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課堂作為高校大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需要基于第二課堂建設的基礎上開展創新創業課程,兩者從本質上呈現出“創造性實踐”的特點。在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全面發揮第二課堂具有的作用,不僅有利于提高第二課堂質量,而且還可以優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的建設,從而為國家培育大量“雙創型”人才。
關鍵詞:第二課堂;創新創業教育;第一課堂
第一課堂作為高校中供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重要場所,與第二課堂之間存在密切關系,第二課堂能夠將理論與實際進行有機整合,然后開展實踐活動,通過第二課堂的鍛煉,能夠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與實際動手技能,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通常情況下,高校設置課程過程中,第一課堂要和第二課堂展開有效連接,使學生能夠進行全面學習,在學習理論知識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實踐規律,在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發現理論結論,這種有效設置能夠讓學生合理定位,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靈活應用,從而掌握相應的操作能力。在高校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始終將學生作為核心,全方位培育學生,從而可以讓學生滿足社會對人才提出的要求,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第二課堂具有的輔助作用,最終提升教學質量。
一、第二課堂概述
(一)第二課堂的含義
第二課堂是基于第一課堂的基礎上提出,通過分析國內外專家學者對高校第二課堂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國內外學術界對于第二課堂的概述表達存在爭議,但是整體方面沒有太大的差異,主要存在以下兩點不同意見:一是第二課堂是實踐教育;二是第二課堂是融入人才培養各個環節中的實踐活動。我們能夠看出,兩種觀點都足以表明第二課堂指的是實踐活動,但是第一種觀點中描述的實踐活動范圍相對狹窄,第二種觀點描述的實踐活動范圍相對寬泛。
(二)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關系
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之間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二者之間互相推進、互相補充。當前,我國高校的第一課堂主要為學生講解理論方面的書本知識,在課堂活動開展過程中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采取課堂教學的方法進行,豐富與完善學生的基礎專業知識,但是僅開展第一課堂教學完全不夠,需要為學生展開實際操作技能的培訓,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第二課堂包含社會調查、社團活動及創業競賽等多樣化形式,第二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優化了第一課堂教師講解為核心的方式,讓學生從原來的被動學習改變為主動學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由此可以看出,第一課堂教學主要注重理論教學,第二課堂教學注重實踐,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進行有機整合,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
二、“第二課堂”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
(一)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平臺
與傳統教育相比,創新創業教育自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然而第二課堂恰好能夠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良好的平臺。高校內外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對學生開放,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自由選擇加入。此外,第二課堂還是團隊的主要介質,在第二課堂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或興趣組建俱樂部與創業團體等,同時保證這些創業活動按部就班地開展。由于凝聚了各個方面比較優秀、創新型大學生,因此第二課堂同樣是大學生之間競爭的一個平臺。如:大學生的創業計劃、創意設計及科學創新等都能夠在第二課堂中展示,同時開展有關比賽,為獲獎人員發放獎勵,進而鼓勵學生不斷創新。
(二)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能夠劃分為以下三個等級:其一是信念、人生觀、信念、世界觀及價值觀等;其二是個性心理品質,即:性格、氣質、興趣及情緒等;其三是求知欲、自制力、榮譽感等。第二課堂包括各種各樣的活動內容,其中社會實踐、黨團主題教育及文化講座等活動的開展可以充分挖掘大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為創新創業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推動了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基于第二課堂視角下,高校為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尊重大學生自主選擇,不是要求學生必須上的課程。通過開展第二課堂能夠為一些計劃創新創業的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平臺,使他們可以在第二課堂中得到鍛煉,全面挖掘他們自己的潛能。因此,在第二課堂中,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將自己的優勢與特征進行全面發揮。如此一來能夠彰顯出學生具有的特長,有利于推動大學生個性發展。
三、創新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的設計思路與原則
