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才



【摘 ? 要】作為教學的首要環節,備課是課堂產生精彩生成的重要前提,是課堂教學效果達成的重要保證。思維導圖具有獨特的價值,在小學英語備課環節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以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寫作教學課為例,教師通過研讀教材,提煉主題;整體構思,擴展要素;以生為本,設計分支;回顧反思,整理完善等步驟,充分發揮思維導圖在備課環節中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備課;思維導圖;分支
思維導圖,英文名為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茂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隸屬或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能有效呈現思維模式,表現記憶、學習、思考等過程。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利用思維導圖,還可以在課前環節利用思維導圖,其對于備課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筆者以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寫作教學課為例,具體闡述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備課的實踐策略。
一、研讀教材,提煉主題
教師在備課前,首先要認真分析、研讀教材,在正確理解教材內容、深刻領會教材意圖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教學環節。因此,鉆研教材是備好課、上好課的核心環節。一個單元的內容通常包括許多知識點,教材依據學生的認知心理,由簡單到復雜,合理、有層次地呈現和推進這些知識點。教師應通過研讀教材,了解一個單元的整體結構,把握知識發展的線索,抓住單元的語言話題和主題意義。
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話題是animal,教材向學生介紹動物的外貌特征和行為能力,讓學生學習運用身體部位的名詞、形容詞、動詞和“There is/are...”“...have/has...”“... can ...”等句型,并學習用一個完整的語段描述自己喜愛的動物。本節寫作課是在完成整個單元教學之后進行,基于Checkout time板塊,引導學生圍繞單元話題,運用本單元所學語言,結合實際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本堂課旨在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掌握基本的寫作策略,同時倡導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引導學生明白保護動物的重要意義。
基于以上的教材研讀,教師抓住兩個關鍵詞,一是animal(動物),一是friend(朋友),因此教師將本節寫作課的話題定為animal,思維導圖的中心主題亦隨之確定。另一關鍵詞friend體現了本單元的主題意義,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考慮利用雙線進行教學,以一條內容主線明確 “寫什么”,一條意義主線明確“為何寫”。思維導圖的中心主題如圖1。
圖1
二、整體構思,擴展要素
抓住本單元的兩大關鍵點后,就可以著手構思本節課的整體框架。真實、自然的教學情境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積極探究,使學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學會思考。第一次備課時,教師依托friend一詞創設情境,并通過介紹自己最喜歡的動物來呈現范文,引導學生分析范文,并在其中穿插寫作策略指導,由學生寫自己的動物朋友。
后來,在省名師工作室的培訓中,某位專家提到在教學這一單元時,有位教師創設的情境是孩子的寵物丟失了,要寫尋物啟事。經過對比,教師發現之前的情境創設缺乏真實的意義,作者的情感融入也略顯牽強??梢?,教師應當多學習、多思考,創設更真實、自然的教學情境。
在大情境的支撐下,下一步應考慮“怎么寫”。教師將這節課分為三個大的板塊,即Pre-writing(寫前活動)、While-writing(寫中活動)、Post-writing(寫后活動)。相應地,思維導圖就可以由中心主題向外擴展,形成二級分支,二級分支由骨架式的線條串聯而成,關鍵詞就寫在線條上(如圖2)。
三、以生為本,設計分支
思維導圖有了二級分支后,可以進一步向外延伸,從而生成三級分支。在此思路的基礎上,教師分塊設計教學活動。
(一)Pre-writing:復習舊知,引入話題,進行寫作鋪墊
1.加強視聽體驗,引入話題
本單元的話題是animal,因此,教師可在網上尋找有關動物的視頻,讓學生直觀感知豐富多樣的動物以及教師對動物的喜愛之情,進而引入話題“Do you like animals?”。之后,教師借此介紹自己喜歡的四種動物,分別是鳳、豬、豹和另一種未知動物。選擇鳳、豬、豹三個動物,是想借用鳳頭、豬肚、豹尾的比喻,為后續的寫作指導進行鋪墊。第四個動物暫時不告訴學生,既留有懸念,又能夠引出下一教學環節。
2.分類描述動物,復習舊知
