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龍
摘 ?要:小學數學大多數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較為密切,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在遵循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開展相應的生活化教學措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掌握解決生活問題、在實際生活中反思數學知識等能力的提高,從整體上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但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中存在一定的誤區,嚴重影響學生綜合數學能力的發展,有效的教學對策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誤區的教學對策,筆者針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展開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誤區分析;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8-0139-02
【Abstract】Most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conten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real life,which requires teachers to carry out corresponding life-oriented teaching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following students' learning needs,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autonomous learning,give full play to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and promote students to master and solve life problems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Refl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mathematics knowledge in real life,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as a whole.However,there are some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mathematics ability.Effective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life-oriented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the author explores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life-oriented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Teaching life;Misunderstanding analysis;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教學生活化這一理念最初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階段,這一階段對于人文主義較為重視,且開啟了教學生活化的發展進程。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求教師基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新課程改革發展的標準和要求下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強調貼近生活實際,體現學生身心發展及學習需求的特點,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的生活化特點,促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點和數學技能解決更多的問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及學習能力的發展,從整體上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1.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分析
當前雖然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已經得到了相應的應用和發展,但實際的教學生活化發展過程中存在較大的誤區及問題,嚴重影響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地提高。首先,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目標存在一定的偏差:應試教育理念下的教學目標希望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方便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背景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對于學生綜合數學素養、實踐能力的培養較為重視,希望學生利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強化學生數學整體能力與水平。但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多數數學教師在制定數學教學目標的過程中無法徹底的擺脫應試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因此在課程開展中依舊沿襲了傳統的生活化教學手段,教學措施過于單一和固定,學生在教學中無法很好的提升自身的數學能力及綜合素養。數學課程的開展還主要以數學理論知識的講解和答疑等為主,未能很好的深入學生們的實際生活中展開相應的優化教學生活化措施,影響了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發展,使得教學生活化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中。其次,教學生活化中例子不夠明確,缺乏具體定義:多數教師在教學生活化的設計實例問題的過程中存在相應的問題,教師對問題的設計流于形式,使得學生在數學本質上的思維出現了一定的偏差,學生無法全面和深刻地理解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系,無法很好的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加上數學教學情境與實際生活不相符,創設出來的數學教學情境無法很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無法完全地掌握數學語言,限制了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影響了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發展。第三,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方式過于固定和單一,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教學中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和限制,教師習慣采用以自我口頭講解為主的教學策略,學生在這一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數學知識的狀態中,使得數學課堂教學氛圍過于沉悶和枯燥,學生無法全身心的投入精力到數學學習過程中去,無法很好的發揮教學生活化的價值和意義,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質量。最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與教學事例之間的聯系性不強: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心智尚未成熟,在實際生活中缺乏相應的生活經驗,加上數學課堂上教師選擇的生活案例未能很好的貼合數學教材,大部分教師在選擇教學案例時過于強行,并沒有很好的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和結合在一起,學生難以從教師所選的生活案例中得到聯系和啟發,無法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不利于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培養,限制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及教學質量。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過程中針對誤區實施相應的教學對策顯得尤為重要。
2.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誤區的教學對策
(1) 對數學課本中尋找生活因素,在實際生活中尋找數學材料
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數學教材的應用是與教學和生活之間重要的聯系者。教師應在數學課本中積極的尋找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因素、在實際生活中尋找數學教學材料相關知識點,促使學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由此產生強化的數學學習生活化的理念,強化學生的數學理念和數學意識,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地提高。如教師可以在數學教材內找出關于生活化特點的知識點、習題。如“認識物體、統計、認識鐘表、認識方向、年月日、千米和噸”等等。
(2) 結合新課程改革目標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給予學生生活化學習體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數學知識點感興趣才能產生數學學習的最大動力。教師在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熟悉和喜愛的生活場景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點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聯,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和問題感興趣,致使教師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對數學教學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數學課堂上創設相應的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思考積極性,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鍛煉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強化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綜合數學素養的培養。如在進行“千克與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著手“有誰知道千克與克在平時生活中哪些方面最常見呢?哪些包裝上有千克和克的標志?你們知道家庭裝面粉一袋是500(g/kg)?人的體重是用千克表示還是克表示?有誰能用千克和克向其他同學提出問題呢?”在創設了相應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后,學生紛紛從課堂延伸至實際生活中去展開了相應的思考探究、在激烈的探究討論的過程中方便學生掌握了更多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主動融入生活情境中去展開深入的生活和數學的學習,將學生帶入到良好的學習情境中去強化學生的自主意識,強化學生的生活化學習體驗,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積極拓展多元化的生活化教學手段,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以往單一、固定的教學模式,從應試教育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認識到新課程改革體制下多元化、創新的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運用和優化改革,促使學生在創新、優化和高效的課堂氛圍中鍛煉自身的數學綜合素養,從整體上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在多元化生活化教學模式下應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地調動和激發,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機會,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分析觀察、思考探究尋找數學知識中生活元素,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探究中強化自己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促進學生綜合數學素養的培養。如教師可以通過設計生活化的數學問題、創設生活化的角色表演、生活中實踐探究等多元化的生活化教學手段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如在進行“加法和減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以下教學模式:“小瑜拿著媽媽給的100元人民幣到超市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已知小瑜喜歡的皮球單價為35元,彩筆盒單價為15元,畫本單價為22元,問小瑜還能找回多少元錢?”或在進行“統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布置給學生以下的實踐任務:“現階段大多數學生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和小王子,爸爸媽媽給的零花錢很多,請大家幫助老師統計出小組內各個成員一周時間內的零花錢總數、小組一周時間內總的零花錢數目?”促使學生在小組實踐探究的過程中利用課堂所學知識與技能“統計”更好的做出數據的統計,繼而針對統計的結果展開相應的分析和實踐探究。通過實踐性的探究和分析更好的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數學實踐能力及數學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
3. 結語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新課程改革標準與目標下通過實施對數學課本中尋找生活因素,在實際生活中尋找數學材料、結合新課程改革目標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及積極拓展多元化的生活化教學手段等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更好的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轉變學生以往對于數學學習的固定認識,促進學生綜合數學素養的培養,強化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靜.試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現狀及解決措施[J].教育觀察(上旬),2019(3):113.
[2]張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J].數學大世界:小學三四年級輔導版,2020(2):88-88.
[3]王仙花.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J].中外交流,2019(11):214-215.
[4]朱靜靜.探究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8):47.
[5]葉玉蔚.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8(5):24-25.
[6]黃許金.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研究[J].文淵(中學版),2019(7):321.
[7]張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8(13):92-92.
[8]章雅君.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研究[J].中外交流,2017(4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