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珍
摘要:小學數學是一門相當嚴謹的學科,邏輯性比較強,這個特點就決定了它沒有辦法像別的學科一樣將課堂氛圍搞成激烈的、興奮的狀態。又鑒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老師站在講臺上一味的講課,完全忽略了學生們的感受,缺乏互動,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下,沒有學習的積極性。這也是課堂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本文就此探討如何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以期為數學教學提供一些素材。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5-198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在小學教學中,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也對小學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最完美的課堂教學效果。實踐表明,學習效果的好壞和教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積極性和參與性高,課堂效果好,反之亦然。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首先必須解決如何激發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參與度這一重要問題。
一、小學課堂效率低下的原因
在大多數學生眼里,數學老師是嚴謹的、嚴肅的的形象。當老師站上講臺,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開始講課時,就有學生開始走神了,“沒有意思,聽不下去”是最普遍的想法,這種模式下,學生難以融入老師的狀態里,很容易造成一步聽不懂,步步都聽不懂,然后一節課下來發現,想問問題都無從下手,就會使得學生破罐子破摔,反正也聽不懂,問也不知道從何問起。而老師只重視最后的答題結果,不思考這些答案是不是學生自己想出來的,甚至造成抄襲的現象。老師沒有了教學效果和進度,學生也失去了數學學習的興趣,是個兩敗俱傷的局面。
二、提升課堂效率的策略
(一)多元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習積極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學生對于課堂的要求,滿堂灌、填鴨式已成為過去式。老師要嘗試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例如,可以讓學生來掌握課堂節奏,嘗試拿出一節課,提前讓學生選出一人,提前備課,可以利用互聯網、圖書館和詢問老師來查詢所需要的一切資料,讓學生當一次老師,按照正規上課流程進行。首先學生當老師這個模式就很新奇,學生們就會很感興趣,再者學生備課就會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哪些是難點,可以設身處地的考慮學生們要的課堂到底是什么樣子的。老師在課堂上觀察,學生備課考慮的重點是什么,模式是什么,在大方向上把控課堂。在課后,和同學們分享這節課的收獲,激發學生們在課堂上的求知欲,提升興趣。
(二)分組教學,提升參與感
每次說到學習效果時,“比一比”都是腦海里先想到的一個詞。但是怎么比、比什么是一個很值得商榷的內容,比的好,學生積極性提高,比不好,就容易造成一些不太好的情況。所以老師要掌握這個度,要比好,要有收獲。
比如,將全班分成兩組評講試卷,兩組是兩張不同的試卷,每組的所有同學一人一道題進行講解,講題的同學要由另外一組隨機點名,每講完一道題,另外一組的一個同學要說出這道題考的知識點,說完后別的同學可以進行補充。結束后,換另外一組。如果隨機抽的這名同學不會這道題,就再隨機抽另外一名同學,當別的同學講完的時候,那名不會的同學對這個題所包含的知識點就會印象深刻。這樣的模式,人人都可以參與,不會走神,隨時警惕會不會在自己不會的那道題抽到自己,精神會百倍集中。這樣的兩張試卷評講完畢,同學們會對涉及的所有的知識點如數家珍,比老師在上面講的效果要好很多。
(三)善用多媒體,增加課堂趣味性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帶給我們更大的便捷,信息技術為小學數學教學也提供了更廣大的平臺,可以提供給學生更直觀、更清楚的表達方式,對學生發現問題、假設推斷大開方便之門,誘發學生產生創新意識、增加課堂趣味性,激發學習熱情。
書本中傳統形式的固定不變的文字、圖形限制了學生的思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通過將信息技術融合到教育教學中,可以改變目前存在的不足,比如老師可以采用多媒體中的繪圖、拼圖技術,將各類圖形進行分割、換位、旋轉、拼接、組合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與思路進行任意調整,充分、自由的選擇自己的處理方式與方法,將枯燥抽象的數學課堂教學演變為自主制作演示課件的綜合課程,生動再現學生的不同想法和各種不同的組合方法,從而完成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讓學生充分體驗創新的喜悅,激發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加課堂趣味性,保障數學教學的順利進行。
數學是一門充滿嚴謹性、準確性、邏輯性和創造性的基礎學科。為了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掌握這門學科,老師要掌握學生們的差異,根據每個同學的特長來完善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不完美,將課堂進行多元化改革,從課堂的主導地位變為課堂的引導地位,引導學生們發現數學的魅力,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升數學課堂的參與感,提高數學教學的課堂效率,順利、完美完成數學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張磊.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1):148,150.
2、游紹群.探究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文淵,2019,(4):673.
3、明光華.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探究[J].教育教學,2019,(3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