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金鋒
摘? 要:農村中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問題學生多,思想教育工作開展難度大,使任教的班主任教師產生厭教情緒,是農村中學班級管理工作的主要缺陷;另外,班級管理方法守舊,經驗教訓總結不足也是重要原因。做好農村中學班級管理,班主任教師要熱愛班級管理工作,致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能力。
關鍵詞:農村中學;班級管理;班主任;學生
九年義務教育法的普遍實施使農村學生獲得了普遍就讀中學的機會,這對提升農村未成年人綜合素質,培養適用型勞動人才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受農村學校教學設備設施落后以及教師師資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制約,農村中學班級管理普遍存在不少問題,如學生生源素質不高;留守少年和問題學生多等。為做好農村中學班級管理,班主任教師要熱愛班級管理工作,致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能力。
一、農村中學班級管理面對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生源素質不高,教學成績難有保障
農村不乏學習成績好,綜合素質高的學生,但在廣大農村,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往往不惜一切代價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城市學校去接受優質教育,而很多城市學校憑借優越的辦學條件和經濟實力,爭搶農村優秀生源,導至農村學校所招收的學生大多綜合素質較差,這樣就給農村中學的教育教學工作和常規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嚴重制約著農村中學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留守少年和問題學生多,違紀現象突出
農村留守學生多,家庭教育嚴重缺失。學生自律能力差,造成學生違紀現象突出。部分同學不尊重老師,往往對老師的批評教育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大有爛泥扶不上墻的心態。在這種情況下,老師的思想品德教育很難找到有效的切入點,受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三)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思想教育工作開展難度大
00后的農村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獨立性差,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他們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就更是顯得脆弱了。以本人任教的班級學生為例,多年來可以說疲于奔命,什么事都要理,什么事都要管,比如學生遲到、曠課、打架、安全、生病、早戀、甚至禮儀、作息、心理咨詢等等,什么事都與班主任有關。學生違反紀律現象多,思想教育工作沒有太大的成效,那班集體的凝聚力就必然松散,也就談不上什么積極向上的班風了。
二、當前農村中學班級管理工作難以開展的原因分析
農村中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問題學生多,思想教育工作開展難度大的特點,使任教的班主任教師不可避免產生厭教情緒,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同時也是農村中學班級管理工作開展的主要缺陷。
(一)班主任教師工作壓力大,有厭教情緒
在一些農村學校,教師因為他們所在的學校規模小、教師少,所以跨年級、跨學科教學十分常見,導致他們備課、批改作業、課外輔導的負擔要重得多,而且他們還要承擔大量的學生管理和生活照顧工作,精神壓力相當大。
教師的授課任務與日常事務比例失調,雜務繁多,致使教學力不從心。以我們學校為例,班主任老師要早上監督學生早操,中午監督課間操,晚上監督就寢,加之早餐值日,食堂值日,教學樓值日,校門口值日,從早到晚圍著學生轉。另外是學習培訓及會議頻繁。政治學習、理論學習……還要參加各種會議,如教師會、年級組會議、班主任會議、研討會、座談會、考務會、總結會、分析會、家長會等等。
(二)班級管理方法守舊,經驗教訓總結不足
班級管理方法守舊,經驗教訓總結不足也是農村中學班級管理工作開展主要缺陷。
首先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相對偏低。農村有很大一部分教師是通過函授形式取得的合格學歷和提高學歷,但是學歷并不等于學力,文憑并不等于水平,其文憑的含金量和自身的真實水平就可想而知;有的是民轉公教師多,這類教師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班級管理方法守舊,經驗教訓總結不足,使農村中學學生班級管理長期積聚諸多問題;另外,農村學校教非所學、學非所教的錯位任教現象非常嚴重,英語、音樂教師緊缺。學文科的教師教理科的特多,中文專業、教管專業的教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等。
