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子萱
摘? 要:聽障兒童美術教育是美育教育中的一大難題,對于聽障兒童,目前存在兩種態度,一種是對于聽障兒童漠不關心,并且忽視聽障兒童的教育,當然這是少數,而另外一種是對于聽障兒童過分溺愛,小心翼翼,認為聽障兒童在生理上有缺陷,而理應受到特殊的關照。但是過分地對聽障兒童特殊對待,會使聽障兒童本身就認為自己不同于其他孩子,而缺乏學習的自信心。我們美育教師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在克服聽障兒童聽力問題的前提下,為他們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理念上將他們與普通的孩子一視同仁,并且對他們提出相同的標準,甚至更加嚴格。本文中所提到的,借助感官對聽障兒童進行教學,恰恰就是考慮到他們的感官缺陷,并不避重就輕,而是幫助他們利用自己其他感官對于事物的理解進行美術學習。
關鍵詞:感官教學? 美術教育? 特殊兒童
我們所說的感官教學,應當要充分利用聽障兒童生理上特有的長處,比如他們對于事物的觀察能力較強,反應能力較為迅速,也就是說聽障兒童的形象思維發達,在對聽障兒童進行美術教育時,既要讓聽障兒童通過眼神視力對于事物的表面現象進行觀察,也要綜合多種感官,并且融入自己的情感態度,對于事物的深層次進行觀察,并將這種對于事物的觀察能力進行培養,讓聽障兒童提高觀察的能力和興趣,并且要提示家長對于聽障兒童的視力情況進行把握,在缺失了一種感官之后,其他感官的保護顯得極為重要。我們都知道,人的存在需要對于周遭環境進行適應,如果某一器官功能喪失了,那么其他器官的使用頻率就會增加,而在對器官進行使用的過程中,人對于器官的把控程度會得到提升,也就強化了能被使用的器官功效的發揮,因此在我們的美育教育過程中,也要充分利用這一生理理念,對學生的其他感官進行調動,讓學生通過多種感官進行美學學習。
擺正態度,針對化教學??? 小學美術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審美情趣、開闊自己的美術視角、對于事物的欣賞視角更加獨特、在美術上的表現技法更加精進、提高審美能力。當前幼兒的美術教學仍然存在以教師為中心照本宣科的問題,而在聽障兒童美育過程中,這個問題的解決就更加迫切了,聽障兒童美育需要充分尊重兒童的自主能動性和課堂主體性,讓兒童學會獨立思考,并且對于美術有著自我的理解,激發聽障兒童的學習興趣,教學中重視審美結果的獲得,并且在審美過程中,師生需要進行深入的溝通,老師應當對聽障兒童進行審美引導,讓聽障兒童增強對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和對美好生活追求的熱情。所以,美術教師對于美術教學應付出針對性的實踐,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找到適合聽障兒童的學習模式。
比如,在教聽障兒童認識三原色時,就不能跟普通課堂一樣,使用一般的口述法,而是應該采取直觀的,例如實物演示等方法進行教學,例如筆者就拿著不同顏色的染色劑在玻璃瓶里進行調色,讓學生通過視覺感官來理解三原色的理念。這樣兒童就能對傳授的知識加深印象,并且又可以充分證明知識的合理性。又比如,筆者經常帶畫作來課堂給學生欣賞,讓學生通過視覺感官對畫作進行對比,再進行美與丑的分辨。因此,在對學生進行美學教育時,對于他們感官的調動要采取針對化的教學策略,讓學生順其自然地使用感官,理解到美學學習可以使用多種感官。
總而言之,我們教師需要擺正在教育聽障兒童時的態度,充分尊重兒童的自主能動性,發掘新的教學策略,實行針對化教學。
二、利用感官,營造生動課堂
在幼兒身心成長的關鍵階段,而且結合聽障兒童特殊敏感的心理,美術教育形象生動,鮮明直觀,在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其有它特有的優勢,然而我們需要最大程度地發揮美育對于聽障兒童的作用,關我們廣大的美育老師就需要勇于創新,把握聽障兒童的心理和成長規律,為聽障兒童的美育教育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消除聽障兒童學習時的心理障礙,在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下進行美術學習,讓聽障兒童享受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消除心理負擔,將美術學習當成是一種享受,并且從藝術中汲取快樂,在藝術中掌握知識與技能,并且學會勇敢地面對困難,讓美術教育走進聽障兒童的心靈。??? 筆者常常注重課堂的生動性。在筆者的美術課堂上,筆者經常引導孩子對于實物進行觀察,了解其內外的構造,即由外到內,由表及里,從整體到局部地進行觀察,對物體的外形、色彩、質感甚至空間位置做有序地觀察。對事物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夠將這些信息在大腦中整合,并且投射到我們的畫紙上,例如,筆者曾組織學生畫香蕉,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香蕉的外形色彩,用手觸摸它,感受香蕉的軟硬粗糙還是光滑細膩等質感。還可切開水果,觀察內里的結構,皮肉組織。這時的眼睛就像是顯微鏡下似的觀察細節了。甚至還要嗅一嗅嘗一嘗……對香蕉有了全面認知,學生的線條也會生動起來,色彩豐富有變化了。通過各種感官對繪畫的對象進行了解,我們的課堂會更加生動,而學生也會潛移默化地理解到,通過各種感官,也能夠在美術上進行更好的體驗。
結束語??? 眾所周知,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對于聽障兒童來說,他們利用的視覺感官也要更多一些,因此我們需要著重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對聽障兒童的美術學習針對化進行教學,讓孩子充分調動感官,進行美術學習。
參考文獻:
[1]蔣惠君,沈悅,房子琦.聽障兒童基礎美術教育實踐與研究——以“色彩的認知”課程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8):63-64.
[2]郭雨薇,鐘麗娟.聽障兒童美術教育研究文獻綜述[J].山西青年,2020(12):43+45.
[3]嚴愛明.探索智障兒童美術教育的教學策略[J].藝術評鑒,2019(20):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