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 要:數學是一門與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的科目,在數學教學中,促使學生養成生活化數學思維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引導學生發現數學課程中的生活化已經成為教學的重點內容。基于此,特對當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善問題的有效對策進行探討和分析,以期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問題;有效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6-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22
隨著新課改相關措施的推行與實施,素質教育的理念已經在基礎教育領域得到了普及,生活化教學的思想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而小學數學作為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重要學科,也將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但由于一些教師對生活化理念解讀錯誤,當前生活化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亟待數學教師采取針對性的對策去解決。
一、當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缺乏正確的生活化觀念
從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看出,部分教師還沒有樹立起正確的生活化教學觀念,出現了兩個主要的問題,一是認為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浪費時間的教學模式,它不利于對學生進行掌控,無法實現課堂的有序化,所以完全拋棄了生活化教學;二是對生活化數學教學進行片面化的解讀,單純地將其作為一種激發學生興趣的方式,而不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時很難把握生活化的程度、深度以及廣度[1]。
(二)缺乏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從教師創設的情境中不難看出,教師所構建的教學情境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缺乏聯系,學生無法與情境中的數學內容產生共鳴,反而可能被其他元素吸引注意力,而這種刻意化的生活情境也就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和價值,僅僅成為暫時緩解課堂氣氛的一種娛樂形式。
(三)教學素材與學生生活脫軌
為了完成生活化教學任務,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選取生活素材的時候,往往不假思考,既沒有關注小學生的年齡層次,也沒有結合他們的性格特征,導致引用的素材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共鳴,也就難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選用素材時具體出現了以下兩個問題,一是教師引用的素材超越了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生活經驗,學生不能在素材中獲取正確的信息;二是過度迎合小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導致引用的素材與教學內容缺乏聯系,學生的注意力被嚴重分散。
(四)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單一
教學的教學方式單一已經成為很多小學數學教師的一個通病,在生活化教學中也不例外。教師將生活化教學思想以理論的形式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將理論知識灌輸到自己的頭腦中,而沒有采取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培養生活化數學思維。
(五)鞏固階段缺少生活化作業
鞏固階段缺少生活化作業也是生活化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雖然部分教師已經采用了生活課堂教學模式,但是在鞏固階段,教師仍然沿用傳統模式中的題海戰術,讓學生在課后通過書面解題的方式增強機械式記憶,而沒有為學生布置生活化的實踐作業。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對策
(一)組織教師學習,提升教師的生活化教學意識
教師是數學教學中的主導人物,只有他們在內心深處樹立了生活化教學的意識,才能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使用生活教學方法,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從而促進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形成和發展。然而在當前的教學中,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的概念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既掌握不好生活教學的程度和深度,也沒有構建系統化的生活教學體系,這就使得學生接受不到先進的生活教育,也就無法形成數學思維。因此,學校和教師自身都要準確認識到生活化教學的內涵,突破當前教學中對生活化概念認識不足的現狀,通過培訓和學習引進先進的教育理念,使教師認識到在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生活思維的重要性,讓教師自覺在教學計劃中融入先進的教育思想,并使生活化理念成為促進學生發展創造性思維和邏輯思維的重要動力,從而提示學生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2]。首先,學校可以組織相關培訓,為教師帶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讓教師在培訓過程中掌握生活教學方法的精髓,并在教師間開展公開課活動,互相檢驗和探討學習成果;其次,教師自身也應該加強學習,通過互聯網等教學資源平臺廣泛了解數學生活化教學案例,將其融入自己的教學方案中。以上的方式可以提升教師的生活化教學意識,從而為學生帶來更加專業化的指導。
(二)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生活化數學興趣
創設教學情境是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生積極性的有效教學手段,如果教師能夠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就能讓學生更加輕松地接受并理解生活教育思想,從而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而從當前的情況中來看,教師所創設的情境,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得不夠緊密,學生無法從情境中獲取有益于數學學習的信息,也就很難明顯地提升自己的數學成績。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情境,將學生的實際生活融入情境之中,讓學生從心理上縮短自己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通過再現的生活場景,從數學教學中獲得真實的感受和體驗,從而調動起他們參與數學課堂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地探索新知識,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能力和素養,只有這樣才能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在班級中樹立起熱愛學習的風氣[3]。詳細地說,教師可以創設生活問題情境,利用生活中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引導他們運用數學思維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促進他們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同時教師還可以創設生活游戲情境,讓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體會到數學知識的魅力,從而逐漸被吸引到學習數學和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通過為學生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可以有效改變傳統模式中過于死板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就在他們身邊,以此來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
