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桓晟
摘要:優秀的長篇彈詞,在于情節結構、懸念設置、戲劇性提煉、人物塑造、心理刻畫、對話藝術、語言敘述等方面的文學成就,毫不遜色于古今中外那些著名的長篇小說。一部長篇書目能連續數月吸引聽眾的,正是它絕妙的語言藝術魅力。《七俠五義》是一部傳統長篇蘇州評話,祖師金聲伯先生創作加工讓這部長篇達到了顛峰,我作為第三代繼承人,我有幸拜到汪正華老師,還能得到金聲伯大師的養料。學習了這部長篇之后,總結演出的過程獲得了一點心得。
關鍵詞:創作評彈;《貓鼠相爭》;思考
蘇州評彈是江南吳文化地區一朵奇葩,其中蘇州評話更是通俗易懂、雅俗共賞,是大眾茶余飯后的娛樂活動之一。優秀的長篇彈詞在于情節結構、懸念設置、戲劇性提煉、人物塑造、心理刻畫、對話藝術、語言敘述等方面的文學成就,毫不遜色于古今中外那些著名的長篇小說。一部長篇書目能連續數月吸引聽眾的,正是它絕妙的語言藝術的魅力。評彈是在講故事,它以書中人物的心理刻畫,展示來推動書情發展的。
一、創作本書的感悟
評彈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是因為評彈最通人性,最富人情,人文內涵十分豐富。作為一名青年評彈演員,平時一直在第一線演出長篇。要繼承好老一輩的傳統書目,除了平時書場演出外,更需要多看書,多學習,吸收更多養料,充實自身知識。把自己所學的書目表演給觀眾們看。在表演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除了自己所學的書目,空閑時也會聽聽那些經典傳統書目,聽聽其它前輩老師們表演的書目。多研究、多琢磨,常說常新,才能使自己的演出具有更豐富的內涵,讓書中的人物活起來,增強可聽性。評話一股勁,一個人,一張嘴,一股勁,一段情,一部書,演繹一方世界,全憑語言藝術。《七俠五義》是一部傳統長篇蘇州評話,祖師金聲伯先生創作加工讓這部長篇達到了顛峰,書中的人物眾多,情節豐富,我作為第三代繼承人,我有幸拜到汪正華老師,還能得到金聲伯大師的養料滋潤了我,金派評話藝術是我一生永遠學不完的藝術寶庫。我將會繼續追求學習他們的人物塑造,語言技巧,音色之美。加強文化學習,來運用到平時演出中。學習了這部長篇之后,總結演出的過程獲得了一點心得。南俠展昭和錦毛鼠白玉堂,大家都耳熟能詳,因貍貓換太子一案展昭有功,被封為御貓,不料激怒了五鼠兄弟,錦毛鼠白玉堂為此到京城,夜進開封府“貓鼠相爭”,其中展昭和白玉堂同為武生,表演時如何區分?如何讓人物更鮮明?展昭心胸開闊且武藝高強,其人特別穩重。表演時應該注意聲音不能過于尖銳,語言運用力求達到平和,且柔中帶則,體現展昭的謙恭仁厚。他與“趙虎”交談時要展現其風趣幽默,來表現出生活中的真實展昭。再到展昭與白玉堂交手時,兩英雄相交,以不卑不亢的姿態,展露展昭的氣度,有那么點英雄惜英雄大丈夫氣概。
白玉堂人稱錦毛鼠,在描述白玉堂服裝打扮時,要講究口齒清楚,快而不亂,“夜進開封”這節書是描繪他的輕功飛檐走壁時,語氣要特別輕快,輕聲功夫出眾,給聽眾渲雜一道畫面感覺。白玉堂的性格魯莽,表演時一定要說話聲音要尖銳,語速有點急速,凸顯他做事情不計后果的慣常。但是白玉堂也是一個可愛的人物,所以也要注意細節描寫,比如一見展昭時沖動,慢慢克制自己的情緒,最后趙虎的話徹底激怒了白玉堂,層次一定要分明,層層遞進,與展昭打斗時因為他以先下手為強的特點,動作要輕快。在實踐磨練中我也慢慢走進了英雄人物的心靈,這樣更能有效地把握好人物的神韻,吸引聽眾。《貓鼠相爭》這回折子故事情不復雜,越是書情簡潔,缺少懸念的書目,這就演員加強書中人物的表演,通過語言各種表達,同時輔助配合人物個性的面風、形體、動作,讓聽眾能看到書中有人,聽到書中有事,畫面感地展開書情,讓受眾者被你語言的運用所扣住。
二、創作本書的幾點認識
(一)講究“理”字,合“理”服人。
評彈是口頭文學,運用“說噱彈唱演”等技能講好一個完整的故事,書情首先一定得講個“理”,說得通,理包括了背景設置的理、為人的理,地理的理,社會倫理,合情合理。比如對當時官職的一些稱呼,地理位置,飲食文化,行為習慣。
(二)要設計好切書點,留住聽客。
在理的基礎上,又不能避“奇”,既要在情理之中,又能在意料之外。長篇評彈有一點特別關鍵,每一回書都要掐好時間,上下場各五十分鐘,精心設置好懸念,我們稱之為“賣關子”,那樣才能吸引觀眾,第二天繼續踏進書場,來找尋他們所要的答案,如果一部長篇沒有幾個出奇制勝的關子,沒有能造成強烈懸念的矛盾,是站不住腳的,“關子”吸引觀眾,同時也吸引演員自身,他們愛聽,我們就更愿意說了,而且越說越帶勁,越說越賣力,書目編得巧妙,稱了心,皆大歡喜,如果發現哪里不對勁,“失關子”了,聽客也會給我們及時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在以后的演出實踐中一遍遍打磨不斷改進、提高。要給聽客留下了懸念,每一次都期待著聽下一半,不會提前離場,接著再用誤會法演繹了男女主人公的矛盾沖突,一層層抽絲剝繭直到說出真相,因此聽客反映這個切書點設計得非常成功。
(三)要靈活運用各種唱腔、曲牌。
蘇州評彈經過一代代前輩藝術家的不懈努力,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創造了二十多種風格不同的流派唱腔以及各類曲牌小調,一部長篇里,合理地安排組合好才能起活角色,推動書情發展,充分調動現場情緒,達到最佳效果。這對演員來說,綜合素養是個極大的挑戰。
(四)要增加書目的“趣味性”、“知識性”。蘇州評彈雅俗共賞,“噱乃書中之寶”,一部書中如果沒有笑點,會讓聽眾覺得乏味無趣,得在適當的地方加入各種笑料、噱頭,應時應景的“小賣”、“外插花”、特別是“肉里噱”,有的時候腳本無法寫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需要通過演員豐富的社會閱歷,多年積累的舞臺經驗、藝術實踐以及對現場的把控,根據觀眾情緒臨時即興發揮,往往會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這需要上下手緊密配合,達成默契。一部長篇也是一部小百科,在符合情節需求的情況下,適時的加入一些“知識性”內容,可以使得書目更飽滿,讓聽客覺得今日有所得。
(五)要貼合聽客需求,及時調整內容。然而我們認為悲劇具有更強的震撼力,在原書設計中,姚秀云揭露韋太后企圖陷害真公主,掩蓋自己在金邦所作丑行,被殘忍毒斃。但聽眾立馬來向我們反映,聽了這段情節之后心情不甚壓抑,覺得主角死得太慘太冤。考慮到來書場的聽客大多為老年人,評彈是一門供大眾娛樂的文藝,他們還是喜聽輕松、美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