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健飛 劉金
摘要:護理人才培養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注重專業技術,也要強化其政治素質和醫德修養,做好校園文化建設,彰顯人文主題思想,實現思政教育與人文素質培養的深度融合,積極推動思政教育改革,更多護理人才培養創新,努力造就更適合新時代護理行業發展所需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護理專業;思政教育;人文素質
我國進入社會經濟發展的新時代,醫療衛生服務質量顯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不斷增強。護理人才培養需要緊跟時代發展,不斷提升其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素養,既要強化護理專業技能,更要強化其政治素質和醫德修養,凸顯人文關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好與人文素質教育的滲透,成為新時期強化人文情懷和人文精神培養的重要方式和路徑。
一、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質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急功近利教育思想理作怪
思想政治教育不被師生重視,人文素質教育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當前高職院校急功近利思想在作怪,只注重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教育,忽視學生常識性教育引導;只重視專業技能的強化,弱化學生綜合素質提升,這種現象在高職院校特別明顯。一些高職院校為了在短期內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應用實踐技能,只能在思政教育內容壓縮,甚至將人文素質教育剔除。思政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正確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能夠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從而不斷強化學生的人文精神,對學生進行更多的人文關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和造就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但很多高職院校僅僅把職業教育理解為一種技能教育、生存教育,而不能充分重視人文素質,看不到人文素養在學生生活、學習和終身發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以,急功近利思想造成很多高職院校不重視思政課程,更不重視人文素質教育。
(二)人文素質認識不全面
大學教育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應用實踐技能,更應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學生的人文素質,這是培養和造就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礎和保障。要成功先成人,培養人才的重要前期是強化學生的人文素養,只有這樣才能造就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然而當前的高職院校在人文素質認識方面存在明顯的片面性,他們不能真正理解人文素質對學生的重要意義,甚至認為人文素質對學生來講無足輕重。尤其是對于就業來說,不能直接成為他們最有利的招牌,因此很多高職院校僅僅重視專業教育,而忽視人文素質素質培養,不能更好地從專業發展、學生就業和終身發展以及社會發展的角度來審視人文素質對人才、對社會的重要意義。這樣,素質教育就被弱化,甚至有些高職院校認為人文素質教育短期內很難看出效果,而且還會沖專業教育和應用實踐技能培養。
(三)師資隊伍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
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強化人文素質教育,在教育中落實人文精神,需要教師不僅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教育水平,還用具備更加全面的綜合能力,能夠從人文精神層面對學生進行更好地引導,儲備豐富的人文素養知識,并且把人文素質教育滲透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拓展到到專業學習和實踐中去,這樣才能真正引導學生培養人文精神,強化人文素養。但很多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師具備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而缺乏進一步向人文素質滲透或深化的綜合能力,教師本身知識和綜合素養的局限性,影響和制約人文素質教育拓展和升華。
二、人文素質教育在大學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重視人文精神培養,重視思政教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對于推動思政教育改革、推動人才培養升級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進一步深化和拓展思政教育內容
大學思政教育深化人文素質教育,能夠進一步豐富思政教育內容,拓展思政教育空間,讓學生對思政教育有更強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生活和未來終身發展。知識最根本的屬性是人文屬性,所有的教育最根本的是人文素質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引導學生學習,轉變學生觀念,提升學生境界,必須注重人文素質教育。在教育過程中,注重向人文素質延伸或拓展,讓學生感知思政教育中的各種人文精神,將思政教育上升到一個更高層次的層面,才能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思政內容,不斷強化人本教育發展理念,讓學生真正適應社會,服務國家。
(二)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思政教育做好人文素質教育,強化人文素養培養,讓大學生具備更加全面的綜合素質,成為推動我國未來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在思政教育過程中強化人文素質教育,讓學生受到更多的人文精神熏陶,讓他們對自己做更好的定位,從而不斷強化他們的人文人文理念,具備良好的心態,樹立為國家、為社會、為民族而終身奮斗的思想理念,從而真正造就更適應社會時代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決定一個人才檔次的不是單一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境界與格局,而境界與格局的核心是人文素質,只有具備更豐富的人文素質,更高尚的人文精神,才能成就學生更高的人生境界,讓大學生有大格局,這樣在工作和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才有更廣闊的舞臺,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三)進一步促進課堂高效建設