(三)引用生活素材,加強學生的生活化數學儲備
教學素材是教師開展教學的重要內容,只有具備豐富的生活化素材,反映學生的實際生活,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生活化數學知識儲備。但是從當前的數學教學中不難看出,教師在選用素材的時候,存在與學生生活脫軌的現象,不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范圍和生活經驗,這就使得學生在理解知識時會遇到很多困難。因此,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深入考察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以此為基礎引用生活素材,使得素材內容能夠契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將素材與小學數學教材有機結合起來,使生活素材能夠成為反映教學主題、完成教學目標的有力工具,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認識到教學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從而為學生形成生活數學思維和完成更高層次的學習任務奠定基礎。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提前了解學生的興趣取向,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以此為出發點廣泛搜羅數學生活素材,找出讓學生感興趣并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素材內容,從而促進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進程的發展和進步。合理地引入生活素材,能夠增加學生的生活化知識儲備,有利于他們養成觀察生活的好習慣。
(四)運用趣味方法,營造輕松的生活化課堂氛圍
除了創設生活化情境和引用生活素材之外,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也是實現生活化教學的必備元素,只有在良好的課堂環境中進行學習,學生才能增強自主思考的意識,并在獨立思考中認識到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從而理解生活化情境和生活素材中蘊含的數學概念和理論。因此,教師要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改善當前教學中使用單一課堂教學方法的局面,綜合使用多樣的方法,結合小學生的年齡層次和個性特點,為他們營造充滿趣味性和啟發性的課堂環境,使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氛圍中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從而拉近學生與抽象的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緩解他們面對數學的恐懼感。詳細來說,教師可以依據小學生的特點,運用生活故事教學法、生活游戲教學法、生活表演教學法等等,在各種趣味化的課堂教學方法中融入生活元素,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會數學基礎知識,掌握數學技能,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學素養和思維能力。
(五)豐富課后作業,突出學生的生活化數學復習
復習是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他們在課堂中與教師實現互動和交流,掌握了基本的數學概念和理論,已經完成了初步的學習計劃。如果教師能夠有效地利用學生的課后時間,為他們布置豐富多彩的生活化作業,就能使學生在鞏固復習階段,進一步加深對生活化數學課堂教學內容的印象。而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在布置作業時經常運用題海戰術,使學生陷入解題的怪圈中,既無法鞏固生活化課堂的內容,也不能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生活化數學思維。因此,針對以上狀況,教師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后作業,將生活元素融入作業之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回顧自己在課堂中已經學習過的內容,并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檢驗,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印象,也能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是真正落實生活化教學思想的一種表現[4]。
教師在布置生活化作業時,可以采用不同的作業類型。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完成數學日記,將每天在數學課堂中的收獲和不足記錄下來,并定期開展數學日記閱讀活動,與教師和其他學生一起探討一段時期內的學習心得;其次,還可以布置調查生活或者觀察生活的數學作業,讓學生通過親自走訪或者觀察完成作業。豐富課后作業,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入到生活中,調動起他們參與生活和觀察生活的欲望,從而促進生活化數學教學的發展。
總而言之,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體現了時代發展的要求,以及教育改革背景下學生日益增長的需求,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思想,能夠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思維解決生活中實際遇到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準確把握生活化教學的概念,突破當前教學的弊端,讓學生在創新性的教學模式中發展生活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1]陳艷芹.對新課標下數學生活化的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7(15):22.
[2]王本忠.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107.
[3]姜在同.小學數學運用生活化思維教學的思考[J].才智,2019(1):67.
[4]朱素丹.小學數學生活化課堂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8):100.
[責任編輯 谷會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