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迎芳
摘 ?要:化學與人們的生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為了讓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化學,可以將化學教學與生活化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看到化學思維的實踐應用,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化學。本文是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探析,發揮生活化教學模式的作用,提高高中化學課程整體教學效果。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32-0101-02
【Abstract】Chemist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ves. In order to allow students to understand chemistry at a deeper level,chemistry teaching can be combined with life-based teaching,so that students can se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thinking,so as to learn chemistry more actively.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ore literacy of se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strategy in life,to play the role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mode,improve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ect of se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courses.
【Keywords】Core literacy;Se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Life-oriented teaching.
化學學科能夠將學生帶入微觀世界,讓他們對世界的物質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高中化學教學活動時,教師要不斷優化和挑戰課程教學模式,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上,以此來提高課程教學效率。在日常教學中,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整個教學過程,為學生營造一個生活化學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借助生活知識去理解化學,從而發現化學在生活中的實踐應用,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化學,提升高中化學課程的教學效率。
1.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的注意事項
(1)確定教學目標。在新形勢下開展高中化學教學活動前,教師首先要明確化學教學目標和任務,然后根據設計好的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設置師生互動性教學問題,讓學生順利攻克化學的重難點知識,逐漸掌握完整的化學知識框架。化學實驗具有開發思維、鍛煉實踐能力的作用,所以高中化學教師要注重化學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將此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
(2)梳理教學內容。高中化學教師在講課之前,要對將要講解的教學內容有全面的認知,根據教學內容聯系學生實際生活展開教學活動,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拉近化學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并且學生在生活化教學環境中學習,會感受到化學存在自己身邊,從而自主探究化學知識,提升他們的化學實踐能力。
另外,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將一些抽象、復雜的化學知識給學生直觀展現出來,同時實驗顯示理論知識,以此來降低學生學習化學的難度,提高學習效率。
(3)詮釋實驗嘗試。化學實驗是高中化學課堂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可以說,很多化學知識都是從化學實驗中誕生的。所以,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之前,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方法,引導他們指導化學實驗計劃,熟悉各種化學實驗儀器和藥劑等。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認真觀察實驗現象,掌握化學實驗關鍵點,能夠自主進行實驗操作,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化學實踐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化學綜合學習水平。
2.基于化學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課程教學價值
(1)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其他高中課程相比,化學課程的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雖然學生在初中階段就接觸化學,但是對于越來越抽象的高中化學知識,學習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高中化學教材中有很多需要學習和記憶的化學方程式,如果學生沒有理解這些化學方程式,記憶起來就十分困難,會使得學生逐漸減低學習興趣。以核心素養的基礎,開展化學課程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學策略,讓學生將化學與生活聯系,調動學生探究化學和挖掘生活的興趣。
(2)有利于強化化學知識的運用。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受到應試教學的影響,只重視講解理論知識,忽略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化學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應用實踐性,開設此學科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在核心素養發展的今天,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化學知識,運用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建立起化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化學課程的教學效果,而且能達到增強學生應用知識的教學目的。在生活化教學情境中,學生對一些敏感的化學問題,能快速形成正確的認知,拓展化學視野,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3)有助于學生轉變學習習慣。在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學策略轉變學生的學習習慣。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應用化學知識,引導學生將學習的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通過不斷實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由于高中化學知識相對初中化學來說越來越抽象,再加上一些復雜的化學方程式,采用傳統的死記硬背方式,很難讓學生全面掌握這些知識,不利于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提高。而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有效利用,轉變以往化學課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看到學習化學的真實價值,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化學,養成正確的化學學習方式和習慣,為終身學習和后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
3.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方式