目前我國已經邁進知識經濟時代,在這種發展形勢下,創新創業教育觀念與模式應運而生,伴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加快,高校需要采取獨到的方式建設“雙創型”教育第二課堂,從教學模式、運行制度體系及質量評價體系等方面展開實踐探索,發現適合“雙創”教育的第二課堂教學模式,為高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提供真正的平臺,從而為國家培育大量雙創型高素養人才。
(一)實現第二課堂的課程化,優化教學模式
目前,高校第二課堂建設過程中還存在邊緣化的問題,促進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要求把第二課堂教育內容從原來的活動改變為“課堂”教學,擬定符合實際的教學目標,融入教學培育計劃,設計標準化、連續化及全面化的課堂。在第二課堂評價中融入學分制,將定量評價替代定性評價。科學合理地擬定學分標準,從而提升學生加入第二課堂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二)全面理解專業技能,展開引導式教學
由于專業背景的不同,導致學生素質存在較大差別,基于第二課堂視角下,需要根據專業特征與學生的個性構建創新創業教育活動課堂體系,有機整合專業技能,促使學生充分了解專業知識,增強學生的實踐技能。第二課堂要求多種多樣的方式,同時學生自由加入。在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融入第二課堂,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創新教學方法,經過指導促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處理問題。
(三)組建創業類社團,進行任務式教學
高校第二課堂使用過程中,社團能夠不受專業、年級的限制,優化以往教師講課的單向交流模式,讓團隊中的各個成員能夠實現面對面的溝通,同時還能夠讓專業背景不同的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最終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逐步發展為第二課堂創業實踐活動的主要介質。通過將校外企業家和校內專業教師任職指導教師,基于舉辦創新創業大賽、志愿服務、專業技能拓展競賽、社會實踐等活動的基礎上,使學生在這個環節中利用一種新型組織模式與任務型管理實行過程,全面提升社團總體專業水準與學術層次,增強創新創業實踐技能。
(四)借助多媒體平臺提高第二課堂效果,展開交互式學習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網絡媒體使大學生的行為方法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雖然他們缺乏參與校內舉行活動的積極性,但是他們更熱衷于加入網絡線上討論中。創新創業教育第二課堂開展過程中可以抓住網絡媒體的機會,如: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將第二課堂具有的作用進行全面發揮,有機整合視頻、文本、動畫及圖像等媒體,有效使用自媒體時代的第二課堂,讓其實現豐富多彩的效果。高校需要完善與優化校園多媒體文化產品,創建將娛樂、教育、管理及服務為一體的校園網絡氛圍。
四、第二課堂視角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策略
(一)加大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宣傳力度
第二課堂視角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開展過程中,需要在高校中大力宣傳新創業教育觀念,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針對高校管理人員與所有教師宣傳創新創業教育觀念,增強這些人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知,如此一來可以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有效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的各個環節中,高校所有大學生是參與教育活動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確定自身的教學責任,樹立教育觀念,轉變原來落后的教育理念,防止因為傳統教育觀念的約束,進而對創新創業教育健康穩定的發展產生直接影響。二是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指導,避免學生進入創新創業的誤區,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激勵學生自主創新創業,加強保護學生的創新成果。高校營造良好的環境時,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首先,輿論造勢,采用校內媒體,大力宣傳與推廣各種創新創業信息,及時宣傳各種創業的最新信息,同時為學生講解創業成功小案例;其次,加快組建大學生創新創業類社團,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興趣,增強大學生自我管理技能,保證社團活動按部就班地正常開展。另外,按時召集大學生討論創新創業工作,同時互相表達自己的想法,為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經驗。三是加大創新創業考核力度,保證教育工作正常開展。教師需要有效開展指導工作。當對這些內容展開考評工作時,需要構建完善的學分機制,使學生主動加入創新創業活動中,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學分制,保證學分制能夠激勵學生創新創業,并不是約束學生創新創業行為。
(二)健全與優化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具有較強的復雜性,這就要求高校針對創新創業教育活動進行整體規劃與統籌兼顧,唯有如此才可以使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正常開展得到有效保障。首先,高校需要為創新創業教育活動設立專門組織,同時優化各種職位與工作布置。在創新創業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投入大量資金,明確落實各種責任,有效開展監督工作等,進而可以使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開展得到有效保障。其次,組建教師隊伍。由于創新創業教育自身屬于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為教師課堂活動的開展帶來嚴峻挑戰。因此高校需要為教師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拓展教師自身創新思維,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可以指導學生展開相應創新。