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歡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現階段九年義務教育推行的以“減負增效”為目標的教學方案已經在各個學校全面開展,減負增效要求對學生減輕作業負擔以及課外補習負擔,因此在“減負增效”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深度思考語文作業的布置,要保證在不影響教學效率的情況下如何盡可能的在作業布置上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設計作業必須符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布置作業時,要考慮學生對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和學習的興趣,防止重復無效題目,學生不必要的重復,增加學生負擔。同時教師也會花費較多精力,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下完成學習目標。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會考慮采用更多創新的作業分配方式。使作業成為相互成長的工具,增加學習時間,增加學生掌握主動權的時間。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作業;作業布置;減負增效
引言:家庭作業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一部分,作業是任何時代不可回避的一部分。家庭作業布置直接影響到學生課后的學習效果。許多孩子都不愿意做作業,一提到作業就覺得很枯燥甚至排斥,老師被困在催促學生做作業的泥濘中。
關于學生不喜歡寫作業,教師要仔細考慮,這的確是一個問題。要改變現狀,首先要理解學生為什么不愿做家庭作業:
1若作業類型太多,學生一定會感到厭煩而產生抵觸情緒。作業出現了許多生詞,學生不愿意寫,久而久之老師也不愿批評。
2.當學生面前出現一大堆問題時,學生的厭煩情緒自然產生。
3.高年級的許多學生還不會寫散文,散文沒有分割成部分,散文缺乏內容,寫了幾句后,就不知該怎么辦。這種情況幾乎全班都有。
4.若閱讀成為負擔,學生的閱讀理解將成為學習的障礙。如果學生被迫讀了很長一段時間文章后,首先想到的是拒絕以及排斥閱讀。但是辦法總比問題多。教師要積極了解學生不愿寫作的原因,需要有針對性地改進。
1.新角色和新語言將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語文作業不可避免地要復制句子和生詞,但無目的的完全復制根本無法達到學習單詞的效果。試驗證明,即使要求學生復寫10遍,也完全不會有背誦效果。許多學生在復制抄寫過程中,不是在抄寫時記憶字形,而是思考如何快速地完成作業,這樣的作業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負擔,在機械重復的作業模式下,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會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小學階段是語言積累的重要興趣階段。新生對學習很感興趣,在這個時候,老師給予正確的引導,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從低年級開始教識字方法,幫助學習生字的形狀和發音。在合并一兩年后,學生就會覺得生詞并不困難。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要放棄大量的無效抄寫,必須把作業定得小而精確。老師教新課前,要檢查課本上的生詞和句子,引導學生獨立記憶。我不關注學生學習新單詞的過程,也不會對學生學習生詞的效果感到擔憂。語文課時的第一項任務必須是說出新詞。通過口述過程,注意到學生記憶生詞存在的困難,有針對性地加以說明。這一新的文字處理方法有助于學生養成自習習慣。詞匯學是學生學習語言過程中最基本的學習課題,也是小學階段必須掌握的技能。
2.為提高學習效率而選擇的提問類型
問題策略是復習中常用的方法,但對于學習壓力不大的小學生而言,過早地讓他們接觸到提問策略,只會使他們過早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需要改變提問類型。
被選中的問題類型需要教師在布置作業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每日指導目標是否達到,期末復習是否有效,所選問題類型將直接提供反饋。日常課堂上,如何在規定時間內把握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經課后練習或本課程測試,能盡快得到直接反饋。所以,在做作業時,不要沒有目標,而要有針對性。這樣的作業準確、高效,學生不會因為太多而不愿寫,老師也能得到及時的反饋,使下一步的教學更有針對性。
3.創作型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至于作文,學生由于年級的增長越高越無話可說,怎樣做才能解決問題?第一,理解無話可說的理由。就拿場景描述來說。寫作時,許多學生只能把他們所見的東西寫得一清二楚。至于需要增加一些修辭說明,就變得無話可說。課堂上,我畫了《秋天來了》的繪本。將所見的秋景畫成畫冊,再加入文章中,學生的思緒便可發散,筆觸輪廓清晰,配圖細節便可展現,學生也就覺得作文也沒那么難寫。
4.自主學習,把主動權還給學生
而誰又規定老師必須分配作業?如果把作業自主權交給學生,會有什么影響呢?由于一段時間我要出去學習,作業完全沒有分配,所以把作業交給學生自由分配與安排。一星期后,效果反而很好,在此期間學生天天認真做作業,質量比以前好。
由于作業可以自己分配,所以基本上沒有考試題。測驗總是讓學生頭疼的事,老師們花了很多時間寫評語。假如允許學生自己寫考試評語會怎樣呢?同學們在寫評語時有什么想法?你覺得這樣的效果怎么樣?孩子們在寫評語的時候也會思考老師所講的重點,把自己做過的練習仔細通讀一遍。完成評語后,讓他們成為一個認可評語的小老師。學生們覺得這樣的方式很有趣,那顆陽光的心不言自明。從教起,每一次都沒有布置太多的作業。上課時寫作業是一種樂趣。家庭作業少了,家長總是擔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去,可結果證明,我們班的成績還不錯。學生在愉快和輕松的心情中學習知識,并越來越熱愛這樣的學習方式。
結語:
在教育部大力倡導“減負增效”的背景下,語文家庭作業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作業改革之路將越來越有意思。每一所學校的特點和學科條件不同。進行創新選擇時,必須考慮實際情況,根據自己的情況以及學生學習的實際效果采取有針對性的作業,才能對課堂鞏固起到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維奇·烏申斯基(俄).烏申斯基教育文選[M].張佩珍,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李鴻芬.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探索與實踐[J].發現(教育版),2017(1).
[3]孟毓華.向生活開放,讓家庭作業成為學生甜蜜的“負擔”[J]新課程(教研版),2019年12期
[4]諸葛建軍.家庭作業,誰說了算?[J]教學月刊(小學版),2016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