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津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和發展,市場更加公開化和透明化。企業在經營與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提高資金利用效率,獲得更高的經濟利潤和社會效益。智能財務發展模式是企業財務工作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特別是與大數據技術的充分融合,能夠切實發揮智能財務的應用價值。對此,本文立足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分析智能財務發展現狀,并提出有效的智能財務發展模式。
關鍵詞:大數據;智能財務;發展模式
伴隨智能財務的不斷發展,其逐漸在我國各類企業得到了廣泛運用,但整體的發展現狀并不樂觀,存在著重形式輕價值、風險控制不足、與大數據融合度差和人才素質有待提高等問題,削弱了智能財務的應用效果。因此,探討大數據背景下智能財務發展模式,具有深遠意義。
一、大數據背景下智能財務發展現狀
(一)重形式輕價值
進入大數據時代后,我國諸多企業均著力推動智能財務建設,并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推動智能財務發展,將其作為彰顯企業現代化建設的表現方法,然而大多數企業僅僅關注智能財務建設,對于其是否能夠發揮價值和效果,并未予以過多考慮。事實上智能財務的運行需要企業構建完整的信息系統,并將各個部門的真實信息上傳整合,并依托大數據技術展開海量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因此當前我國許多企業由于基礎設施建設并不完善,在此基礎上推動智能財務建設僅僅是形式化,無法真正發揮智能財務的價值和應有效果。
(二)風險控制不足
現階段,雖然我國一些企業已經運用智能財務模式,但由于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關注的問題存在偏差,大數據技術的核心是對市場情況有十分透徹的了解,所以對外分析是核心內容。但是當前我國企業在運用智能財務模式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卻將內部管控作為主導性內容,削弱了智能財務的實際工作,效果難以滿足企業財務工作的要求。并且由于隊內數據量相對不足,大數據分析和處理數據的價值難以發揮,這對智能財務管理工作而言存在較大的弊端,甚至難以有效預估潛在的風險隱患問題,這無論對于企業發展智能財務工作模式,或是整體經營均具有較大的風險性。
(三)與大數據融合度差
當今時代背景下,企業在運用智能財務的過程中,需要與大數據技術有機融合,才能充分體現智能化發展。然而大部分企業對于大數據技術的核心地位認知不足,僅僅是將智能化操作為核心主導,突出財務工作的智能化控制,以此來降低財務工作對人力資源的依賴。然而事實上,智能財務的核心作用是通過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作用,運用大數據技術展開市場數據的深度分析和處理,繼而逐步增強數據效果,幫助企業有效規避經營與發展過程中的風險問題。總而言之,企業在運用智能財務模式的過程中,大數據技術發揮著進階性的作用,若僅僅強調智能財務建設而忽略了大數據技術的核心作用,最終將會造成智能財務無法發揮效果和作用。
(四)人才素質有待提高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智能財務的衍生和發展,特別是在企業的實際運用,徹底顛覆企業會計工作傳統模式,雖然智能財務具有很強的智能性,但無法完全取代人類思維,實際工作過程中仍然需要高端人才與智能財務相互配合,才能真正提高財務工作效率。與此同時,智能財務對企業的財務工作者素質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不僅要全面掌握智能財務領域知識,同時要具備實際運用能力,顯然當前企業的大部分財務工作者,無法勝任智能財務的工作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智能財務的運用效果。
二、大數據背景下智能財務發展模式
(一)加強價值創造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在推動和構建智能財務發展模式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量其價值創造性,其中包含智能財務當下所創造的價值以及未來發展模式能達到的價值。在構建智能財務發展模式的過程中,企業可以打造財務共享中心,實現傳統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形成財務對接合同、物資、項目、資金等業務系統,構建更為簡潔化的財務系統,為智能財務的運用奠定堅實基礎,并進一步增強智能財務的運用價值和效果。在此過程中企業需要加強信息化軟件的定制和開發,結合自身的經營業務流程,針對性開發軟件系統程序,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實現傳統手工控制向智能化軟件控制的轉型發展。為了進一步加強價值創造,企業在運用智能財務的過程中,將目標成本法集成應用于信息系統中,對價值工程開展精細化管理,形成訂單損益預測分析、訂單審核、邊際貢獻、信用審核、固定費用分攤、EVA、員工績效的基本流程,構建更為健全和完善的評估體系,對智能財務的收入和價值展開精準衡量和判斷,繼而預估智能財務的應用價值和效果。除此之外,加強應收賬款管控,將各類財務管理業務納入ERP軟件,系統中對各類財務業務展開在線審核管理,企業通過運用智能財務而形成更為完善的工作體系,避免智能財務以獨立形式出現,而是與企業各項業務相結合,打造業務閉環,增強智能財務的運用價值并實現價值創造。
