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源 李海霞
摘要:從教學實際出發,找出在生活中理念下,打造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策略。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也逐漸的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這對于提升課堂效率是由來的。此外,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的模式,促使學生對知識的吸收。下文中,主要講解了在生活化模式下,提升英語課堂效率的方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生活化模式;初中階段;英語學科;高效課堂;方法策略
引言:
生活化的理念,就是在現代化教學理念的背景下,老師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最大化把生活元素融入到教學中,保障課堂教學和實際生活的有效結合,并且在這一過程中,也會把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幫助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知識。
一、初中階段英語課堂上引進生活化模式的意義
1.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英語課堂教學和學生們的實際生活是有很大的關聯性的,在教學中,可以發現,有很多的課堂內容都是和學生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并且這也相應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如果老師把課堂內容和學生們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了,那么就會激發學生的熱情,促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所以,在英語課堂上,要融入生活化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認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保障學生的全面發展[1]。
2.增添了課堂趣味性
在以往的英語課堂上,教學模式比較死板,教學內容也比較單一,學生們無法更好的掌握學習方法,并且對課堂所學知識不能進行靈活運用,大部分學生都無法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閱歷,在之前的英語課堂上,學生們一般都是死記硬背來記住語法以及詞匯,這樣就導致學生無法在實際生活中對這些知識靈活運用,這也就出現了學生們在實際課堂上不能很好的進行口語表達。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上,要融入生活化元素,可以是學生們身邊的事件,促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并且生活化的教學也促使學生對課堂知識的靈活運用。
二、初中英語課堂上采用生活化教學理念的相關策略
1.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課堂上引入生活化的內容
初中階段的英語老師,如果想要在課堂上采用生活化模式進行教學,就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年齡特征出發,對學生展開綜合性考慮。老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感受出發,選擇適合學生的案例,打造和諧課堂氛圍。語言類的學科,一定要建立在相應的情景模式下,初中階段學生的思考能力有限,并且他們的生活閱歷也是有限的,因此,老師在課堂上,要最大化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在教學中引進相關的案例,促使學生對課堂知識有更好的吸收。比如在學習“Color”這個單詞時,其主要是讓學生在對單詞的掌握下,可以更深入清楚情緒和單詞之間的關系。在初中課堂上,學生們已經掌握了對顏色的表達模式,但是在實際口語練習中,顏色有的時候也表達了自己的情緒,也就是在特定的顏色上可以更好的突出個人情感抒發,比如“Red always respresents happy.”red在這里并不是火紅的意思,而是人們在表達自己的開心,老師在課堂上,可以先讓學生說出一些常見的顏色表達模式,并且說出英語的表達,讓學生說出中文的表達,接下來,老師可以在講臺上做出情緒,讓學生用英語表達出來。比如,老師露出了笑容,學生們可以回答“You are very happy。”然后,老師可以做相應的解釋,微笑就好比是太陽光,會讓人覺得很溫暖,那么你們覺得哪個顏色可以表達這個含義呢?學生們之間展開了討論,最后得知,在英語中red可以表達有活力的意思,這樣的情況下,在以后的學習中,如果在遇到顏色的詞語,學生們就會更好的理解單詞的含義了。
2.多媒體技術打造生活化課堂氛圍
在英語課堂上,老師可以使用PPT來播放課件,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備好相應的實物素材,主要是英文版的說明書、英文版的雜志以及其他常見的素材。比如在講解過去進行時這個動態模式時,老師可以使用多媒體來播放美國的911事件,讓學生觀看視頻,或者是圖片,在學生們觀看完畢之后,老師可以向學生們拋出問題“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event happend”促使學生在教學情景中展開對話,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另一方面也會提升學生之間的溝通,最大化實現預期目標。在構建和諧的生活化課堂氛圍時,多媒體技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老師要注重對這一技術的合理運用,積極為學生們建立一個生動的生活化情景。
3.生活化的評價模式
對于教學成果來說,一般是需要展開評價的,這也是教學效率的主要決定因素。教學評價的標準不一樣,那么相應的教學模式就不一樣,現階段,學生們的考試成績是英語課堂上,老師評價的主要依據,學生們的記憶力是老師檢測學生的重點部分,但是沒有展開生活化的考試內容,相應的生活化評價也比較的稀缺,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們一般是采取死記硬背的模式,因此學生的整體素養是很難提升的。為了提升英語課堂的質量,老師可以開展生活化的課堂模式,設計出相應的考核標準,最大化完善生活化評價模式,保障老師可以更加關注學生的課堂學習以及實操運用,對初中英語的課堂來說,生活化的評價模式主要是表現在下面幾點:首先,考試題目和生活息息相關,考試的題目和實際生活場景息息相關,這對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使用英語來解決問題是有幫助的。其次,在考試中融入口語交際的內容,老師可以從實際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情景為出發點,讓學生立足于生活展開思考,答案不是唯一的,要求學生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這一部分主要是考察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最后,把在評價體系中加入課外活動部分,英語課堂上展開生活化的教學,其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自主參與到實踐中,比如英語競賽、興趣小組等,把學生的實踐活動融入到評價中,這也促使學生積極的融入到活動中,豐富自己的學習經驗,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2]。
總結語:
在英語課堂上展開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這是新課改的實際要求,對生活化教學進行創新,最大化彌補了以往課堂上的弊端,提升了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課堂上融入生活化的內容,讓學生對課堂知識更好的吸收。教學沒有固定的方式,老師要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鼓勵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促使學生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這樣相應的保障了學生的綜合發展,對學生以后的發展是有利的。
參考文獻
[1]王淑娟.巧用“生活化”理念,激活初中英語教學[J].品位·經典,2021(14):163-165.
[2]金雪芬.巧用“生活化”理念,激活初中英語教學[J].校園英語,2019(2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