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仙丹
【摘要】進入21世紀后,教育體系有了明顯的改革,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已經逐漸提上了小學教育課程內容,這種教育方式突出了學生對閱讀文章要帶有個人的感情色彩,在課堂教學中取代了教師單一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在朗讀過程中了解并掌握文章的重要內容,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成績。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指導策略
語文課堂安排加入朗讀的環節,是學生與文章作品進行溝通的重要方式。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對朗讀教學提起重視,然而在當今小學教育中,語文朗讀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實際問題,教師要把朗讀教學重視起來,運用各種方式變化閱讀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中更加以多樣化的形式了解文中內容,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一、目前小學語文在朗讀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教學中,首先教師對于朗讀教學相對不夠重視,許多學校對于晨讀沒有提上教學日程,教師在面臨繁重的教學任務時,往往忽略對朗讀教學的指導;其次學生的自身情況不同,對文章的理解良莠不齊,在朗讀水平上也不盡相同;最后,有些教師對于朗讀教學只是表面功夫,沒有達到實際的教學效果,一篇文章往往學生們在閱讀時被教師的教學進度所打斷,不能將文章完整的閱讀下去,這些都是小學語文在朗讀教學方面存在的實際問題。
二、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價值所在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時對語文教育中存在著深刻的價值所在。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對文章進行通讀加深對文章的印象,可以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內容;另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的思維模式的創立,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思想是高度集中的,并且在闡述文章內容時都保持著積極的狀態,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都帶來了很好的幫助;還有一個關鍵的價值表現在朗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們的聽、說、讀、寫4個方面的能力,根據教師的經典誦讀示范,學生進行自我朗讀,對文章有了自我的解答,再通過教師對文章的重點內容進行講解,學生有了深刻的體會后,可以轉化成自己的文字進行寫作,這樣達到了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深刻含義。
三、提高小學生語文朗讀教學的指導策略
1.教師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朗讀,起到范讀的作用
小學語文朗讀的提高課,可以通過教師的領讀來達到效果起到示范朗讀、建立標桿的作用。針對6~12歲的兒童,各種知識的掌握都處于學習的階段,對于朗讀能力的培養需要有一個模范的過程。指引學生進行有效的朗讀,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進行示范性的朗讀,給學生以標準,語氣什么時候該強、什么時候該弱,把技巧和重點教給學生,通過對文章的朗讀,也是從另一個方面向學生傳達課文的重點知識的一種方式方法,教師的朗讀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老師良好的示范作用,可以讓學生更快的進入課堂中的意境中來,對學習和理解文章有很大幫助。
比方說,在講述《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文章當中,教師可以通過示范朗讀為學生展示西沙群島美麗的海底景觀。文章當中有涉及到海水的顏色,巖石中的珊瑚以及各式各樣的魚類等等,教師可以在朗讀中帶有節奏感,語氣強弱的變化和在敘述西沙群島各式各樣的生物中加以適當的停頓,通過示范朗讀能夠把文章中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用語言文字的形式為學生展現出來,學生可以對教師的范讀進行模仿,增強自身的朗讀能力。
2、將課文進行歸納總結,找到重點章節進行著重練習
對于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來說,也是需要為學生畫重點的,這是由于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是多方面的,不應該把重點全部用在對文章的閱讀上,在朗讀方面也要進行歸納和總結。提煉出要點之后,進行有效的朗讀訓練,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文章特點,要求教師要對文章進行準確的定位,把文章進行提純,將代表性的段落或者具有深刻意義的句子歸納總結出來,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反復朗讀練習。通過對課文語句的反復推敲和語言意思的表達,再用朗讀的方式反映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深刻含義。這種方式的朗讀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抓住每篇文章的重點內容,對于比較出色的文章段落和重點句子會有深刻的印象,這種對重點章節進行著重練習的朗讀教學方式,在有限的時間內創造出了更大的語文學習價值。
3、朗讀與背誦相結合,展開誦讀大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篇課文當中,朗讀好與壞并不代表學生對于課文的最高標準,倘若把文章的重點段落
加以背誦,可以更好的讓學生對文章有熟悉的過程,朗讀與背誦相結合,能夠有效的讓學生對文章有了快速初步的了解,可以深入的對文章中蘊含的豐富情感加以掌握;合理的背誦可以讓學生將一些富有代表性的句子記憶在腦海中,潛移默化的可以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今后在個人寫作中會運用到文章作者描寫的思路,加之教師展開的誦讀比賽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體會到誦讀帶給學生的快樂,這是學生在舞臺上展示自己的一次機會,能夠更加激勵學生并且在朗讀中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誦讀,可以讓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用比賽的形式,讓教師、同學之間進行溝通、討論與評價,不僅能夠增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感情,更能起到學生了解文章中作者想要表達的重要思想。
舉個例子來說,在學習老舍的《貓》這篇文章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這篇文章進行背誦,讓學生從文章當中體會到老舍先生對自家貓咪的日常描寫與喜愛,在教學過程結束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以動物為主題展開一場誦讀比賽 。
總之,小學語文教程中加入朗讀教學的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鑒賞能力,在朗讀的過程中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讓學生走進文章,與作者感同身受,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敘述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小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一定要重視起來,把朗讀內容提上教學日程,從朗讀中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馬德成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重要價值及其高效實施策略 ?[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
[2]梅麗娜 .淺析小學語文的朗讀教學問題[J] ?課程教育研究.2019(40):183.
[3] 孫文安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重要價值及其高效實施路徑[J]. 學周刊.2019(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