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提高和推進,以數學核心素養為理念的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法應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建立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因此,教師應建立有效的課堂教學體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因此,本文將中學數學課堂的實際情況作為核心數學素養概念進行分析,以期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學實踐
引言
中學階段的數學相對抽象,由于該學科的性質,教師可以在課堂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按照課堂教學目標,從培養學生的綜合數學學習能力入手,有效課堂完成課堂目標。同時,在思考如何實現這一重要的中學數學教育目標的同時,課堂教學實踐與探索總結出一套有效的教學策略,以調動學生課堂數學學習的興趣、思維和習慣,培養和提高課堂教學時間的有效性。
一、課前導入激發興致,有效課堂教學
核心數學素養概念課堂實踐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重要環節,希望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的教師可以通過課前的課堂介紹環節,以課堂內容為范式,可以設計這種靈活的介紹意味著開始教學活動,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讓學生充分進入課堂學習,進入學習體驗課堂。
比如在教授《畫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動畫面的方式來展示生活中的對稱圖形,讓學生理解這部分的知識內容,用對稱圖形來理解和總結出特點。教師利用多媒體拓展課堂介紹模式,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圖片介紹,了解本課內容,激發學習興趣。這樣,課堂教學活動的引入就符合數學核心素養概念的教育要求。因此,通過生動的、靈性的教學,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欲望。考慮到教學導入的效果,教師們從各個角度進行探索,發現和總結出能夠激發學生實際教學興趣,高效完成教學目標的數學課堂導入方法。
二、課堂數學問題引導,鍛造數學思維能力
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教師通過對數學問題的指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并以此為基準,提高學生的綜合數學學習能力,從而提供有效的課堂基礎。在這里,老師們根據自己的專業數學技能,通過問答環節,整合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展示了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問答模式的教學價值。這樣,通過數學思維能力的作用,建立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成長與發展體系,創造適合學生的教學實踐模式,讓學生高效引領數學課堂.
比如《平面直角坐標系》課堂,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通過問題教學法探索問題,掌握數學知識內容。在《平面直角坐標系》教材中,以目標為導向,深挖問題,設計適合學生探索的內容,在過程中不斷對問題進行分類,幫助引導學生,讓學生養成思考問題的習慣,逐步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三、課堂練習鞏固環節,培養學生數學習慣
課堂教學中的練習環節,是學生鞏固數學課堂學習知識的重要連接,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因此,在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安排一個復習和整合的時間,讓學生利用這個環節的練習,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它使學生能夠學習數學和實踐,積極地將它們融入人際關系,并有效地學習課堂內容。在這種數學整合中,教師可以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實踐,逐步提高學生的復習和整合能力。
例如,《正數和負數》 課后,老師可能會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鞏固和練習課堂知識。這些過程對于幫助學生及時發現課堂學習挑戰至關重要。對此,教師應幫助學生設計此環節的練習,與學生一起完成課堂知識掌握練習,找出不足之處,彌補其成效。教師的試題應根據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爸R競賽中,用+15表示15分,減10,如何展示?”,“我們在百貨公司有抽獎活動,使用轉盤。+3贏就是逆時針抽3次,為什么不順時針轉10次呢?”,“如果食品質量檢測中食品質量是+1.5,-1.5是什么意思?” 通過對這些課堂問題的回答,學生可以有效地完成多課堂學習內容的整合與實踐,挖掘課堂學習的知識內涵,深入理解課堂知識,可以增強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因此,在本課“正反”相關知識中,進行總結本課知識的活動,有效地完成對本課綜合知識的理解。因此,對于課堂教學中的這一內容,教師可以從多方面探索知識的整合,幫助學生提高課堂實踐技能,養成整合數學的良好習慣,不斷提高數學學習能力,實現目標。
結語
總之,要在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開展中學數學課堂并取得良好效果,教師必須依靠課堂教學實踐和探索,不斷積累有效的課堂教學實踐經驗,開展教育活動。目標和完整的課堂教學實踐訓練學生實現識字目標。因此,教師可以從課前引入的教學目標和課堂問題協作和探究技能的培訓、有效的課堂整合實踐和良好的數學課堂實踐教學目標開始。
參考文獻
[1]高繼平.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考試周刊,2021(66):67-69.
[2]王才軍.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3):92-93
[3]李佳琪.劉佳.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