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珍英
摘要: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教師教學的模式需要進行一定的創新,采用豐富多彩的方式,幫助學生在學習知識時形成思考與探究的意識,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吸取先進的思想,及時應用思維導圖模式,將基礎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發揮出思維導圖的重要特征,使得學生對于知識脈絡的掌握與了解更加清晰,凸顯教師輔導作用,強化學生主導地位,效推動學生自身素養的提升,幫助學生們在數學學習活動之中獲得明顯進步,本文就思維導圖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踐應用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學;實踐應用
由于小學階段學生自身的年齡特征以及心理特點,其自身的承受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弱,對于抽象的知識理解能力不強,教師需要在實踐教學之中關注學生綜合情況,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與實際教學內容有效創新教學模式,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通過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合理的應用,其意義不可忽視,有利于推動學生數學學習效果以及自身素養的全面提升,促使學生更好的把握數學知識,并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呈現,進而實現良好的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效果。
一、思維導圖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踐應用的特征
(一)完善學生知識框架
數學學科知識內容的結構性較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重點在腦海中形成自己的框架,更加有助于提高其自身的思維能力。在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重視向學生傳授基礎的知識,還需要引導其以框架的形式展開學習活動,有助于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應用知識,將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進一步加深。思維導圖比較直觀,結合圖文并茂的形式推動學生深入理解。學生在學會應用思維導圖之后,其可以自主將單元知識點相串聯,進而實施有效的歸納與總結,促使其自身的知識框架更加完善。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立足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發展特征角度上來說,其自身對于新鮮事物充滿著喜愛,結合豐富的思維導圖實施教學,可以為學生帶來更加有趣的感受,沖擊其視覺,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鍛煉敏捷的思維,讓其在學習中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講解現狀有效轉變。所以教師可以結合思維導圖特征加以適當應用,為學生們靈活創設出積極的學習環境,將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充分激發。
二、思維導圖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踐應用的現狀
經過有關的調查可以看出,許多教師在實際的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活動之中由于自身的觀念比較陳舊,無法做出有效轉變,在教學之中仍將傳統的模式作為關鍵,極少應用思維導圖方式展開教學活動。還有一部分教師以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作為目標,不關注學生自身的發展與成長,這種教育思想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
三、思維導圖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踐應用的策略
結合實際教學,科學選擇內容
許多教師將單純的知識講解作為關鍵,在教學中過于看重自己對知識的講解,而學生在學習活動之中的自主探索無法得到教師的關注,其全面發展大大受阻,并且無法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所以教師應結合實際教學展開分析,科學選擇教學內容,巧妙結合思維導圖,將學生主動學習與探索的熱情引起,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學習,進而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實效性,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數學學習內容。
例如,在進行“條形統計圖”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本課的重難點知識,筆者將有關于條形統計圖的概念、制作等部分合理歸納成了思維導圖的形式,并在課前結合多元化的資料,以現代化多媒體的形式制作了思維導圖。之后,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多媒體直觀為學生們呈現出了思維導圖,促使學生們結合其中的思維導圖清晰了解條形統計圖的概念與制作方式等,以直觀的形式加強了學生記憶。筆者在這一過程中及時融合課本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進行了講解,促使學生們能夠全面學習、理解有關于條形統計圖的知識,通過講解、展示相結合的形式使得整節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在課堂的最后,筆者再為學生們出示相關的練習題,讓學生們結合思維導圖與課本中的知識概念進行實踐操作,強化了學生知識應用效果,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的輔助意義無形之中凸顯了出來。
總而言之,抽象的數學知識對于小學階段學生而言有著較大的學習難度,教師應迫切解決教學現狀,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網絡的構建。教師應合理借助思維導圖的應用,將學生數學學習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激發,使其加深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并引導學生學會在數學學習中自主構建思維導圖,這對于他們將來的成長以及全面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呂國棟.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2):249-250.
[2]李旭,張青.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8):166.
[3]張引.基于學科思維導圖的小學數學復習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8,5(24):3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