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魏魏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核心素養得到國家教育部的高度評價。因此,本文就如何培養中職學生在歷史教育中的核心素養提出意見,希望對歷史教育中師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所幫助。
關鍵詞:中職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當前,教師和學校的兩大核心任務主要是價值觀引導和思維啟蒙。加強中職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
一、歷史核心素養的概念及內容
1.歷史核心素養的概念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是面向歷史的素養,主要依賴于歷史學科的知識體系,學科特征十分獨特。歷史課程的特點也是學生的價值所在,同時它也反映了情感態度、歷史能力、知識和方法。
2.歷史核心素養的內容
史料實證。來自歷史數據的經驗證據主要基于通過嚴格和可重復檢查獲得的高度可靠的歷史數據。它主要側重于歷史事件的真實性、示意圖和概念,可以作為學習歷史過程中重新展示歷史真相的客觀依據,也可以作為評價歷史故事和歷史的依據。因此,“史證”不僅是歷史分析和學習的主要程序,而且是評價和理解歷史的依據。因此,在具體的歷史課程中,教師應有效引導中等職業學校師生,獲得結合史料、確認史料的能力,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判斷、引用和收集能力。
歷史理解。在事實中尋找真相,客觀地分析,理解歷史事件中發生的故事,首先要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理解歷史就構成了歷史敘述。
歷史解釋。客觀、理性地研究判斷歷史故事的實施技巧,以史料為重,以史為鑒。
歷史價值。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分析,確定歷史價值的方向,以不斷研究歷史背景為重要目標,展示歷史發展的方向和特征,各種文化傳統和情感認同、思想,并通過它們來追求目標;提供哲學生活和歷史經驗。
二、中職歷史學科教學現狀
中等職業史屬于基礎課范疇,其主要目的是獲取歷史知識,培養思維能力和歷史唯物主義,傳播愛國主義。由于現代社會專業人才緊缺,中等職業教育的內容側重于學生對專業技能的掌握,基礎學科數量不斷減少。歷史作為基礎課的一部分也受到影響,但由于學生背景和教育水平的差異,中職歷史課的開展并不順利,不符合我國歷史教育的要求。為解決這一問題,在歷史課程中改變教學方式,對中職學生進行德智兩方面的教育。它采用現代教學方法,促進中職學生實現教育目標的主動性。
三、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途徑
基礎教育包括中等職業教育,中職學生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往往問題復雜,管理不便,學生們不喜歡歷史課,尤其是認為歷史課比其他課更無聊。在中等職業學校各學科的教學活動中,采取了幾種特殊的培訓教學方式,主要以書本知識和填鴨式輸入為主,不符合學生發展的教育要求。因為每個學科的教學目標不同,學生必須具備的核心知識不同,自然培育的方法也必然不同。
1.以學生為本
在歷史課上,教師不能將主觀意愿強加于學生。歷史科目的描述要準確,找到正確的切入點,記住列出不必要的項目,給學生時間分組討論,在討論中解決問題。例如,在講解宋朝歷史時,老師問宋朝為什么不能舉槍對付悠、金、蒙古騎兵。學生思考和討論,提出問題并積極回答,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看法,不同樣的答案。通過這種一問一答的方式,教師可以直接得到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語言表達能力、思維邏輯的清晰程度,將學生的被動接受轉化為主觀意志,最終實現盲輸入。將學習方法轉變為基于研討會的學習方法。同時緩解了課堂上的枯燥氣氛,讓學生更加專注于聽,充分保證了以學生課文為主的的教學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2.情景化教學
在歷史課上僅僅依靠老師的口頭解釋會讓學生感到厭煩。 教師必須使用最先進的設備來介紹或創造生動、具體的場景,讓學生沉浸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中并感同身受。 歷史知識為生活增添色彩,將千巴枯燥的語言帶入生活,激發學習興趣。比如在講康熙時,老師提到了火藥發展的歷史,并播放了清朝手持長矛對著英國槍的視頻,引導學生了解當時悲慘的歷史形勢。通過體驗中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明白學習歷史文化的重要性,有助于增強國家責任感。
3.倡導合作探究
核心素養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技能。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明確“合作研究”的重點。“協同研究”,顧名思義,就是從日常生活中挑選歷史故事,形成討論話題。在教學中,學生獨立分組,分配角色,然后閱讀、思考、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過程,自主創新和實踐技能,獲取知識,發現可能性,改變對待事物的態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發現新事物。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中國過去專制與地方政府關系分析”的課題,開展合作研討和學習活動。同時,專題研討活動讓學生通過收集到的歷史證據主動尋求信息和探索話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分工合作,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有助于理解合作和集體愿望的重要性。
4.加強教師業務能力提高培訓
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內容了解多媒體技術,根據需要制作課堂視頻,通過語言、文字、圖像等方式創造生動的課堂情景。因此,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形成一支師德高尚、專業突出、學科交叉融合的優秀教師隊伍。通過課程設計和跨學科課程設計,可以加深對教師核心素養的理解,為教師的教育能力建立新的目標和資格。因此,教師不僅要忠于人民的教育,愛護學生,還要與時俱進,勤于學業,不斷更新知識,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全面開展教育工作,不斷發展的社會功能。
四、結語
現代中等職業教育的科學選材、應用、創新和教育方法改革,是我國專業技術人才綜合素質教育的關鍵。在現代中等職業教育中,中等職業教師應注重歷史教學方法的運用。中等職業學校的歷史教育任重而道遠,鑒于當前中職學生的技術教育導致歷史課時長縮短,需要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為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效果和質量,為現代中等職業技能培養目標與綜合素質培養目標并存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施久銘.核心素養: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
[2]陳超.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1).
[3]齊東昌.淺談中職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J].江西化工,2016(05) : 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