兒在動手操作中獲得更加深刻的游戲體驗,從而有助于幼兒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如,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做風箏的游戲活動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以合作小組為單位,進行風箏的制作,這樣幼兒就會在通力合作中進行風箏骨架的制作、風箏圖案的繪畫等,提升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
4.結 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教學中,游戲課程以及區域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豐富了幼兒園教育的形式,更好地促進了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因此,在對幼兒園教育進行優化的過程中,教師就應創新性地在游戲課程化的背景下進行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優化,實現游戲教學與區域活動的結合教學,以此實現幼兒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幼兒教育效率的提升,為幼兒今后的成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碧薇.游戲因“智慧”而精彩——對在游戲中促進師生互動的思考與分析[J].試題與研究,2019(31).
[2]曾麗霞.幼兒教育中如何發揮游戲的優勢[J].科普童話,2019(48).
[3]胡雙萍.游戲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探析[J].廣西教育,20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