同時還可以安排教師到創業企業進行實操鍛煉。另一方面,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過程中,需要按照專任為主、專兼結合的原則,將現有高校教師、科研人員及企業家等組成師資隊伍,從而壯大教師隊伍,進而有機整合理論與實踐,優化有關管理制度體系,從而為國家培養大量雙創型人才。最后,高校需要逐步完善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更加周全的服務。例如,加強對資金、設備及場地等方面的健全與完善。這就需要高校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其一,采取多樣化的方法獲取資金,進而輔助學生創新創業。另外,全面實施國家制定的有關政策,真正創辦優質企業。其二,將各個專業的特長進行全面發揮,加快建設各種基礎設備,保證學生在第二課堂中能夠進行科學實驗的創新工作。其三,使用學校提供的有用資源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基地,進而形成大學生創業生態園區等,從讓大量學生進入創業生態園區中。
(三)建立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模式
高校為大學生展開創新創業教育活動過程中,有關人才培養模式需要進行相應創新與優化,以便于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這樣可以加強對人才的培養。為了創設良好的人才培育環境,培育出更多雙創型人才,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建立創新創業第二課堂平臺,進而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高校還可以使用當前先進的網絡技術完善創新創業工作,加大有關學術之間交流與創新互動的力度,同時樹立創新創業文化,進而可以使大學生的創造性與積極性得到培養。二是經過建設第二課堂有利于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創新素質。高校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加入各種創新創業活動,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自由選題,同時建立自己的創業團隊。在這個環節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針對學生的創新創業進行高效管理與考核,進而鼓勵大學生主動加入創新創業教育活動中。與此同時,由于大學生創新內容迥異不同,能夠為他們舉行創新比賽,通過這種做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而且還可以挑選出很多高素質的“雙創型”人才。最后,第二課堂能夠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周到的服務。高校需要加快各種創新創業基地的創建,同時統籌政府、企業等各種校外資源。設立有關創新創業的專業部門,以便于為學生咨詢各種問題提供方便。如:政策扶持、技術鑒定、法律咨詢及專利申請等,保證高校大學生能夠順利創業。與此同時,高校還可以提供沙龍、茶飲等具備特點的服務項目,如此一來能夠招引很多投資者或企業家前來投資,同時有助于投資人與創業人展開高效交流與溝通,創造更多創業投資的機會。
結論
綜上所述,在社會快速進步與發展的今天,大學生規模數量的日益增多,為大學生就業帶來嚴峻考驗,為保證社會和諧穩定的長遠發展,每個大學生都能夠找到工作,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明確提出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另外,基于第二課堂視角下開展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有利于保證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并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開展可以健全與完善第二課堂。鑒于此,我國各個高校需要全面意識到第二課堂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具有的作用,加快建設第二課堂,通過建立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加大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宣傳力度及健全與優化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等,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從而為社會培育大量“雙創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黃安群.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第二課堂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效果分析[J].黑龍江畜牧獸醫,2020,No.600(12):159-161.
[2]張晶,孔笛.基于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探索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新路徑[J].2021(2018-6):103-105.
[3]丁彥,歐璐琳.芻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第二課堂成績單"的融合[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20,030(001):34-37,58.
[4]陳君君.地方高校工科類創新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的差異化定位[J].文教資料,2020,No.864(18):153+177-178.
[5]戴玉.大學生第二課堂制度與創新創業育人體系價值研究[J].現代教育論壇,2020,3(10):14-15.
基金項目:本文系共青團吉林省委吉林省青少年發展研究計劃.第二課堂視角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能力提升研究(2021jqy-wt006)。
作者簡介:董理(1982.02-),女,漢,吉林省長春市人,長春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院學生輔導員,長春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