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推進民間美術與初中美術教學相結合對于民間美術的傳承和學生的全面發展、美術教學的進步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中國進行教改,致力于培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其中,關于“美”的方面長期受到忽視,初中美術教學較為欠缺。民間美術來源于大眾生活,貼近大眾生活,有著獨特的風格與藝術價值,是中華文化的重要代表,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民間美術,不僅能增強學生的美學素養,探索出一條新的美術教學之路,還能夠加強學生對民間美術的理解,促進文化的傳承。縱然有許多好處,但不可否認,當今將兩者融合起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只有解決問題、拓寬思路、加強探究才能夠真正使學生受益。
關鍵詞:民間美術;初中美術;有效結合;路徑探思
一、 為什么要將民間美術與初中美術教學相結合
(一)利用民間美術進行初中美術教學的獨特優勢
民間美術是由人民群眾創作、貼近大眾生活、具有獨特風格、在大眾生活中廣泛傳播的藝術。在提高學生素養方面,民間美術有著獨特的優勢。首先,民間美術貼近大眾生活,學生較為熟悉。比起西方各個流派的美術,民間美術更容易被初中學生接受。大多數初中生對于西方美術知之甚少,也缺乏一定的興趣,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過分強調西方美術難以吸引學生,而民間美術則不同,民間美術無處不在,學生接觸較多,有著較好的基礎,而且,民間美術來源于大眾生活,符合大多數學生的審美,更能夠吸引學生興趣,取得良好的課堂效果。并且,民間美術形式多樣,風格獨特,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民間美術起源較早,經歷了長時間的發展,是一切美術形式的源泉,中華民族祖先在生活實踐中留下了豐富的民間美術,無論是哪個時期,都有著屬于時代的獨特風格與豐富內涵,因此,利用民間美術開拓學生眼界,增強美學素養是十分合適的。另外,教師利用民間美術進行美術教學較為方便。民間美術無處不在,教師取材較為方便,對于教師來說,民間美術也是其較為熟悉的,因此,在備課時也是較為便捷的。這些獨特優勢使民間美術成為豐富初中美術課堂的首選。
(二)民間美術與初中美術教學相結合的意義
民間美術與初中美術相結合的意義是雙向的。一方面,在初中教學中引入民間美術,對于民間美術的持續發展是十分重要的。隨著時代進步,民間美術受到其他藝術形式的沖擊越來越大,民間美術在生活中的影響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初中美術課堂上引入民間美術,有利于增強學生對于民間美術的認識,提升民間美術的影響力,使民間美術獲得持續化發展。另一方面,作為中華文化杰出代表的民間美術不僅可以使學生的美學素養得到提升,還能夠使學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以其獨特優勢協助初中美術教師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民間美術引入初中美術課堂是十分可取的。
(三)當今初中美術教學現狀
當今的初中美術教學現狀也是為什么引入民間美術進課堂的重要原因。美術作為一門輔助性學科長期受到忽視,缺乏先進的教學模式。不少美術教師單純地向學生介紹課本上的內容,并未考慮學生實際。課本上的一些內容涉及東西文化差異以及審美標準差異,學生的理解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適宜學生的發展,對學生素養提高的作用有限。
二、 如何將民間美術與初中美術教學有效融合
(一)加強對民間美術氛圍的營造
想要使學生增強對民間美術的理解,就要營造更加濃厚的氛圍。在濃厚的氛圍中,學生可以感受到民間美術的獨特魅力,增強對民間美術的理解,提高學習民間美術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初中美術教師應該意識到良好氛圍的重要性,注重民間美術氛圍的營造。民間美術的形式多樣,教師可以選取適宜學校的形式來營造氛圍。
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室的裝飾上下功夫來營造良好的氛圍。剪紙是重要的民間美術形式,當地的漳州剪紙更是有著獨特的吸引力與影響力,小小的剪紙有著獨特的藝術價值與吸引力,教師可以在教室中貼上相應的剪紙。在過春節時,教師還可以在教室門口張貼對聯、年畫來營造藝術氛圍。
(二)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現
多媒體可以從多個方面為學生呈現事物,其作為一種實用的教學工具已經相當普及,在教學活動中廣泛應用,初中美術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來為學生們展現民間藝術。一方面,多媒體可以使聽覺與視覺相結合,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民間美術。多媒體也可以打破時間與空間的界限,使得一些珍貴的、經典的、無法直接接觸的民間美術作品呈現于學生的眼前。多媒體的獨特優勢,使得民間美術在課堂上生動起來。另一方面,對于好奇心強的初中生來說,比起枯燥的講解,多媒體的吸引力還是較大的。教師運用多媒體來呈現民間美術,還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興趣。因此,初中美術教師一定要增強運用多媒體的意識,使其助力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比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視頻來介紹民間美術的發展歷程,使學生對于民間美術的歷史以及主要表現形式與風格都有更深的理解。對于一些特殊地區獨特的民間美術,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與視頻進行展現,使千里之外的民間美術展現在學生的面前。
