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遠洲 賈榮



【摘要】在網絡文化盛行的當下,人們更加依賴網絡電子產品。而長期對電子產品的依賴,一方面降低了人們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也導致了人們視力的下降,其中,缺乏自制力的小學生更是受到了嚴重影響。小學生年齡偏小,正處在發育階段,無論從心智方面還是身體方面,他們更容易受電子產品的影響,導致視力下降。基于此,本文以南京市某城郊接合部小學的100名小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他們的視力情況并結合他們的體育活動情況,探討了小學生視力情況及其與體育活動的聯系。
【關鍵詞】城郊接合部小學;小學生;體育活動;視力情況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平板電腦、智能手機逐漸普及,這些具有輻射性的電子設備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諸多弊端,而正處于成長階段的青少年,無疑是最大的受害者。青少年的好奇心強,面對電子產品,他們容易深陷其中,長此以往,便會損傷視力。因此,近視問題逐漸成為新的社會現象并愈演愈烈。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近視問題尤為突出,我國青少年的近視率更是位居世界第一。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而科學研究表明,保持每天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可讓青少年近視發生率降低10%以上[1]。不難看出,小學生的視力情況與體育活動也存在某種關聯。
一、南京市某城郊接合部小學學生的視力情況
(一)各年級學生近視率情況
根據表1可知,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近視率發生比例隨著年級的上升而上升,一年級學生的近視率為13%,而到了六年級卻高達82%,這個數據已遠遠超過全國的平均數據。究其原因,城郊接合部小學對升學率更為看重,加上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不斷增加,休息時間逐漸減少,到六年級時更是面臨著“小升初”的擇校考試,所以學生將大部分時間用在考試科目學習上,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大大減少。為了提升升學率,學校會選擇性地減少部分學生的課余活動時間用來學習文化課程,這也導致學生用眼頻繁。在這個成長階段,學生用眼過度,致使視力下降。
(二)不同性別學生的近視率情況
2019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一年級男女生視力不良率分別為28.95%、32.15%。女生的近視率略高于男生,意味著在小學生中,女生面臨的近視風險更大,這一現象是由諸多因素引起的[2]。
1.學習、生活上的習慣不同
相比于女生,男生更喜歡運動。在課余時間,男生會選擇參加打籃球、踢足球等各種戶外體育活動;而女生相對來說比較文靜,可能會選擇看書、散步等活動,很少去嘗試運動量較大的戶外體育活動。在運動時間上,男生比較多,女生相對少一些,她們可能將更多的時間放在了看書、學習上,因長期用眼疲勞,進而導致視力下降。另外,體育活動對眼部疲勞的調節作用也是巨大的,這也是男生近視比例低于女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男女心理成熟度的差異
小學階段,女生的心理成熟要早于男生。這也意味著,女生在性格上可能會更加乖巧,更加聽從教師和家長的話;而男生相對更加貪玩,減少了在學習上用眼過度的時間。二者在心理上的差距,也是近視率不同的原因之一。
3.生理發育情況的區別
在青少年發育時期,女生的荷爾蒙分泌會相對混亂一些,導致部分女生的鞏膜強度變弱;當鞏膜的強度變弱之后,眼內的壓力增高時就會使眼軸變長。男女生理上發育程度的不同,也導致了女生在預防近視方面自身的抵抗力弱于男生,更容易出現眼部近視問題[3]。
(三)各年級學生用眼時間情況
由表2中得知,南京某城郊接合部小學各年級學生的用眼時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整體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不難判斷,小學生用眼主要集中在學習上的用時增加。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不斷增加,上課的時間不斷增加,并且隨著學習難度的提升,其學習壓力也會不斷提升,課后的復習、完成作業所占用的時間也會增加。這就導致小學階段六年級近視者的比例最高。相比于高年級,低年級學生的用眼時間趨于合理,能較為科學地保證用眼健康,在完成日常學習任務的情況下,能抽出空余時間來做一些其他課外活動,從而緩解眼部疲勞,減輕患近視的風險。
除了學習,小學生用眼時間的增加還源于日常的生活習慣[4]。隨著年齡的增長及外界諸多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會沉迷電子產品,從而加劇近視的風險。這樣來看,學生在學校接受學習任務后,眼睛已經處于疲勞狀態,如果回到家再使用電子產品,眼睛疲勞感會加劇,從而導致視力下降。
二、不同視力學生體育活動差異性研究
由表3可知,在調查的100名學生中,有60名學生出現眼睛近視,他們中90%的人都不熱愛體育活動,僅有10%的學生熱愛運動,但也近視了。而反觀40個視力正常的學生,他們中75%的人在平時有著良好的體育活動習慣,25%的學生不重視體育活動。通過調查不難發現,與視力正常的學生相比,已患近視的學生花費在體育活動上的時間較短,對體育運動的態度存在誤區。
由表4可知,隨著近視度數的上升,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存在遞減的趨勢,即近視度數越高的人,平時所進行的體育活動越少;而對應的視力正常或者輕微近視的人,所花在體育活動上的時間就比較多,他們對體育活動有著更為廣泛的興趣,將其視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有部分學生對體育活動十分熱愛,比如,有的學生熱愛打籃球,每天會安排訓練計劃,渴望長大后能成為一名籃球運動員。這些學生對運動有獨特的情感,他們懷揣著夢想堅持著,同時在運動中收獲了很多,不僅實現了技能的提升,也放松了身心,緩解了學習壓力及眼睛疲勞。而對于那些已經近視甚至高度近視的學生來說,他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較低,很少參加體育活動。長此以往,他們的視力逐漸下降,近視程度加重后,他們更是對體育活動不感興趣,形成了惡性循環。
當下,小學生的近視率居高不下,通過調查分析可知,近視率的變化與體育活動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喜歡運動、長期堅持參加體育活動的小學生群體近視率低。由此可以得出,學生參與科學、有規劃的體育活動可以有效增強抵抗近視風險的能力,緩解用眼疲勞。而缺乏體育活動的小學生往往更容易出現近視問題,他們占據了近視群體中很大的比例。因此,學校可以通過提升小學體育活動的比重,提供科學的體育活動方案來降低學生的近視率,并培養他們良好的運動習慣。
【參考文獻】
蔡全鳳,陳健,潘景玲,等.體育活動維護小學生視力的實驗研究[J].體育科技,2019,40(06):32-34.
諶丁艷,羅青山,吳宇,等.深圳市高一學生身體活動現狀及其對視力的影響[J].中國學校衛生,2015,36(05):693-695.
楊漾,洪茯園,彭寧寧,等.上海市7~22歲學生視力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2,33(05):590-592.
朱厚偉,鄭哲.體育態度對小學生視力的影響研究:基于結構方程建模的驗證[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0(02):23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