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維
【摘要】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入進行,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如何有效的在山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教師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本文首先對山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進行分析,進而探討山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希望對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山區農村;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養
引言
小學生由于剛入學不久,各方面發育尚不成熟,因此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水平,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語文核心思維,合理的運用語文知識解決語文問題,達到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效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為學生以后長遠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和鋪墊,實現學生更好的發展。
一、山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
核心素養是讓學生掌握以語文思維解決語文問題的能力,積極進行語文的學習,以獲得更高的成長與進步。使學生積極參與語文實踐,利用情境式教學,提高學生的積極參與,使學生能夠有效的提升自己的語文應用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而為核心素養的培養做好鋪墊。核心素養的涵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能夠對所學的語文知識進行充分的理解和靈活的運用,通過實踐活動加深理解和吸收;二是端正學習態度,能夠理解所學語文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三是有效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能夠根據語文實踐活動,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針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進而為學生獨立自主的開展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也是與日俱增,傳統的高分低能的人才不再受到社會的歡迎,取而代之的是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只有加強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才能有效促進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提升,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為祖國的發展建設不斷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山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1.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
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注重學科、課程、教學方法和師生互動的融合。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在有效的時間內推行高質量、高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需要找到一種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吸收和掌握新知識。一個側重于自主學習,另一個側重于教師監督。這就是新課堂形式與傳統形式不同的地方。采用靈活的課堂環境,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教學模式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教師需要與學生架起知識的橋梁,有效地將知識與興趣結合起來。這樣可以讓學生充分獲得自主學習的獲得感和積極參與感,增加對語文學科的興趣。
2.科學運用現代教學技術,創建情境教學法
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使其更加直觀易懂。促進現代教學技術在山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教師利用現代教學技術進行教學,通過網絡發送多媒體圖像或視頻,展示給學生,調動學生的所有感官進行語文的學習。此外,教師在講課時,可以通過游戲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避免課堂疲勞,大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這也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如果教師只使用教科書進行教學,學生就不會很好地理解文言文所描寫的意境。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文章中所描繪的場景,讓學生對其有一個簡單的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舉出日常生活中一些例子,學生就會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中心情感,而無需做習題就能掌握相關知識。
3.及時進行綜合性評價,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
學生評估和反饋是課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生評估可以間接反映該課程的有效性。在傳統課堂中,師生反饋大多是一致性的,但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各種在線學習平臺都可以展示學生的情況,教師可以隨時拿出學生的作業進行展示,提供給每個學生進行學習。此外,通過現代教學技術在山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教師可以做的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如預習和復習,還可以有效的鼓勵學生獨立調查問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通過開設在線課堂進行教學,這可以使山區農村小學語文課更加豐富多彩。如果教師只是利用課本和已有的工具輔助學習,學生會很難理解,但是如果教師利用網絡來教學,通過制作動態PPT,然后在解釋章節時選擇合適的對象,即將語文知識生動地展示給學生。由此可見,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和更新教學方法,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結論
綜上所述,面對新形勢下山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教師要把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放在首位,積極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達到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目的。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科學運用現代教學技術,創建情境教學法、及時進行綜合性評價,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從而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學生長遠的進步奠定良好的基礎和保證,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修明.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徑探究[J].華夏教師,2019(36):21.
[2]林素娟.核心素養下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9(12):26.
[3]王開林,來有武.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華夏教師,2019(3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