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凱 王世遷 方麗
摘要:在小學階段,學生所學習的學科主要為語數外三門學科,數學學科作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學科內容,在具體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必須要采取正確的教學策略來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對于廣大小學生來說,他們在具體學習時要想真正的從根本上提升數學素養,就必須要真正掌握小學數學的概念。為此,老師在教學中應當將概念教學這一方式深入貫徹到課堂當中去,使得廣大學生都能夠在具體學習數學知識時充分明白數學概念的具體含義,同時產生對學習數學濃厚的興趣,進而養成自主探究的數學學習習慣。在此基礎上,本文就如何進行概念教學進行相應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策略研究
對于數學學科來說,它本身是一門理論性相對較強的學科,在具體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老師也非常容易以傳統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下,學生可能會降低自身對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同時還會產生學習的消極心態。但是如果老師在具體對數學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當中,能夠有效的借助概念教學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那么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讓學生重新認識數學當中的魅力。數學概念作為構成數學學科結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適時的增加概念教學部分,能夠更好的帶動班級全體學生的發展,從根本上促進班級全體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升。
1在適當的時機引入概念
對于廣大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基礎各不相同,如果仍舊按照課本教材中的內容去開展教育教學知識,學生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仍舊是片面化的。為此,老師應當充分發掘教材中的學習資源,通過引入新型的概念來擴充學生的知識面。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更為深刻的記憶以往學習的舊知識,同時也能夠根據老師所講述的新知識來將二者之間的學習內容相結合,進而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此外,在具體將數學概念貫徹到課堂當中時,老師要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可以通過一些拋出問題,提出疑問等方式來進行新型概念的引入。在具體對問題進行提出時,老師也應當注重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以及教材的學習內容等方面來營造出相應的學習環境。比如在具體學習《認識人民幣》一課的內容是老師就可以提出符合小學生思維的問題,如小明去超市購物共消費6元,小明給售貨員10元,又給了收貨員1元,售貨員應當找回小明多少錢?通過這種貼近生活的問題提問的方式能夠更好地引入新型的學習概念,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真正的去對新型的數學概念進行相應的探討與學習。但是要想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老師也應當帶領學生一同去對知識進行相應的回憶,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去對新知識進行學習,進而鞏固舊知識。
2進行知識串聯,方便學生概念理解
學習數學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在具體學習時都是從一些基礎性的知識進而逐漸掌握一些相對困難的理論知識,并且數學課本當中的內容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為此,要想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一步步的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水平,老師就應當抓住數學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并在學習新知識時系統的對舊的知識進行回憶和鞏固,并借助所學習的舊知識來幫助學生聯系到新知識去進行相關學習。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的降低學生學習數學新知識的困難,同時學生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去鞏固自身所學習過的數學知識與內容。比如學生在具體學習的過程當中要學習各種圖形的含義性質以及面積體積的計算公式等方面。在最開始學習圖形知識時,主要是以三角形,正方形等一些相對簡單的知識去進行相關學習,在后續的學習當中會增加多邊形,圓形等圖形。在具體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學生在開始學習圖形知識時,能夠較為輕松的掌握一些基礎性的圖形知識,在后續學習一些有難度的圖形知識時,可能會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這時,老師就可以通過帶領學生回憶之前所學習的內容,將三角形等簡易圖形與多邊形等圖形知識進行串聯,讓學生腦海中形成一個知識結構,總結出學習的技巧,進而整體性的去對圖形知識進行相應的學習。
3通過數學趣味活動帶動概念教學
在上文當中我們具體提到對于小學數學學科來說,它本身的理論性相對較強,學生在具體學習時如果感受不到學習的趣味性就非常容易產生學習倦怠感,進而影響學習質量。為此,老師必須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相應的創新,讓學生能夠在新穎的教學模式下得到更好的成長與發展。在具體開展數學概念相關知識的學習時,老師就可以通過引入一些游戲化的活動來讓學生參與到其中,進而營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為了能夠讓學生在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當中,真正的感受到數學概念知識,老師必須要科學有效的把握游戲活動的尺寸與內容,并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讓學生在參與游戲活動時真正理解那些較為理論化的概念知識。比如學生在去初步學習面積等相關知識與內容時,可能并不理解物體的空間與具體大小,老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在教室內或者是操場等場所去進行游戲活動,讓學生具體掌握空間的面積與大小。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在進行游戲的過程當中更好的感受到面積的相關概念,同時在具體對一些圖形的面積進行計算時也能夠以所掌握的知識與內容去進行相關學習。
4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在具體進行概念教學的過程當中,為了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數學知識的講授,老師可以通過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來幫助學生理解相關數學概念。課本當中的學習知識與生活實例存在著非常大的聯系。但是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部分老師不懂得將實際生活與知識聯系起來,在講授數學知識時只-一味死板的傳輸課本中的知識,對于部分理解能力較差的孩子來講,他們很難理解老師所講授的數學概念的具體含義,導致他們非常容易喪失對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此外,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他們由于不理解生活與數學學科二者之間的聯系,他們在實際應用數學知識時也不懂得應當如何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當中。為此,老師應當在講授部分較難理解的知識點時,通過結合生活當中的實際例子,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點的含義,比如,在講授距離,速度與時間的相關概念時,老師就可以以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舉例說明,如:小明去奶奶家的距離為500米,他一分鐘能走100米,那么他多長時間可以到奶奶家?孩子們在這種情況下更樂于去學習和解決問題,老師也可以給予適當引導,讓孩子們發揮思維能力去解決實際問題。
5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具體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數學概念作為數學結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為了將理論化的數學概念直觀地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更為容易地理解數學概念,老師在具體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可以通過引入一些生動有趣的學習資源等方面來簡化數學概念。讓學生在具體學習和了解數學概念的同時,鞏固舊知識并養成自主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葉阿云.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01):250.
[2]展淑萍.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數學活動的研究與實施[J].名師在線,2020(01):43-44.
[3]宋艷莉.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