(三)使學生近距離接觸民間美術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想要使學生更深地了解民間美術,僅僅靠單純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使學生近距離地接觸民間美術,體會其魅力。但是,隨著時代發展,民間美術受到沖擊,不少民間美術消失在大眾視野之內,在平常的生活中難以見到,更不用說去了解制作過程了。針對這種情況,初中美術教師可以與學校商議,貫徹綜合發展的理念,邀請民間美術大師進校園,為學生講解民間美術,表演一些技巧。還可以組織學生外出拜訪當地民間美術大師,使學生了解民間美術的創作過程。如此,學生的眼界擴寬,素養也得到了提升。
漳州本地就有許多值得探究的民間美術,像漳州八寶印泥是古代貢品,是中外書畫家酷愛的珍品,更是聞名中外的“漳州三寶”之一,素有“文房五寶”之稱,十八世紀清乾隆時曾供皇家采購使用。2008年,漳州八寶印泥入選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漳州八寶印泥已有三百余年的歷史,具有獨特的價值,美術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拜訪當地的印泥工坊,觀看制作過程,增強文化自信,還可以邀請當地名家來校講解,使民間美術入校園。如果不便組織,也可以借助現代手段,通過視頻連線為學生進行介紹。
(四)選擇學生較為感興趣的方面進行教學
傳統美術課堂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課堂上的內容難以吸引學生。對于學生來說,西方藝術流派與一些高雅藝術陌生且難以理解,學習起來較為困難,久而久之,就對美術這門課程喪失了興趣。所以,美術教師一定要吸取教訓,選取民間美術中學生較為感興趣的一部分來進行教學。在這之前,教師可以進行調研,了解學生所想,依據調查結果選取教學內容。
比如,教師可以分發調查問卷,不僅僅調查學生喜歡的民間美術形式,還可以調查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真正走入學生內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初中美術教學,使其受益。初中學生尚處于發展、學習時期,對于色彩鮮艷、形象獨特的東西尚保持一顆好奇心,教師就可以從這方面進行考慮選材。
(五)對民間美術進行相應拓展
只是單純介紹民間美術,忽略對其的拓展,同樣也不能達到目的。初中生尚處于一個不斷學習的狀態,對于一些民間美術中出現的內容缺乏認識,如果初中美術教師并不對這些內容加以補充,學生就無法真正地理解這一民間美術形式,其對學生的作用也會有所折扣。因此,在教學中,初中美術教師可以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補充,使學生理解民間美術的創作目的,了解其內涵。
比如,在介紹風箏時,教師就可以介紹其起源及歷程。風箏起源于春秋時期,東漢末年改進造紙術后稱為“紙鳶”,到南北朝時,風箏被用來傳遞信息,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一項重要的戶外活動,直至今日。還可以介紹“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這些關于風箏的詩句。不僅僅使學生去了解風箏的圖案,更要理解其內涵與歷程,打破傳統教學局限性。
(六)使學生在實踐中認識民間美術
實踐是認識的主要來源,要想使學生形成對民間美術的正確認識,還要組織實踐,使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印象。在動手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加深對于制作過程的印象,還可以發揮創造力,加入自己的設想,全面提高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在教授過程中組織實踐,使學生在聽講的同時動手,手腦結合,實現加強。在課后,教師也可以布置相應的作業。
比如,在教授剪紙時,教師可以使學生提前準備紙張與剪刀,使其跟隨講解過程進行剪紙創作。并且布置作業,使學生利用已學知識,發揮想象力,進行剪紙創作,在實踐中領略藝術之美。
三、 結束語
民間美術與初中美術教學相結合是高考改革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舉措,將兩者融合,使學生感受美的熏陶,增強美學素質,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達到教學的目的。而今,受到傳統思路的影響,推進其進行有效結合必然有一定困難,但無論如何,初中學校的美術教師必須清楚意識到兩者融合的必要性,在授課時進行創新,克服種種困難,實現學生美學素養的提高,路漫漫其修遠兮,應當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杜林娟.弘揚民族精神開發與傳承民間藝術:淺談如何把潮州本土民間美術資源運用到中學美術教育中[J].藝術科技,2019,32(13):53,55.
[2]龔學青.中學美術教育中的民間美術資源的運用策略研究[J].藝術品鑒,2019(2Z):332-333.
[3]黃永明.淺析民間美術開發與幼兒創造性思維的有效培養[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1):37.
[4]李雷莉.館校結合的民族民間美術與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模式探究:以對廣西地區民間美術元素觀摩研探活動為例[J].中國民族博覽,2018(14):82-83.
[5]洪丹喬雨.淺談如何將民間藝術引入中小學課堂:以婁底雙峰農民畫為例[J].藝術大觀,2019(12):1-2.
[6]方毅.本土民間藝術走進小學美術課堂的路徑探究:以常州堆花團糕為例[J].教育界:基礎教育,2018(3):36-37.
作者簡介:黃荊煌,一級教師,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城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