人文素質教育是思政教育內容,要得到很好的拓展和深化,教師注重人文素質教育,在思政課堂上更好地豐富資源,深化主題,提升思政教育的檔次,讓課堂變得更加豐富,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更有興起。將人文素質教育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之中,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生活,從而不斷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生具有更加正確的價值取向,以此來不斷深化學生的思想,強化學生的實踐,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從而讓課堂變得更加高效,讓學習變得更加務實,以此來真正促進學生學習和全面發展,努力打造優質高效課堂。
三、護理人才思政教育與人文素質培養措施分析
(一)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凸顯人文精神主題
護理專業注重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讓學生能夠沐浴在濃厚的校園文化之中,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更多的教育。要突出護理專業特色和院校辦學本色,在文化建設中凸顯人文情懷,注重人文精神元素的置入,讓學生能夠受到更多人文精神的浸潤。在做好護理學院校園環境美化的同時,注重校園文明建設,開展各與護理專業相關的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在文化長廊建設、校園文化雕塑設計、文化藝術版畫設計、文化板報制定以及各種形式校園文化學術科研活動中都要為護理專業提供全面健康的文化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受到更多人文素養的熏陶,在長期的人文素質教育文化環境中浸潤,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隱形文化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相融合,首先要注重大環境建設,能夠烘托出一種更加濃厚的人文氛圍。讓學生的學生情操得到很好的培養,讓學生的人文素質得到很好的感染,使每一個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更加全面而又深刻的影響,讓護理專業的學生在充滿人文關懷、人文精神的校園環境中生活、學習和實踐,自然就會不斷地提升他們的人文素質,豐富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能夠樹立人本理念,強化他們的生命意識、責任意識,為病人、為患者、為每一個家屬提供更加熱情周到的服務,以此來凸顯醫療護理專業最為濃厚的人文精神。
(二)思政教育豐富人文素材,人文素質教育強化思政效果
人文素質教育應該屬于大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則是大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方式和路徑,從本質屬性看,人文性是教育的根本屬性,思政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尤其是護理專業,要真正培養我國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護理人才,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專業護理知識,還要注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要強化他們的人文素質教育。讓學生不僅有過硬的專業技能,更有較高的職業道德。因此,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精神培養,強化學生綜合素質,要在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上,融入更多的人文知識內容,既能夠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也能提升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積極性。思想政治教師要結合護理專業學生興趣、專業實踐以及未來工作需求,引入更多的人文資源或素材,讓學生充分感知在醫療護理工作過程中人文素質的具體表現,認識人文關懷的重要性。人文精神對于護理專業學生來講它的重要意義,引導學生能夠從細節入手,結合護理的具體工作,為學生做好相應的教育和引導,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強化他們的服務理念,從職業境界層次提升他們的醫德水平,更好地強化人文素質教育。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養德才兼備的護理人才,促進學生更好地就業,更推動我國醫療護理行業的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我們不斷增長的醫療護理需求,發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真正踐行救死扶傷精神。
(三)做好教育實踐引導,實現綜合素養強化
想政治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相結合,真正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必須注重實踐指導。只有在具體實踐中,才能深化他們對思想政治內容的理解,對人文素質的感悟,并在具體實踐中變成他們的實踐指導。在具體的護理工作中發揮人文精神,體現人文關懷,讓患者得到更多的身體照顧和心靈呵護,為病友營造更加適宜它們康復的醫療環境。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實踐,要充分考慮護理專業工作特點,結合患者不同需求,圍繞護理工作的相關工作細節,在具體實踐中做好相應的思想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這樣不僅讓學生能夠掌握相應的護理技巧,更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化理解,從而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和人文素質的豐富,以此在具體工作上真正發揮其價值和作用。讓學生看到人文素質的重要價值,從而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真正造就更適應時代發展的高素質護理人才。
總之,護理專業注重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注重人文素質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中更好地強化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學生良好的醫德水平。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推動教育改革,更推動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讓學生具備專業技能過硬的素質,更具備更高的人文情懷,實現科學文化與人文精神的充分融合,努力造就更適合新時代護理行業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靳巖.人文素質培養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8)
[2]陶慶生.新時代背景下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介入放射學雜志.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