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陽
摘 ?要: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掌握更多數學知識外,更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通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掌握更多數學知識,同時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也更加深刻,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意義、原則,然后探究其具體的培養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思維能力;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8-0113-02
【Abstract】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in addition to guiding students to master more mathematical knowledge,we ne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By cultivat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students can master more mathematical knowledge.At the same time,they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Therefore,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problems,significance and principle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in se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and then explores its specific training strategies for reference.
【Keywords】High school mathematics;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Teaching strategy
數學是高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相較于其他學科來說,數學學科知識學習難度比較大,包含了大量抽象性、概念性的知識點,學生想要真正的理解和接受,就需要具備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力,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很多教師并沒有真正意識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將大多數精力放在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上,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不高,積極性和主動性均受一定的影響。所以想要更好的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將思維能力培養融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有效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更好地去學習數學,保證教學質量。
1.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中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時候,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具體包括:
(1)思考問題的角度比較單一。傳統教學模式對我國教育工作者的影響非常大,導致很多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都喜歡采取灌輸式教學法,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不高,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現思維僵化的現象,學生形成思維惰性,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角度比較單一,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很難真正得到鍛煉。
(2)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不系統。數學本身學習難度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更好的保證學生學習效果,就需要學生形成系統化的數學知識,掌握各個數學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但是當前很多教師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喜歡按照數學課本的順序逐次講解,導致很多學生只能機械的記憶定義、公司與概念,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處于比較表面化的層次,也很難真正形成良好的數學知識體系。
(3)沒有養成課后回顧的習慣。知識的學習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想要將數學知識內化,就需要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后,在課后及時進行鞏固和復習,并且通過一遍一遍地復習,將知識轉化為自己能夠掌握的內容。但是當前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之后,沒有養成良好的課后復習鞏固習慣,導致數學知識容易遺忘,學習效率也會大打折扣,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
2.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意義
以下針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意義進行具體分析:
(1)能夠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傳統教學模式當中,學生大多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受到很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普遍不高,也很難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內容。培養學生數學思維之后,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具備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能夠很好的理解數學知識,同時學習數學的難度也大大降低,更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2)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良好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和思考,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之后,學生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也會更高,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積極參與其中,教學效果也會更好。
(3)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數學是一門比較復雜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包含了很多抽象性概念性的內容,同時數學知識與化學、物理等都有很大的關聯性,在這種情況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融匯貫通,從而更好的鍛煉和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3.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原則
想要更好的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需要掌握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相關原則,具體包括:
(1)發展性原則。數學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樣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也不能短時間完成,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時候,就需要充分遵循發展性原則,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能夠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與數學思想方法,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
(2)過程性原則。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大多數教師只關注學生的成績,這種“唯成績論”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所以高中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時候,還需要遵循過程性原則,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從而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夠很好的掌握相應的解題技巧,并且主動去探究和學習,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與提升。
(3)差異性原則。每一個學生由于學習環境、生活環境的不同,本身存在比較大的個性化差異,如果采取統一的教學方法,可能教學效果并不會太理想。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想要更好的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就需要遵循差異性原則,結合每一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并且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讓學生更愿意參與到課堂中,在課堂中能夠很好的鍛煉自身數學思維與能力。
(4)互動性原則。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僅是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更需要主動參與。所以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時候,還需要堅持互動性原則,多給學生提供一些互動交流的機會,學生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能夠很好的鍛煉和提升自身數學思維能力。
4.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具體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教育環境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除了數學知識的教學外,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針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具體策略進行分析:
(1)幫助學生打破思維定勢。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以往的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喜歡采取灌輸式教學法,而學生從剛開始接觸數學到高中,經過了長時間的知識積累,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容易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而這種固定的思維模式會影響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與思維敏銳度,導致學生很容易只從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學習效率大打折扣。所以,高中數學教師想要更好的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還需要充分認識到這種思維定勢的危害性,通過一定的方法,幫助學生打破這種思維定式,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轉變思維,從多個方面思考問題,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度,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也會更高。例如,在“三角函數”相關知識教學中,學生之前已經學習過一些有關于三角函數的內容,算式有一定的基礎,但是這種基礎有好有壞,好的一方面是學生在接觸三角函數的時候,不會太過于陌生,也不會太吃力,而壞的一方面則是學生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當高中的三角函數相關內容與自己之前學習的三角函數內容存在偏差的時候,就容易導致學生“鉆牛角尖”,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引入圖文結合的方式,將抽象的三角函數內容用更加簡單、直接的方式展示出來,幫助學生開拓思路,打破原有思維模式,激活思維,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2)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教師的大多數精力都放在提高學生的成績上,對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多有忽視,在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導致課堂模式比較局限,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數學思維能力也很難得到鍛煉。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時候,就需要注意優化課堂教學模式,不把成績當作唯一,還可以將其他科目內容或者實際生活的內容引入到課堂中,讓課堂更加豐富,同時學生也能有更多的機會利用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內容來解決實際問題,課堂趣味性更強,學生數學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也會更強,久而久之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得到鍛煉與提升。
(3)引導學生思考總結和反思。與其他學科而不同,想要讓學生學習和掌握更多數學知識,就需要學生通過題目來不斷的鞏固練習,但傳統題海戰術也是不可取的,題海戰術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厭惡感和排斥感,同時也沒有自己的思考,學習效率非常低。所以,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時候,還需要引導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學會思考和總結,找到自己欠缺的方面,并且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此外,還能通過反思和總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并且學會總結和歸納,保證自己不會在同一個地方反復跌倒,學習能力也會隨之提升。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多選擇一些典型的題型讓學生練習,找出易錯點,引導學生分析自己為什么會錯,從而采取專門的鞏固練習。
5.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門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新課程改革當中,高中數學教師對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更加重視,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是當前數學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所以教師還需要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將數學思維能力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保證教學質量和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蔣棟.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科普童話·新課堂(上),2018(1):15.
[2]史凱凱.談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讀與寫(上,下旬),2018(22):127.
[3]黃鳳云.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3):167-167.
[4]馬剛.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策略分析[J].文理導航旬刊,2019(2):32-32.
[5]范洪福.淺析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考試周刊,2019(41):73-73.
[6]周寶乾.淺談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21):165-165.
[7]李江濤.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淺析[J].好家長,2018(51):1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