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燕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如今的教學中,語文在所有的學科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對于小學語文來說,它是教育和學習的基礎內容之一。因此,本文就簡單的從創建良好的教學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與興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等策略,來闡述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有效教學
前言: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新課程改革也得到了推進,新的小學語文課程的培養目標得到重新的界定,因此,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師的教學目標之一。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不僅要講授教材的內容,而且還要培養學生的個性,在課堂教學中樹立正確的思想,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一、小學語文課堂中出現的問題
1、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普遍較低
在現在的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思維和學習能力正處于發展的重要階段,而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升初中的重要時期,這時候的學習壓力相對于之前會大一些,在一定學習壓力下部分學生會跟不上教師教學的思路,導致學生學習出現困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減弱,整個課堂的氛圍也會變差。其次是,在現在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各種好的、壞的的信息都會影響學生的行為和思想。處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正是好奇心非常強的時期,但是學生的自控能力并還沒有那么強,所以,就會出現“游戲瘋狂”、“電子產品瘋狂”等現象,學生開始迷戀玩游戲、看小說、看短視頻等,這些行為都是導致學生在課堂中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下降的原因之一。還有就是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未更新,有的語文教師還處于傳統的教學理念中,在進行教學時,只是簡單的知識傳輸、內容傳輸,并沒有不會通過改善教學方式去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并不會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教師對新形勢教學把握不準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新課程的改革,教學的形式開始豐富多樣。為了滿足現在教育教學,多媒體教學、活動式教學和游戲式教學等教學形式開始興起,但是,傳統教學形式對教師的影響是極大的,所以在進行語文內容教學時,教師會出現各種教學問題和不足,比如,利用多媒體教學時,部分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僅僅只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學,傳統的書寫教學形式就被丟下,導致部分學生變得不愛動筆,也不愿意記筆記。或者是在游戲教學中,教師只顧著讓學生在游戲中發掘和學習知識,并沒有在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指導,導致學生對于知識的把握度不高,學到的知識點不夠全面、不夠充足。
3、教師對學生的動態掌握不準
在傳統的教師教學認識中,學生只要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學習即可,教師并不會去關注學生是否跟得上思路,也不會關注學生是否把教學的內容和知識學透徹了,對學生的學習動態和狀況把握不充足,因此,導致學生的語文成績和語文學習能力沒有很好的提升。還有部分教師,只是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去指導學生學習,不管這個方式適不適合學生,只要學生能上課聽課即可,教師不會去關注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不會關注學生是否對這堂課有興趣,只是一味的傳輸知識和要點,導致學生對學習語文提不起興趣。在新課程的要求下,教師需要把握住學生的學習動態,要明白當下的學生的特點和個性,改善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氛圍,不能讓學生形成“盲目學習”、“無興趣學”的現象。
二、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措施
1、創建良好的教學課堂氛圍
環境能影響一個人的思維和行為,一個良好的教學課堂氛圍能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也能影響教師教學的質量。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占主體,教師講述知識,學生接受知識,這種教育灌輸就像敘事,教師在唱獨白,學生們只是聽眾。在這種課堂氛圍下,學生必定會走神,教師教學的內容學生也沒有辦法更好的理解和記憶。如果教師想要提升教學質量,就必須要活躍教學課堂的氣氛,將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如何活躍教學課堂氣氛?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的教學形式和游戲式的教學形式來活躍教學課堂,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在教學《故宮博物院》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索關于故宮的相關視頻,在開始教學前進行視頻播放,吸引學生的注意,將學生的思路吸引到課堂當中,通過視頻播放的形式帶動學生的興趣,然后再讓學生進行一個小游戲——“觀察建筑之美”,讓學生講述在自己知道的或者見過的優美、宏偉的建筑,描繪其特征,并講出對其的認識和感受,讓學生表述自己的看法和思想,能提升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們踴躍回答有意思的問題,課堂的范圍就能很好的提升,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很好的集中。
2、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與興趣
在現在的小學教育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興趣在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教學效率,會因為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興趣而發生改變,如果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有著不好的學習習慣,且沒有興趣學習語文,那么不管語文教師如何教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都沒有辦法提升。如何去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第一,培養學生做課堂筆記的習慣。小學生的記憶能力再好,也不如做筆記的效果好,課堂中的隨堂筆記、課外的閱讀筆記、考試中的錯題筆記等,這些習慣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問題,也有利于學生更好的記憶知識點。第二,教學時注重鼓勵式教學方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困難,比如,考試中或者平時的作文總是寫的不好,無法把課文背誦下來。這時候,教師就不能只是批評學生為什么做不好,而是要鼓勵學生去學習,失敗是成功之母,第一次不行就第二次、第三次,當學生有進步,表現好時,教師就進行適當的夸獎,讓學生能有信心繼續努力,避免學生因為一次的學習失敗而失去學習的興趣。
3、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是作為引導者,所以,要想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首先改善傳統的教師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避免教師教授學習,學生只能懵懵懂懂的接受知識,要讓學生在課堂中占主導地位,避免學生被動的接收語文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回答問題,并盡最大努力將上課時間留給學生,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比如,在講解《少年閏土》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文,然后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你覺得中年的閏土和少年時的閏土有什么不一樣?”、“從現在的角度看,你中年會和閏土一樣嗎?”,讓學生先自主進行學習,然后再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不管問題的答案是否符合標準,教師都應該進行夸獎和思維指導,讓學生通過回答問題的形式掌握自己學習的主體地位,并消除了學生學習中的依賴心理,使學生成為了學習中的真正主人。
結論:課堂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形式,教師的教學模式將直接影響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從多個方面去完善課堂教學,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常麗艷.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模式探究[J].才智,2013.
[2]張小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教師,2016.
[3]王妍平.探索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