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全業(yè)
[摘? ? 要]我校作為泉州市書法教育示范校、泉州小學書法數字化教學示范校、福建省基礎教育美術(書法)教研基地校培育單位,為貫徹落實福建省教育廳加強中小學“書香墨香校園”建設指導意見的精神,學校緊扣“翰墨育人”的核心理念,通過打造書法師資隊伍,組織開發(fā)校本課程和開展豐富的書法活動等實踐路徑,營造校園書香氛圍,努力達成書香校園、翰墨校園的目標。
[關鍵詞]翰墨育人;書法特色;實踐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和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近日,教育部又印發(fā)通知加快推進學校美育教學改革。
我國書法藝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為了契合福建省教育廳關于印發(fā)加強中小學“書香墨香校園”建設指導意見,我校以“外塑形象、營造氛圍,內增素質、勤學研習,興趣培養(yǎng)、增長才干,題寫校名、培育美德”四個方面來扎實推進校園文化活動的有效落實,通過立體的育人方式,多維的育人途徑,努力讓學校成為文化的搖籃、書法傳播的主陣地。
一、外塑形象,營造氛圍
書法藝術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珍貴寶藏,而書法教育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校園是師生互相學習進步的主要場所,也是學生成長發(fā)展,攝取知識的精神家園。具有書香特色的校園育人空間的構建,可以使學生無意識地浸潤其中,徜徉在書法藝術的美麗海洋里。因此,我校始終緊扣“翰墨育人”的理念,充分利用校園空間,營造良好的校園讀寫氛圍,逐步構建書香校園、翰墨校園,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發(fā),逐步成長。
(一)打造校園書法文化空間
我校位于繁華的閩南名鎮(zhèn),是由鄉(xiāng)賢陳棟梁于清朝宣統(tǒng)三年(公園1911年)創(chuàng)辦而成,這所學校因為其滄桑的歷史被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內涵。近年來,學校積極開展“翰墨書香校園”的構建,對校園的整體文化氛圍進行了規(guī)范和布置。將樓梯口、教室門外長廊、辦公室等學生最易接近的平臺進行了充分利用和改造。劃分了兩大區(qū)域,第一大區(qū)域裝裱不同年代、風格迥異的書法家精妙絕倫的書法作品、自省詩句等,通過多維書法空間展示中華瑰麗的書法藝術發(fā)展歷程,使學生在無意識中受到書法大家的文化熏陶,走進書法,逐漸產生對書法的熱愛。第二大區(qū)域以師生的優(yōu)秀作品展示為主,將教師,學生的作品評優(yōu)評獎后進行裝裱展示,并定期更換,展示成果以激勵師生。一幅幅剛柔拙巧的書法作品提升了老師與學生的參與感,通過橫幅、宣傳櫥窗、文化長廊等使學校的各個角落,都散發(fā)著“書香校園”的書香文化味道。
(二)豐富書法工作室內涵
打造古典雅致的文化書屋,集現(xiàn)場書寫、書法研討和作品展覽、收藏于一體的書法教室,桌椅,文房四寶,多媒體設備配備齊全,給教師和學生創(chuàng)造舒適安逸的學習環(huán)境,使被動的書法練習變?yōu)槿粘W習生活后的一種放松,讓師生盡情揮毫潑墨。對于優(yōu)秀的作品進行不定期的展覽,吸引全校師生前來觀摩學習。我校也邀請了文化名家李端陽為云卿書屋精心編撰對聯(lián),并請書法名家、校友洪英士題寫書屋名字,提升現(xiàn)有文化空間內涵。使其與學校“翰墨育人”的理念相契合,與校園文化氛圍融為一體。
二、內增素質,勤學研習
“水漲船高,根深葉茂。”教師是書香校園建設的基本資源,教師對于書法的理解和其個人書法水平,能夠直接影響書法浸潤學生的效果。為滿足學校書法教育特色發(fā)展的需要,學校致力于組建一批優(yōu)秀的書法教師隊伍,結合實際制訂了培訓計劃,充分發(fā)揮大家的聰明才智,互相學習交流,共同進步,帶動其他師生參與進來,形成良好風氣,以提高教師和學生的書法整體水平。
(一)加強書法教師學習研訓
向縣書協(xié)多年致力于書法人才培訓與學校書法教育的方針靠攏,通過資源整合,合作共享,使我校教師得以充分接觸外界資源,特聘數名中書協(xié)會員、省書協(xié)會員、特聘導師等定期來校開展書法講座、習作點評、師資培訓等活動,教師們互相切磋,再交流心得,取得明顯成效。我校不僅是將外面的優(yōu)秀資源引進來,也主動走出去。組織教師外出參觀書法展、參觀優(yōu)秀書法家工作室、進行書法筆會交流。越來越多的教師改變了對進修書法的態(tài)度,從最初的被動參加,到主動去切身體會中華書法文化之美,感受書法研習之樂。因此,越來越多的教師參與進來,教師在廣闊的視野中也提升了個人的審美能力和書法技能,為書香校園、翰墨校園建設助力。