(二)強調風險控制
大數據背景下智能財務應用的過程中,需加強與科學技術的有效融合,對風險展開有效管理,才能更好地發揮智能財務的價值和作用。綜合我國企業當前實際情況,其風險管理的功能主要包含:第一,實現風險信息共享,對各類風險信息進行快速采集。第二,對風險信息進行分析和匯總,精準預測和評估風險。第三,借助科學技術手段,對信息系統的風險進行實時監控。同時企業將根據收付款計劃,結合企業資金賬戶現狀,對資金缺口展開精準化預測,提供有效的反饋信息,作出科學決策,避免企業出現資金方面的問題。在智能財務運用的過程中,月度資金計劃可以在信息系統的支持下實現自動提報,對資金盈余付款計劃展開自動計算,并借助ERP軟件系統,將欠款數據、賬齡以及付款規則有機結合,自動形成生產付款計劃,并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進行在線智能審核。除此之外,在ERP系統內融入稅務內控管理思想和流程,進而實現個人所得稅結合薪酬結構,自動展開納稅申報。總而言之,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的過程中,運用智能財務模式,能夠在各類軟件系統和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推動企業財務工作的現代化和信息化發展。
(三)以大數據為核心
當前,我國企業為實現財務工作的信息化發展,均在著力打造智能財務發展模式,為了充分發揮智能財務的作用和價值,進一步提高企業財務工作效果,需將大數據技術充分融入其中,打造完善的智能財務數據庫,實現各類信息資源共享。當前我國運用大數據技術發展智能財務的企業,多為大型企業或A股上市公司,各項財務數據的提取更為便捷和標準化,通過統一財務報告、內控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標準,企業內部進行財務數據系統錄入,無論是行業報表或是財務分析模塊均能夠對企業經營與發展的歷史數據進行自動提取與預算,繼而形成財務分析報告以及經營診斷報告,為企業未來的經營和發展提供管理建議和決策依據,切實提高財務分析與管控的智能化水平。企業在運用智能財務的過程中,將大數據技術有機融合能夠切實增強財務分析的合理性與規范性,獲得更為準確的數據信息,為企業作出決策和發展規劃提供準確依據。
(四)加強人才培養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智能財務在企業中的運用作為一項全新工作,其科學技術含量相對較高,需要新型技術人才才能有效解決發展智能財務的科學技術問題,對此現階段的財務管理工作者,其素質和能力很難適應智能財務工作要求,因此企業應加強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是針對智能財務展開深度分析,明確其對人才的財務技能要求,要求財務工作者充分了解智能財務的運算邏輯以及智能財務報表,在具體建設財務隊伍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著手:一方面,對當前企業財務工作者展開系統化培訓,將側重點放在財務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方面,使其具備更充足的財務知識,對智能財務領域有充分了解。由于智能財務在我國發展起步較晚,因此想要直接獲取成熟的尖端人才并不現實,企業方面可以聘請大學教授,對財務工作者展開針對性培訓,提高財務工作者,運用智能財務實際工作能力,增強智能財務的實際應用效果。在財務工作者培訓后需展開相應考核,了解財務工作者對智能財務的理解以及運用情況。若財務工作者考核通過即可參與智能財務工作,若考核未通過,則不予上任。另一方面,企業可以加強智能財務領域的人才招聘,由于智能財務人才作為行業核心經營人才,企業可以采取獵頭招聘形式,為智能財務人才提供良好的薪資待遇和工作條件,增強智能財務人才的穩定性,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滿足企業發展智能財務的要求。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財務工作在發展的進程中,智能財務已成為主要的轉型升級方向,能夠有效提高企業財務工作效率和質量,借助智能化的財務數據分析,降低財務工作對人工的依賴,高效化幫助企業解決財務問題。對此企業應高度注重智能財務發展模式,通過加強價值創造、強調風險控制、以大數據為核心以及加強人才培養等,構建智能財務全新發展模式,提高企業財務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鄭書偉.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提升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的實踐探索[J].納稅,2021,15(16):117-118.
[2]徐軍.基于聚類算法的財務大數據智能分析處理技術研究[J].電子設計工程,2021,29(15):102-105+110.
[3]曹阿惠.大數據環境下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如何搭建智能財務信息平臺[J].財經界,2021(18):92-93.
[4]邵皓瑋.“大智移云”背景下智能財務未來發展前景探討[J].西部財會,2021(0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