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娟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及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廣大教育工作愈發重視核心素養的培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為穩步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及綜合素質,提出群文閱讀教學這一新思路。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能夠帶動其他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下成長為既具有扎實學識又具有高尚情操的全面型人才。本文主要探討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簡要分析當前閱讀教學中凸顯的問題,具體提出可行性的教學策略,旨在對初中語文教師發揮參考價值,體現群文閱讀教學價值,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得到不斷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群文閱讀;可行性教學策略
引言:
群文閱讀是指圍繞一個閱讀目標將相關閱讀文本進行整合,使學生由單篇閱讀向多篇閱讀進行延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能夠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中教師僅僅發揮組織和引導的作用,而將更多的自主權放給學生,從而通過閱讀文本之間的聯系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其閱讀水平。初中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重要階段,群文閱讀教學的開展使學生更加關注自身的發展情況,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引導中逐步增強自身知識積累,養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對學生實現長足發展十分有益。
一、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其一,未構建完整的閱讀體系。目前,教師開展的閱讀教學大多以教材中涉及的文章作為閱讀素材,教育部編排教材時通常將蘊含某一共同主題的文章劃分為同一單元,而未考慮的文體的差異。學生無法從不同文體中歸納總結出有效的閱讀技巧,難以在頭腦中形成系統化的閱讀答題方法。同時,教師實施閱讀教學時未提出明確的目標作為指引,學生缺乏閱讀的動力,僅僅學習到教師所傳授的考試技巧,而自主閱讀水平難以獲得切實提高。
其二,閱讀教學具有片面性。大多教師開展閱讀教學時仍停留在幫助學生理解文字表層含義的層面,并未予以合理的指導以達成鍛煉學生語言文字理解能力,獲得實用知識及掌握閱讀方法的目標,片面性的閱讀教學使學生的綜合能力無法得到全面提升。
其三,無法保證學生的閱讀量。單篇閱讀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局限于教材之中,盡管教師為學生推薦課外讀物,但由于與學生實際閱讀興趣存在偏差,導致當前初中生整體閱讀數量不足,閱讀教學開展的效果不佳。
二、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1.精心選擇閱讀材料
書籍類型多種多樣,教師面向初中生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應注意閱讀材料的選擇是否迎合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否對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有利,是否能夠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等等。教師只有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群文,才能極大調動其閱讀積極性,提高學生的主觀意愿,從而實現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
以部編版教材課文《背影》為例,教師通過教學該文章激發學生對作者的探索欲望,樹立閱讀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提供有關作者朱自清的其他文章,如散文《春》《荷塘月色》等,要求學生利用課上或課下時間進行仔細閱讀,感悟文章中蘊含的情感思想,積累寫作素材及語言文字知識儲備,總結歸納作者的寫作思路及技巧。如此一來,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的閱讀量獲得顯著增長,推動學生朝向更高層次的語文學習方向發展。
2.設置群文閱讀教學目標
群文閱讀教學目標的設定是順利展開教學實踐活動的重要條件,教師應充分發揮好導向的作用,制定出明確的教學目標,即引導學生通過精讀提升總體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具體實施教學時應把握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教材閱讀素材遷移至課外閱讀素材中,充分發揮群文閱讀教學的育人價值,在保證學生閱讀質量的同時提高其閱讀數量。
以教材文章《孔乙己》為例,教學該文章時主要通過分析講解文中有關語言、動作、外貌描寫的幾處地方使學生在頭腦中對“孔乙己”的形象產生直觀的認識,使學生通過分析當時主人公所處的社會背景掌握文章內涵,因此教師可以引出作者魯迅的另一篇同類型文章《祝福》,要求學生進行精讀并自主分析文章細節,提煉主旨大意,掌握人物刻畫的技巧,結合人物描寫及社會背景得出本文蘊含的深層情感,以此真正實現群文閱讀教學鍛煉學生閱讀能力的目標。
(一)制定課外群文閱讀計劃
為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合理明確的閱讀計劃是保障學生逐步獲得提升的重要條件。當前情況下,部分初中生每日課外閱讀量不足一篇,足以表明學生的閱讀活動缺乏目的性和計劃性,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培養學生樹立終身閱讀的觀念。因此,教師應為學生推薦合適的閱讀書籍,如《意林》《讀者》等書籍,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及閱讀習慣為其制定每日閱讀計劃,要求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前提下按照計劃開展讀書活動,做好讀書筆記。同時為有效發揮督促作用,教師應在課上留出部分時間用于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了解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恰當幫助。總之,群文閱讀計劃的合理制定能夠有效突出群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內生動力,促使其閱讀意愿的提高,配合教師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目標。
(二)開展小組合作,注重思維培養
群文閱讀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實現發展進步。因此,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優化教學環節,為學生創設相對自由的探究空間,按照教師提供的閱讀任務清單思考問題、作出總結歸納,從而通過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促進學生個體素養的發展。
例如,以《秋天的懷念》、《散步》、《散文詩兩首》、《世說新語兩則》為群文閱讀教學素材,要求學生提煉概括總結出四篇文章的共同指向,分別概述文章的大意,通過小組合作交流選出一名代表上臺分享小組討論的成果。如此一來,全體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并配合教師開展的群文閱讀教學活動,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高度重視群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達成培育核心素養的根本教學目標。因此,教師應當合理借鑒上述教學策略,完善教學規劃,從多方面推動學生不斷提高自身閱讀能力,樹立終身閱讀的良好觀念。
參考文獻:
[1]王琰,朱俊璇.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15):37-38.
[2]蒙玉強.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時代報告(奔流),2021(06):154-155.
[3]李小軍.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新課程,2021(21):34.
[4]何林林.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名師在線,2021(1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