Look and say是本單元Checkout time板塊的一個教學活動,教材圖中的農場有多種數量不一的動物,學生要用本單元的主要句型描述農場里的動物。教師先讓學生觀察圖片,對動物進行分類,再進行操練,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進行描述。該過程旨在復習本單元的主要語言點,讓學生在交流中關注教學難點——區分動詞原形和第三人稱單數的使用。
(二)While-writing:出示范文,分析結構,明確寫作框架
思維導圖在寫中活動環節可以幫助教師梳理文本結構,突出教學重點,同時能讓學生通過形象的比喻和直觀的感受,掌握文章不同部分的寫作重點與要領,并利用自己的語言文字,將情感融入其中。While-writing部分由教師喜歡的第四個動物引入。當學生描述農場動物時,教師適時接話,并出示范文,而后結合寫作框架和思維導圖(如圖3),分步完成寫作指導。
1.Beginning,像鳳頭一樣簡潔,開篇明義
范文開頭為“This is my animal friend. It is a horse”。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是否有其他表達方法,再用不同句式表達類似的意義。通過實例,學生明白作文的開頭要像鳳凰的頭部一樣美麗、簡潔,此處可以直接表明自己的動物朋友是什么。
2.Body,像豬肚一樣豐富,內容翔實
學生閱讀寫作主體部分,思考作文主體部分是從哪些方面描述這個動物的——顏色、特征、能力。接下來,教師從三個不同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具體構思,并在寫作過程中進行寫作策略的指導。如在顏色描寫環節,讓學生關注細節描寫;在特征描寫部分,讓學生注意準確使用形容詞;在能力描寫環節,讓學生注意合理使用副詞。
分析完范文后,教師通過問題“What else can we write besides colour, feature and ability?”讓學生思考還可以從哪些方面描寫動物。學生發散思維,列舉可寫的其他內容,如該動物的喜好、居住環境等。這樣,學生充分體會到文章的主體部分應像豬的肚子一樣充實豐富。
3.Ending,像豹尾一樣有力,擲地有聲
范文結尾只有一句話,即“I like it very much.”。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怎樣的結尾才是好的,并點撥:文章結尾應像獵豹的尾巴一樣有力,表現力強,最好能升華情感。因此,結尾可以點明主題意義——“We are good friends forever.”,也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與動物和諧相處——“Animals are our friends. We should protect them.”。
(三)Post-writing:多元評價,查漏補缺,提升寫作能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要關注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發展過程,日常教學中的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寫作指導課中更需要采用切實、有效的方式來進行評價,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和評價形式的多樣性。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先進行評價示范,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本課的寫作結構和技巧,再進行自評改進,使學生發現不足,并在改正不足的過程中獲得寫作技能的提升。最后,在小組互評中,學生拾遺補漏,建立寫作自信。在展示環節,學生表達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也倡議保護動物,愛護自然。
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逐步完成思維導圖的三級分支,左邊是內容主線,右邊是主題意義主線(如圖4)。
四、回顧反思,整理完善
隨著思維導圖的完善,整節課的備課也基本成型。之后,教師再次審視這次備課經歷,細化不同環節的活動內容,通過對構圖的合理性、藝術性分析,進行新的思考,并隨之對教學環節進行調整。整理完善思維導圖的過程,也是二次備課的過程。其間,教師還應思考這些問題:如何讓思維導圖更簡潔明了?如何讓教學環節更加清晰自然?備課環節的思維導圖中有哪些部分可以進行優化?
回顧整個備課過程,思維導圖對備課的意義是不容置疑的。備課本是枯燥艱難的思維過程,通常只是文字輸出,因為思維導圖的加入,教師在備課時得到適當調節,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究思考、文字輸出、構思畫圖,增加了備課過程的趣味性。同時,思維導圖直觀的網絡結構,能讓教師整體把握整節課的框架和知識體系,也更容易記憶備課內容。此外,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往往能讓教師有新的思考,拓寬思維渠道,有時更有意想不到的創新。可見,小學英語教師應從備課環節開始,積極利用思維導圖,抓住知識的本質特征,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自身的教科研能力,讓備課環節因思維導圖而“立”,因思維導圖而“思”。
參考文獻:
[1]吉桂鳳.思維導圖與小學英語教學[M].2版.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實驗小學 ? 2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