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斌
摘要:我校實施了學校網格化管理,以年級部管理為基礎,通過實施權力、目標和任務分解來強化責權對等的分權管理,調動基層的創造性、積極性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我將班級以小組制度為基礎,形成小組競爭制度,結合班委和課代表多維度網格化管理班級。
關鍵詞:網格化管理 班級管理 團結競爭
一、概念的界定
所謂網格化管理,是指借用計算機網格管理思想,將管理對象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若干網格單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各網格單元間的協調機制,在網格單元之間實現有效的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組織的資源,最終達到整合組織資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現代管理思想。
所謂學校或者班級網格化管理就是指以單元網格管理為特征的一整套管理思路、手段、組織、流程的總稱。網格化管理是在不改變現有管理體制的基礎上,從管理結構、功能、運行機制等方面進行重組或重新設計,把管理范圍劃分成以網格為最小管理單位,明確管理的標準和流程,形成“條”“塊”整合的網格化管理模式。
二、學校網格化管理的實施
我校依據學校實際,將學校的年級和部門劃分成有機聯系的條塊實施了網格化管理,過去舉辦活動是學校拿方案,再布置給分管副校長,副校長再沿著中層→年級→教師這樣的線路層層布置落實,層級多且效率低。而現在學校從決策到落實的流程簡化為:校長辦公會→級部指導員(級部主任、副主任)→教師,減少了中間環節,大大提高了效率,真正實現了“管理重心下移,權力范圍下放”的“低重心管理”模式。各級部在執行校長辦公會的決議時,對“網格”進行細化,使工作完成的效率更高,職責更精細化。隨著年級部的規章制度逐步完善,越來越有凝聚力和戰斗力,我自己的集體歸屬感也在不斷增強。緊接著我就開始思考,是否可以在我的班級也實施多維度網格化管理,以此來提高管理效率。
三、班級網格化管理的構建
之前的班級管理,我采用了傳統的班委制。通過學生推選出的班委和課代表,進行班級的日常管理。班委和課代表各司其職,其他同學的班級事務參與度低,易形成被動、消極的態度,積極性和創造性慢慢散失,管理效率低下。模仿學校網格化管理,我認真和班級同學溝通,考慮同學們平時關系疏密情況、平時在校表現情況、各科成績是否能夠互助、體育文藝情況、男女生比例等因素,對班級進行重新分組。每5~6人一組,每個小組都有自己個性化的名稱,如吃貨聯盟組、Fighting Group、軼然組、神奇六寶等。在后面的管理中逐步形成“四縱十橫”的“網格”,具體來說就是班委、課代表、任課老師、班主任形成四縱,十個小組形成十橫。
四、班級網格化管理的實施
在班級新的小組形成后,我們在班級充分商討了小組競爭機制,最終小組競爭制度囊括了早晨出勤情況、作業完成情況、課堂紀律情況、出操情況以及其他加分細則。自此形成以小組為中心的競爭單位,每個同學的日常表現都會體現在小組的得分項內,從而調動每位同學積極參與。小組長也不再是做收發作業本和安排值日這些被動的管理,更多是讓小組形成凝聚力,有效地為小組榮譽而戰。班委管理班級也有了新的抓手,值日班長或者值日組長將每天早晨遲到請假情況進行記錄;課代表只需將每次作業情況如實記錄,學習委員匯總即可;勞動委員會組織各小組代表對每天值日情況依據細則進行打分;紀律委員會將每節課科任老師表揚和批評學生情況匯總;兩位體育委員會將每日出操情況匯總;文娛委員會將在班級文化布置和文藝表演中表現突出的同學情況記錄匯總;在階段性總結會上班委會將前段時間的情況進行匯總匯報。我和各位科任老師也溝通匯報了班級新的制度,他們當堂的表揚或批評都會體現在小組得分內,也邀請他們在課堂適時的多多的鼓勵表揚。多維度的參與使我們班的網格化管理一經推行就在班級形成了高漲的參與熱情。
五、班級網格化管理的成效
班級網格化管理實施一段時間以后,班級成長過程中很多方方面面都被有效量化,逐步實現了量化管理,為了減輕班委統計數據的負擔,減少管理成本,我們主要以各小組自己上報加分項,由相應班委審批是否符合加分條件即可。當然我們的加分項也在大家的討論中不斷增加,后來我們的內容逐步突破了課堂,開展了各項特色活動并涉及在家時的表現,如由各小組自行組織、主持開展一次主題班會,開展籃球比賽、各類聯歡會、辯論賽、我的拿手菜活動等。
實施班級網格化管理后,學校誠信自習表揚名單里總能找到我們班級,因為各小組的相互監督比之前只是班委監督效果明顯好很多。物理的家庭小制作等此類選做作業、作文比賽、演講比賽、硬筆軟筆書法比賽等活動,同學們的參與度也有明顯提高,因為你不再僅僅為自己在戰斗,在你還在猶豫的時候,旁邊的同學已經在為你加油打氣。文藝活動出現了節目報名人數爆棚的現象,我們精益求精,精選了節目,并邀請語文老師寫了寄語,制作了精美的節目單邀請各位任課老師和家長一起參與。體育課上訓練項目完成情況也被我們有效量化,減少了渾水摸魚偷懶的情況,讓訓練更具有針對性,這一措施也得到了我們校長的首肯。隨著班級網格化管理實施的不斷深入,班級凝聚力不斷增強,同學們的競爭意識也在增強,學生好習慣養成不是在哪一個人的監督下,我們是一個團體,我們在一起不斷進步不斷成長,班級整體成績也在不斷提高。
六、班級網格化管理的反思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提到形式與內容的關系是辯證的,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同一內容在不同條件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同一形式在不同條件下可以體現不同的內容。我們的班級網格化管理只是眾多班級管理形式中的一種,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同學們積極參與,不斷補充內容,使我們的班級凝聚力不斷增強,其得益于同學們的認真參與,各位任課教師的積極配合。小組管理和班委管理縱橫交錯,使我們的班級更具有活力。在我自己的職業成長過程中,我又有幸拜讀了王容老師的《加強“小團體”建設,促進“大集體”發展》一文,這讓我認識到中學生三五成群的“小團體”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能加以正確疏導,根據其自身特點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將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如果想讓心里沒有雜草,那么就在你的心里種滿鮮花。
參考文獻:
王容.加強“小團體”建設,促進“大集體”發展[J].新課程(下),2013(7):65179.
責任編輯:黃大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