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摘 要】本文基于財務會計課程的應用性特點,論述項目教學法用于中職會計教學中的策略,提出通過調查學情明確項目任務、制訂計劃分解項目內容、合理分組實行項目分工、適當干預強化項目指導、科學評價舉辦項目會議等具體措施,以提升中職會計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中職會計 項目教學法 分組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26-0088-02
傳統的會計課程教學法已經與社會相脫節?;跁嬚n程應用性較強的特點,教師應利用項目教學法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使其能盡快適應崗位工作。項目教學法的本質是給學生獨立的項目,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項目全過程的實施,其最大特征是先學后教,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項目教學法與會計課程極其相適,能極大限度地提高其教學實效。
一、調查學情,明確項目任務
項目指的是以實踐為指導,將教學內容編輯為可行的操作方案,包括教師為學生布置的工作任務。項目任務是進行項目教學的基本前提,在進行項目任務的選擇時,教師要提前做好學情調查,摸清學生已掌握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實際水平,才能明確項目任務。項目任務的選擇要注意幾個原則:第一,導向性,要保證項目任務有明確的方向,教學內容一定要屬于財務會計的教學計劃范疇;第二,完全性,項目任務要完整,有較為流暢完整的過程,且項目成果要能可視化;第三,適應性,項目任務要貼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保證學生能夠獨立完成。
會計課程中的“項目”都是較為獨立的,例如填寫憑證、記賬、做報表等。教師可以通過測驗,或者日常的觀察來了解學生的學情,適當的時候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以配合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庫存現金業務核算”一課時,教師在課堂伊始,讓學生先對基礎會計的相關內容進行復習,復習的目的一是鞏固基礎,二是調查學生的學情。經過對基礎會計的現金增減賬務處理、收付款憑證的填制法等基礎內容的復習,教師大致對學生的學情有了一定了解。本課時主要是對庫存現金進行核算以及會計分錄、憑證的編制,教師感覺學生的學情較好,并且接受度也很高,便先讓學生翻閱教材自學本課時的內容,再組織學生進行項目教學。教師提供一套例題,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再完成例題,使用事先發放的空白原始憑證本進行實際填寫。待學生完成后,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進行解題的逐項演示,著重標記收款和付款憑證的填制項目,讓學生一目了然。教師借復習來調查學情,再根據復習的情況進行項目任務選擇,且在項目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實際工作中使用的道具,加強了項目教學的真實性,增強了學生的實操技能,也達成了教學目標。
二、制訂計劃,分解項目內容
在進行會計課程教學時,教師通常是按照固定的順序和內容來進行教學的,而教材中也有極為明細的“單元”劃分,并且每個單元之間都是緊密相連的。但在一個單元中,往往摻雜著較多的教學內容。很多教師會因此陷入教學誤區,直接將整個單元作為項目任務,孰不知這超出了學生的承載能力,學生難以內化吸收,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教師應制訂較為精細的項目工作計劃,分解項目內容,降低項目的難度,以提高項目教學的效果。
為了最大限度地精簡項目內容,教師應將重合的內容進行整合,將不重要的內容進行適當刪減,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盡可能地將項目進行詳細拆分,使其與實際會計工作內容有較大的相似性。在“投資業務核算”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在完成初次教學后,就將投資業務核算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業務、長期股權投資業務核算幾個項目,并且在每個項目下細分具體的任務,如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取得、現金股利和股息、期末計量、處置等。教師安排學生根據這些任務來實施項目,每個任務都提供一套經濟內容,讓學生填寫案例企業一個月的所有原始憑證,并且將其裝訂好呈交給教師。教師考慮到單元的難度,為學生制訂好項目任務的計劃,并且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分解,同時提供較為真實的經濟內容,讓學生經歷編制會計憑證的流程,便于學生查漏補缺,達到教學的預期效果。
三、合理分組,實行項目分工
在確定好項目任務,并且完成項目內容分解后,教師就可以實施項目教學的第一步,即為學生劃分小組。很多教師會選擇讓學生自由分組,認為學生只有和關系好的朋友相處,才能更好地實現分工協作。但實際上,考慮到中職學生的特征,在進行自由分組后,教師還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并選出項目組長。除了調整小組人數,還要調整小組的人員配置,每個小組盡量都包含優等生、中等生和潛能生,也便于進行崗位分工,使先進帶動后進,讓每名學生在項目教學中都能互相協作、共同進步。