再次,農村教師工作環境堪憂。很多農村中學教育條件落后,教學設施匱乏。教職工平均分配的思想占主導地位,導致部分教師積極性不高,教學質量難以提高。
三、做好農村中學班級管理工作的方法
農村中學班主任教師承擔著培養農村學生的使命,探索班級管理最優方法是職責所在。針對農村中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為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結合本人教學教育實踐,筆者認為以下三大方面是值得參考。
(一)班主任老師要熱愛班級管理工作,致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能力
班主任教師要管理好班級首要的前提條件是要熱愛本職工作,農村中學教師可以把教育學生當成一種職業,或一種謀生的行業,但決不可以把教育學生當成混飯吃的工具。只有對工作,對學生有愛心有愛意才能有責任感,才能做到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提升自身班級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首先,班主任要積極樹立自身威信。班主任在學生中沒有較好的威信要搞好班級管理是很難想象的,班主任用無形的精神影響力筑起的威信才能對學生產生廣泛、持久、深刻的影響。作為班主任,要在精神上影響學生,必須特別重視情感的因素。也就是說要平等地對每一位學生,做到以情感人,激發學生情感,這是教育成功的奧秘,也是學生尊敬教師的奧秘。同時班主任自身的表現也十分重要,俗話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個人對青年所產生的教育力量,無論是什么樣的教科書,什么樣的思潮,什么樣的獎懲辦法,都是不能代替的。因此,班主任要不斷加強自身品格的修養,讓自身的品質影響和改變學生的思想行為,才能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其次是學會總結經驗教訓。在農村中學擔任班主任若干年后,誰不會親身體會到一些成功的喜悅?誰不曾有過失敗的教訓?優秀的班主任教師正是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升自己班級管理水平的。
(二)農村中學班管理工作開展的技巧和方法
一般來說,班主任教師都接受過正規的師范教育,都會了解班級管理的方法有很多,但什么時候用什么方法,對什么樣的學生用什么樣的方法,都是值得考究的。總結自己和同事們多年農村班級管理經驗和做法,以下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對待。
1.要樹立與生為友觀念,整合各種力量教育學生。農村中學教師要管理好問題較多的學生必須正確處理師生關系,做到接近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要樹立為師以嚴和與生為友的觀念。首先,班主任要把學生當朋友看,做學生的益友,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經常參加學生的集體活動,走進學生的世界。每當他們中的某位同學做出了成績或為班上爭得了榮譽,我給表現好的同學以極大的榮譽感和成就感。這些活動為我和學生之間創造了許多交流情感的機會,每當我和學生在一起研究工作,討論問題,圍繞社會問題展開唇槍舌劍的論戰時,師生之間的隔閡消除了,關系融洽了,教育就在這樣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進行著。
2.致力轉化問題學生,妥善處理各類違法現象。為了營造良好的班風,對班級進行有效的管理,班主任必需致力于轉化問題學生。作為班主任,要了解后進生的方方面面的情況,才能“對癥下藥”。要拋開成見,轉變“朽木不可雕”的思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把“甘露”澆到他們的心田。轉化問題學生并不容易,這要注意技巧和方法。對于后進生和調皮學生來說,在許多教師眼中,他們是受到冷遇的。這是因為他們的長處被掩蓋所致。俗話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如果后進生和調皮學生在老師的教育、幫助下,有了成績和進步時,老師要給予恰當的表揚和鼓勵。
3.積極開展班級活動,努力提升班集體的凝聚力。針對當前不少農村學校的學生存在紀律性差,缺乏團隊精神的特點,班主任教師要努力在這一方面下功夫。我們可以通過舉辦班級集體活動來作為切入點。如集思廣智,制訂“班規”、班干部民主選舉、班級活動民主自主化、班級中民主評優選模、營造民主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氛圍、開展班級形象工程建設等。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感到自己真正成了集體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劉巖, 王萍. 班主任與班級管理[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3.
[2]鄒敏. 當代農村教育問題研究[M]. 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9.
[3]魏風云. 多措并舉,著力推進鄉村教育區域優質資源均衡發展——以山東省為例[J]. 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