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君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目前,微課技術日益成熟,對微課的研究和使用已進入如火如荼階段。當下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比較頑固的問題,比如,后進生的作業質量差等。根據微課的特點,本文就如何巧妙地借助微課視頻來提高學生的數學作業質量進行論述。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作業質量
微課全稱“微視頻教程”,它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呈現形式,圍繞學科知識點、例題習題、疑難問題、實驗操作等進行教學過程及相關資源之有機結合體。它既可以用于課堂的新知識教學,又可以用于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網絡在線課前預習,課后輔導。微課具有這幾個優點:1.短小精悍、簡潔,只針對一個知識點或問題。2.重復播放。學生可以反復播放學習視頻,直至弄懂。3.時間、空間無限制。微課視頻的這些特點正滿足了現在所提倡的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的需求,提高了學習效率。現在的人們過著快節奏的生活,家長們忙于生計,早出晚歸,無暇顧及學生的作業。同時,家長是一個復雜的群體,文化水平、素質涵養等方面各不一致,他們在輔導學生作業時,存在解題是否規范等問題。又因為后進生本身對知識點掌握不牢固,又缺乏家長輔導。綜合以上因素,導致后進生完成作業質量差,甚至一部分學生難以完成作業。因此,作業的完成質量低成為阻礙后進生提高成績的一座“大山”。這同時也是大部分教師焦慮的問題,而微課卻讓家長、教師、學生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后進生作業質量差的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
微課可以有效地提高后進生的數學作業完成質量,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突出重點知識,針對性強
微課只是講解一個知識點,這個知識點可以是教學的重點或者難點,甚至可以是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一個知識點,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家庭作業中的難點和易錯點的題型,是學生需要鞏固和加深理解的知識點。制作微課作業解析視頻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作業質量。在學習《正比例和反比例》這一內容時,對一年級學生來說較難理解。于是,筆者制作微課視頻,讓學生結合算式、表格和圖象遞進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學生通過反復觀看視頻,又結合例題練習講解。最后,學生對這一類知識的理解有了很大提高,后進生甚至都對正反比例知識很有興趣,常常跑來問問題了,作業練習都完成得比較好。
又如,在學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分數的乘除法》時,對于很多農村學生的家長來說,這些知識已經超出了他們所能理解的范圍,更不用提作業輔導了。考慮到這種情況,筆者將分數的乘除法重難點知識制作了微視頻,并結合課后習題的進行講解,要求學習反復觀看微課之后,完成布置的類似的作業。通過作業的評改,筆者發現后進生都能夠完成作業,作業質量明顯提高。這種有針對性的微課,不僅解決了后進生作業難的問題,也大大提高了后進生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水平。其實還有很多時候,教師雖然布置了家庭作業,但是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并不盡如人意,出現滿頁錯題的;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的;不交作業等現象。這些情況主要是因為學生對課堂知識點掌握牢固。而引入微課能夠有針對性地就某個知識點制作微課視頻,是后進生提高作業質量的得力助手,同時,也能夠使各個層次的學生找到自己的定位,把握重難點知識,得到準確的輔導。在鞏固補充了學生重難點知識的同時,也解決了后進生完成作業難的“瓶頸問題”,有效地促進學生家庭作業的完成。
二、自主自動學習,促進作用大
微課具有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重復播放的特點。對后進生來說,微課重復播放的特點非常利于他們的學習。如,在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下冊《十幾減幾》教學中,課本列舉了破十法、平十法、相加法算減法、一個一個減等幾種方法,即使筆者在課堂上對這幾種方法作了詳細的講解,但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這如此多的內容,課堂上要達到完全掌握的程度還是不大可能的;課后學生又比較難完全回憶起所學內容。根據學生的特點,筆者利用課后練習題,選了四道題目,分別運用破十法、平十法、相加法算減法、一個個減法錄制了四個視頻,然后上傳班級群,要求家長下載后讓學生重復播放觀看,直至學生熟練掌握知識點。從作業檢查說明,后進生也能對這幾種方法掌握到位,作業完成質量好。從教師方面說,也有輕松簡單。由于后進生的理解能力差、反應慢的學習特點,在現實的教學中,課后輔導后進生費時費力,常常需要講上三遍、四遍甚至更多,最后往往是學生厭煩,教師心累。而微課可重復播放性,為學困生的學習提供了有利的幫助,也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可謂一舉多得。
微課的方便性使學生可以在課后,在家里根據微課視頻的進行學習,不僅可以按時按質地完成作業;而且在微課視頻的幫助下,通過領悟、對照、比較、發現問題,他們還能對作業進行批改。這樣,學生的主體作用就得到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又體現了,學生做到自主自動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符合素質教育理念。
三、層次分明,增強自信
微課視頻具有個別性,它可以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制作相應的知識視頻,有很大的層次性。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作業做成微課解析視頻,教師給予合適的評價。微課在分層作業輔導的使用中具有非常好的實用性和時效性。如,在學習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下冊《分扣子》時,課后,筆者分層次布置作業,讓不同水平的學生按三類、四類、五類分類標準進行分類,并得出最后分出的結果,給尖子生布置更高難度的任務,讓他們得出普遍規律。然后制作出按不同標準分類的微課視頻,供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在習題課上,學生相互學習視頻,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交流,采取多種評價方式進行評價,從而取長補短。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僅有效地完成了作業,而且都能得到不同層次的輔導,達到學生有效自評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雙重效益,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課堂學習是學生獲取知識力量的主要渠道,學生完成作業質量高低反映了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因此,作業質量是否高直接影響學生繼續學習的信心與動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微課視頻來輔助學生完成家庭作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但是,學習畢竟是學生的一種自我能動反應,長遠發展來說,關鍵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學生自主學習。
微課視頻在學生作業方面的應用,現在仍然處于摸索嘗試階段,但其在學生家庭作業中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覷,對于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具有深遠意義。在信息技術時代,微課應運而生,微課的自身優勢和傳統教學的有機結合,讓無數忙碌的家長看到了希望,讓后進生看到了希望,讓焦慮的教育者看到了希望。未來的教育必定充滿希望。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黃明燕,李明.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