項目教學需要提前定好崗位的分工,例如財務主管、會計主管、出納員、采購員等,要讓學生提前知悉自己的崗位職責。開展“流動負債業務核算”教學時,教師給出了四個較大的項目任務,學生難以單獨完成。為了教學能夠高效進行,教師要求學生組成小組合力完成。教師先讓學生進行自由分組,并且告知學生本次項目任務會影響到最后的成績,要謹慎選擇合作伙伴。學生分組后,教師進行適當的調整,并讓學生先商量小組的分工,決定項目組長。待學生商量完畢后,教師向各組學生確認分工情況,與各組的項目組長進行個別談話,傳授其關于本次項目任務的注意事項。做好分組的準備工作后,各組便開始自主實踐。期間,教師發現有幾組學生是將任務分開,再由個人單獨完成的,便向該組學生解釋了“分工”的具體含義,并對其進行重新分工。而有幾組學生進行了崗位交換,即輪流分工,讓每位組員都能嘗試所有崗位。教師表揚了該組學生,其他小組見狀也紛紛效仿,獲得了超出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讓學生自由分組,再適當進行調整,并且檢查學生的分工情況,及時給予先進小組表揚和鼓勵,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實現了分組的目的。
四、適當干預,強化項目指導
在確定好學生的分組和分工后,項目教學就應正式交予各組學生完成,給予學生充分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要先讓學生自由地針對項目開展討論,展示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會計水平。在實際進行項目工作時,教師應盡量避免直接指點學生,可以將問題交給各組的項目組長,再讓項目組長傳達給組員,以鍛煉學生的協作能力和語言能力。但也不是完全不管不顧,教師也要適當干預,在必要時進行啟發式教學,注重對學生的啟發、指導,而不能直接干擾學生的項目進程。
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參與到每個環節中,讓學生成為項目工作的主人,學習到工作中的細節。教師還要注重提升學生的成就感,才能使學生保持對項目工作的積極性。教學“資產負債表報告編制”一單元時,由于很多學生對于資產負債表的編制一知半解,本次的分組教師就采取了先進帶后進的模式,讓掌握了資產負債表編制知識的學生帶領其他學生,以促進所有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教師直接給每組分發了虛構的報表,讓學生利用Excel軟件編制資產負債表,但有好幾組學生都因不會操作而陷入僵局,全靠優等生來解決這個問題。此時,教師對這些小組進行了適當的干預,在為其解答疑問時不是直接進行解答,而是向學生提出問題,喚醒學生對知識的回憶,或者點破學生的疑惑之處,調動學生思考。經過教師的指導,學生的問題都迎刃而解。最后,教師組織各組交換完成的資產負債表,互相進行檢查和審核,再交給教師復核,大大降低了錯誤率。在實施項目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疑點進行適當的干預,采取啟發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思考,并且讓各組交換檢查,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鍛煉學生耐心和細心的品質。
五、科學評價,舉辦項目會議
項目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也相當于是對學生實際工作的模擬演練。因此,教師要強調項目教學的真實性,為學生創造真實的情景。在項目教學中,為了加強真實性和商務感,教師可以舉辦“項目會議”,來進行項目的成果展示和總結,讓全體學生都參與會議,共同進行評價,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感。
項目會議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并且評價的標準要規范、統一、真實、完整。評價的內容不拘泥于項目成果本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表現情況,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認知到自身不足,并改善學習和工作方法。教學“收入和費用業務核算”時,教師提供了大量的示例發票,并且課前也讓學生收集了家中的發票,要求各組要完成所有發票的記賬。由于發票的數量較多,學生很容易混淆或出錯,這樣更能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待各組完成原始憑證記賬后,教師將各組的項目成果收集起來,并且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全班學生一起進行“項目會議”。學生先自行評價,再讓其他學生判斷對錯,最后教師再針對錯誤的地方進行講解。隨后,教師會綜合各名學生考勤、課堂表現、作業、項目成果各個方面的具體情況,為學生進行成績的評定。評價的方法采取先揚后抑的模式,讓學生更易于接受,并且樂于改善不足。最后,師生共評,選出優勝的小組和學生個人,給予適當的實物獎勵和精神獎勵。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保證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由此,項目教學迎來了圓滿的結局。
中職的會計教學還在不斷改革,不斷適應社會的職業發展現狀,而目前所有的變化都彰顯著職業技能的重要性。在會計課程中實施項目教學法,能使教學改革落到實處,但仍存在許多不足,也比較耗時,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廣大教育工作者仍需共同努力,積極探索適應性更強的項目教學形式,讓項目教學法更好地融入會計教學中,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彥雄.角色扮演法在中職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21(25).
[2]李迎.中職財會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培養問題淺探[J].財會學習,2021(18).
[3]黃茹茹.基于1+X智能財稅視角下對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的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21).
【作者簡介】陳 濤(1973— ),男,福建晉江人,大學本科學歷,高級講師,現就職于福建省晉江職業中專學校,主要從事中職會計教學與研究。
(責編 李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