(二)加強學科教學中書法教育的滲透
課堂是書法教育的主陣地,為了督促學生初步接觸書法,我校從實際出發(fā)將書法納入課程,建立了以訓練為主的教學計劃。在書法基礎課中,教師將重點放在教會學生正確的握筆、用筆姿勢,首先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書寫習慣。在書法欣賞課中,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品讀書法名家故事,感悟書法家的美好品質,深度剖析欣賞名家的作品,使學生近距離感受端莊的小篆、舒展的隸書、精致的楷書、狂放的草書、瀟灑的行書,盡情體味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共同提升師生的審美能力。同時為了突出訓練實效,在書法練習課中,教師采取一對一糾正指導,教育學生靜心凝神,切勿焦躁,做到“一筆一畫寫字,端端正正做人”,鼓勵學生持之以恒,課內課外同步聯(lián)系,使書法教育逐步滲透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三、興趣培養(yǎng),增長才干
健康的興趣和愛好是學生的老師,也是學生愿意主動去克服書法學習過程中困難的秘訣,興趣愛好的產生,使書法學習過程能夠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毅力,書法藝術成為學生鍥而不舍的動力。
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學生書寫興趣,進一步加強“書香翰墨校園”的建設,我校始終堅持自主練習與集體研討相結合,成立了書法興趣班,書法藝術社團等組織,同時為了確保活動開展取得實效,我校還選派書法造詣頗深的教師成立專業(yè)的書法協(xié)會,做學校各級興趣班的顧問團隊和引路人,吸引大量學生將書法藝術作為個人的興趣愛好來發(fā)展,同時將學校教學與社會團體相結合。充實書法展覽角,定期展覽學生優(yōu)秀作業(yè)、作品,通過對外開放的交流展示平臺,提高書香校園影響力,也提高了學生參與的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書法比賽,使學生能夠取長補短,在發(fā)展自己的同時也有所收獲。通過學校與師生持之以恒的努力,教學的影響力已向學校各個層面滲透,不僅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素質,在多項活動中學生都能夠積累經驗。
四、活動展示,培育美德
在全校師生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我校在“書香翰墨校園”的構建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使教師在墨香校園中發(fā)展自身教學能力,學生也得以在墨香校園中茁壯成長,體悟中華書法文化之美。春華秋實,翰墨飄香。為檢驗翰墨校園開展成果和展示學生風采,學校組織了硬筆書法作品活動展示、“我為學校題寫校名”等活動,選擇優(yōu)秀作品在學校門口展示,用心為學生搭建展示美的平臺,得到了師生、社會的好評,全面展現(xiàn)了永春實驗小學師生的風采。除此之外,每年春節(jié)前夕,我校組織師生舉行“送溫暖、送祝福”義務送春聯(lián)公益活動,鼓勵師生學以致用,服務社區(qū),在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中,感受到書法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悟書法藝術經歷漫長時間沉淀而來的獨特魅力。
在書法教學過程中,我校始終秉持著“以人為本,和諧發(fā)展”的教育理念,將學校建設向“書香翰墨校園”靠攏,使學生充分浸潤在中華民族書法藝術的氛圍里,在潛移默化中完善個人的審美體系,敢于展現(xiàn)自己的風采,并持之以恒地向著目標奮進。我校著力培養(yǎng)學生對書法藝術傳承的使命感、倡導他們弘揚書法藝術。通過有效合理的評價,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在不斷練習之后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學習書法的自信心,同時為完善小學書法課堂教學提供可借鑒的方式方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美育建設永遠在路上。下一階段,我校將大力進行書法評價方面的實踐研究,進一步規(guī)范書法課堂教學,充分利用先進的教育手段以及便捷的網絡互動平臺,化抽象為具體,建立一套相對完善的評價體系,以幫助學生尋找書法學習的樂趣。
通過“翰墨書香校園建設”,促進學校發(fā)展,引領師生成長,提高學生審美情趣,為學生的未來人生奠基。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