(1)借鑒社會生活信息。信息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一項特性。因此,新形勢下開展高中化學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取一些社會生活信息,為學生營造一個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加生活化地理解化學知識,感受到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聯系,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綜合能力。
以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一“碳的多樣性”為例,教師截取一段社會新聞當作教學案例,新聞內容:“在1月份,某醫院收治7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其中一名女子最為嚴重,已經住進了重癥監護病房。據這名女子妹妹回憶,當天晚上她看到姐姐用烤爐取暖,上面還擺放紅薯和玉米,當時沒有多想只與姐姐聊一會兒就離開了。半夜被女兒哭鬧吵醒,起床經過姐姐房間發現燈還亮著,開門進去發現她躺著床上呼吸急促,怎么叫都叫不醒。120急救車將這名女子送至醫院后,經檢測她已屬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如果再遲一點發現可能性命難保。”然后讓學生利用化學知識解讀這則新聞,從中引出一氧化碳的性質,讓學生再回想初中學習關于碳的知識,發現碳是以多種形態存在自然界中,從中引申出本堂課教學內容。
最后利用多媒體設備箱學生展示C60、石墨、金剛石的球棍模型,以此來引導學生對后續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求知探索欲望,通過不斷學習逐漸對碳的多樣性有一個更全面了解。這種借助社會生活信息開展教學引導,讓學生看到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真實存在,了解學習化學生活的實用性,從而更積極主動地探究學習化學知識,提升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2)利用生活現象舉例。興趣有助于促進學生進行高效學習,而生活化教學策略除了提供豐富的生活教學素材,還可以更深層挖掘學生的興趣點,所以高中化學教師在利用生活化教學策略時要明確這一特點,發揮生活化教學策略的真正作用。
以魯科版高中化學選修一“關注空氣質量”為例,在教學導入環節先向學生展示一份當地城市某日空氣質量報告,讓學生說出這份報告中各項內容的含義。當學生表達完自己的理解后,教師將學生的觀點放大,詳細解讀這份控制質量報告,向學生講解每項內容的具體含義,之后問“聯系自己生活,說出你認為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學生根據前面質量報告的解讀總結出影響控制質量的主要因素有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氣象條件兩種,讓學生思考污染物的來源與治理的方法。這樣學生會帶著問題聽后面的教學內容,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講課效率,通過教師和學生的良好配合完成教學內容。在課程講解完成后,給學生布置一個課后實踐作業,讓學生收集當日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嘗試分析排名前三城市產生空氣污染的原因,借此來提高學生的調查能力、分析能力等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打開學生的學習思路。
(3)發揮化學實驗的作用。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在學習過程中會涉及很多化學實驗,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化學實驗的教學作用,根據本學科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更深層次掌握化學知識。在化學實驗選擇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日常生活,選擇一些常見的生活實例,這樣會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完成實驗操作,提升化學實驗教學效率。
以魯科版高中化學選修六“鹽的精制”為例,教師在課前利用微視頻技術制作課前預習課件,微課內容包括兩部分內容:一部分為粗食鹽水的精制實驗目的、方法、實驗步驟,還有實驗過程中涉及的化學方程式,思考物質分離和提純的原則和注意事項;另一部分為硝酸鉀粗品的提純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思考影響晶粒生產的條件都有哪些。將制作好的微課上傳到互聯網平臺,讓學生自行下載預習,然后在課堂教學中先問一個生活問題“媽媽做菜必放的佐料都有哪些?”“你知道食鹽是怎樣生產的嗎?”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接著檢查學生的預習結果,通過這樣的方式逐漸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了解,向學生講解化學沉淀法的概念以及物質分離的一般思路。向學生演示粗食鹽水的精制實驗,在演示過程中重點強調實驗注意事項,然后讓學生組成的實驗小組進行實驗操作,實驗小組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全程監控實驗過程,記錄每個小組的實驗錯誤,在學生實驗完成后,針對每個小組的實驗錯誤進行講解,從而讓學生更全面地認識和掌握這個實驗。這種先是讓學生自主預習,然后根據問題引導開發學生的思維,最后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操作,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以學生為主體,增強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參與性和自主性。并且生活化實驗教學,會更容易激發其學生的求知探索欲望,學生會更積極深入探究生活現象,通過不斷探索去發現更多化學知識和技能,從而提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效果。
(4)提倡合作教學活動。化學知識與其他學科共同組成知識體,要想解決化學問題是需要應用多學科、多方面的知識,學生可能無法獨立完成,需要教師進行有效引導。由此,高中化學教師在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時,要注意挖掘學生的團體協作力量,將小組合作學習融入教學活動中,以此來提升教學效率。在設計教學主題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選取生活問題,結合學生認識水平和知識掌握程度,以合作小組的形勢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
例如,房屋裝修后甲醛無法消除?現有的哪些消除甲醛技術安全可靠?打開自來水聞到的難聞氣味是什么?市場上凈水器是否有科學依據?等等,這些生活問題都是一些常見的、理念蘊含的知識十分豐富,僅靠學生一人無法完成整個知識脈絡的梳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可以將一些類似問題制作成一個課題,然后將學生科學分組,讓學生以調查小組的形式去解決課題問題,調查小組可以采取實地調查、網絡查找、走訪等形式。這樣每個學生都能發揮出自己的能力和價值,能夠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有效性,還能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實踐方式。
或者教師組織課題競賽活動,將生活中的常見問題當成一組課題,讓合作小組根據自己小組的整體情況去領取任務,讓合作小組在規定時間內探索課題,并完成課題任務。評選出最具有科學依據及接近真相答案的合作小組,這種競賽模式會讓小組合作更加密切,學生不僅會積極探索知識,而且會充分利用身邊的有效資源,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
4.結語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進展,高中化學課程教學體系要不斷改革和創新,充分發揮本學科的作用,培養更多應用型人才。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生活教學理念與化學教學融合起來,為學生構建具有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讓他們融入情境獲取更多化學知識和技能,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實現高中化學課程素質化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陳惟梅,陳小梅.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高考,2021(12).
[2]陳燕玉.核心素養下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16).
[3]張少燕.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探討[J].家長,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