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院校教學工作開展的主要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職業道德品質,采用校企合作聯合辦學,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實踐環境,滿足現代化素質教育的根本需求。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優勢,在傳統教學內容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論,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特點,通過校企合作了解高職思政課與專業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原則。本文主要探究了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構建路徑,以人才培養為核心,構建思政理論與專業技巧相結合的新課堂。
關鍵詞:校企合作;高職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構建路徑
教師運用豐富的教學經驗,結合多元化教學內容建立實踐教學體系,滿足現代社會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需求,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形成健全人格。職業院校教學模式與當前我國提出的素質教育要求相契合,校企合作聯合辦學,引導學生走出傳統教學課堂提前接受崗位實訓,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創造有效途徑。校企合作教學主要以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形式展現,學生通過實踐探究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利用現代化網絡技術拓展教材資源,在思政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融入企業元素,為全體師生創造與企業零距離接觸的機會。
一、校企合作下高職思政教學的重要性
1、轉變高職院校育人理念。時代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在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的同時,還需要注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熟練的操作各項專業技能,在課堂實踐探究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的專業素養。思政教育工作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需要轉變傳統的育人理念,充分認識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采用校企合作聯合辦學,為學生營造一個主動探索思政理論知識的途徑,推動職業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穩定開展。
2、優化思政課程教學體系。結合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趨勢,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學生通過頂崗實習提前了解企業工作內容,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強調學生技術水平的提高,忽視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社會經濟形式的轉型升級,各行各業對企業員工的業務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招聘從傳統的專業知識考核,轉向為職業技能、政治素養、創新意識、協作精神等多方面的綜合考量,全面落實工匠精神,注重學生職業精神培養。將思政課程融入高職專業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明確個人需要承擔的工作職責,以校企合作為契機加強學生與企業之間的交流互動,改變傳統的課程教育體系,表達出職業院校獨有的辦學理念,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輸送高素質人才。
3、助力創新型人才培養。科學技術的創新發展,社會經濟的轉型升級,改變了傳統的技能型人才培養需求,高職院校教學工作開展需要注重素質結構調整,將思政內容與傳統教學體系相結合,提高學生操作技能的同時,注重學生專業素質水平的提高,滿足社會發展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教學任務制定,要注重實踐性,以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為主要目的,滿足現代化素質教育的根本需求,將實踐育人作為高職院校專業教學開展的重要途徑,思政教學要轉變學生的學習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運用豐富的理論基礎解決工作中的實踐問題。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構建
1、教學理念的職業性。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不同專業的職業需求,建立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人才培養目標,將學生專業技能、道德素質教育作為教學體系構建的核心,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要以高素質人才培養為重要基礎。高職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構建,需要充分發揮校企合作教學優勢,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觀念和價值取向,堅持學生的思想引領,通過校企合作創造雙方共贏的局面,學校與企業通過實訓教學活動的開展,彼此之間共享資源、相互合作,培養出綜合能力較強的高素質人才。目前校企合作是職業院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通過人才培養為企業創造無限活力,營造一個良好的職業發展前景,提高學生的創業就業能力,融入職業性教學內容,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提供動力,推動校企合作教學改革,有效解決當前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社會發展需要,調整人才培養目標。
2、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校企合作聯合辦學,主要指的是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注重實踐課程的開發與建設,結合企業人才培養需求以及對應行業的發展情況,進行教學體系構建,教師所采用的教學引導性任務,需要具有實用性、應用性,以學生崗位技能和創新能力的考核為主要目標。確定教學流程、采用合理的教學模式是高職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在思政課程教學體系構建的過程中,要創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設立若干項目,要求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自主解決。采用項目引領式教學法,將操作、學習、體驗融為一體,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高職學院主體教育在思政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注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采用多元化的生產實踐活動,以學生的素質教育為中心,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差異,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
3、教學方式的實踐性。校企合作教學形式在學生專業技能和素質水平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建立科學的教學體系,采用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項目引導教學法、團隊協作教學法,強化學生的各項能力。通過實踐教學的有效應用,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知識學習過程中,調整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之間的占比,建立“校內實訓+校外實踐+崗位實習”的教學體系,充分發揮出頂崗實習的引導性作用,提高校企合作辦學的有效性。為了落實實踐育人的根本要求,需要在高職思政教學開展的過程中,融入現代信息化技術,打造一個開放性的社會教學環境,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拓展知識獲取渠道,幫助學生建立全新的思政理念,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環境。通過校企合作教學,深化學生的職業道德觀念,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意識,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水平,在高職思政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通過社會實踐教學,將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小組,彼此之間互相交流、相互合作,培養學生組織領導能力、溝通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未來的崗位工作中,能夠充分發揮出個人的工作價值,將校企合作作為高職思政課教學的主要渠道,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總結
專業教師在企業實踐過程中,自身的教學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運用豐富的教學經驗,將企業實踐成果轉化為課堂教學理論,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成效,為了實現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需要反思高職院校思政教學開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教師要結合豐富的教學經驗,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實踐教學任務,讓學生在團隊協作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以及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李玲玲.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思政課創新探索[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2):8-12.
[2]岳彤彤.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分析[J].大陸橋視野,2021(4):102-103.
[3]劉躍超.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探究[J].中華傳奇,2020(29):35.
作者簡介
張莉杰,1979.9.29,民族:漢族,性別:女,職稱:講師。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單位: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
課題:NSZY2127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旅游課程思政改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