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蔚
摘要:詞匯是語言教學的基礎,尤其對于入門階段的學生來說,使用正確的方法與習慣認識與學習詞匯是極其重要的,其不僅僅可以從根本上帶領學生走上正確高效的外語學習軌道,提高學習的興趣與激情,而且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對整個語言學習生涯來說,也必將是永久受益的。對于小學語言教育來說,這也是一項無法避免的話題與研究項目,需要廣大教師積極積累經驗、學習先進的教學方式、結合實際的教學環境,仔細總結、認真斟酌將適合恰當的方法教給學生,切實地提高學生語言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基于此,本文將從詞塊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與具體方式展開詳盡的論述與分析,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與意見,以供參考。
關鍵詞:詞塊教學法;小學英語;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5-312
一、詞塊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
詞塊教學法針對的是單詞本身的音、形、義,從這三個方面出發,對基本詞匯進行整理與歸納,系統性、規律性地將整合后的單詞教給學生,讓其在有跡可循、有據可查的基礎上學習與記憶單詞,理解單詞的深刻含義與一些基本的運用語法規則。詞塊教學法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有不同層次的衍生與擴展,將英語學習的時間線與內容完整的雜糅進去,對教師來說,在教學的過程中,有系統性的方法整齊劃一地規范與約束,可節省大量的時間成本,帶來的效率與質量也不容小覷,對于學生來說,其中的某些方法可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也會回顧與復習之前學習過的內容。
二、詞塊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方式
(一)做好詞塊教學中的分層
掌握詞匯是英語學習的第一步,也是教師在進行具體實踐教學的首要目的,由于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分為不同的模塊與階段,三到六年級詞匯的難度也是循序漸進的,教師在利用詞塊教學時也要適當地增加難度、增加單位時間內的總量,做好分層工作,讓學生在一個相對輕松但又不毫無壓力的氛圍中學習、記憶與理解單詞,同時,學生逐漸學習積累的過程也是詞匯記憶思維養成的過程,這其中也必定存在著不同學生之間進度差距的問題,要求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盡量事無巨細,依然從基礎的如何拆解、拼讀、記憶等等出發,讓其迅速掌握所有單詞,在后續課文講解等等一系列流程中也能如魚得水。
例如,在較為宏觀的角度,可將學生學習的階段劃分為三四年級與五六年級兩個等級,在低年級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引進一些較為基礎的方法,讓學生初步了解詞塊教學法的大致原理與流程,例如,在出現介詞性短語“come from”或者固定情態動詞搭配“would like to”
等等時,教師可首先以結果性出發,讓學生以詞組式形式記憶與積累,同事,在課堂期間講解時,教師需要秉持從簡單基礎單詞出發的原則,循序漸進地誘導學生去明白詞組存在的意義,如“come from”中,教師可先教給學生“come”實際意義表示“來”,而后面續帶介詞“from”的則表示“方向性地從某個地點過來”,則搭配在一起就表示“來自于某個地方”。而在之后再次學習到有關介詞短語的固定搭配時,教師可將“come from”的例子率先拋出,讓學生在獨立思考過后大概分析出新學詞組的意義,在擴展詞匯量的同時,也完成對英語學習思維的養成。
而在高年級的階段,學生對詞塊教學法已經相對熟悉,對于一部分比較簡單基礎的單詞可完成獨立的拆解記憶,但是,高年級英語學習的難度又有很大的跨度,依然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的協助,對難點重點單詞進行針對性地講解與分析,而且詞塊教學也不能僅僅限于學習單詞,學生對固定句式和慣用語進行歸納總結,例如,result in, instead of, how come, ifIwere you,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在高年級教學中,教師也要針對性地引到學生跳出名詞、動詞、形容詞自成一體的小圈,注意對小詞特殊用法的積累,所謂的小詞,具有一詞多性和一詞多義的特點,其使用范圍較廣,表達方式靈活多變,搭配關系比較復雜,如介詞beyond,off,from, of, above, at, in 等、副詞如so, thereby 等、連接詞如and,while ,then等和由小詞組成的固定結構如if at all,if ever, if anything等。
詞塊教學中的分層強調針對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水平增加適當的難度,讓學生掌握更加高效與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與記憶詞匯,而且在實踐的教學經驗中可以看出,詞塊教學法不僅僅解決的是詞匯學習與記憶的問題,還可在很大程度上定期地對學生整體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
(二)做好詞塊教學中的辨認
詞塊教學法中的分層是從縱向上對學生學習水平的拔高,那么詞塊教學法中的辨認則就是從橫向上提升教學技巧的先進性與高效性,從而在短時間內通過方法的應用立竿見影,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做好前期量的積累。
例如,在EPE五年級英語上冊《UNIT4 WHAT CAN YOU DO》這一篇課文中,出現了諸如:“play pingpang”之類的搭配短語,教師可從這一契機出發,首先講解“play”后加運動類目的或者加“the”再加樂器類的基本語法規則,讓學生自主的造句,寫出例如“play the piano”、“play the guitar”或者“play basketball”“play sports”等等之類的搭配,在擴展更多搭配知識的同時,也做好對“play”在樂器與運動類單詞之間應用的辨認,這是通過短語的學習來深化詞匯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此外,通過形近、意近、音近單詞進行記憶也是一種極其高效的方法,若能妥善處理正確應用,還可以超前地完成區分的任務,更加深化單詞的映象,如“tea”與“team”屬于音近單詞、“relation”和“connection”屬于意義相近的單詞等等,教師在進行其中某一個單詞教學時,可將與之相關的詞匯引進、完成擴展,提醒學生做好區分與辨認,同時,在后續檢驗的過程中,教師也可考慮將這些單詞也作為考核的內容,讓學生同等重要地去認識與掌握它們。
詞塊教學法中的辨認是一項操作系數較高的方式,要求教師在前期做好充足的資料準備工作,做好合適且恰當的擴充,掌握好度的問題,同時,對于學生來說,詞匯辨認必然是一種高效且實用的學習方法,但是其消耗的精力與時間必將是原有的幾倍之多,而且在其中部分內容也十分枯燥乏味,對記憶的要求也極其之高,因此,在應用此項教學方法時,教師必須要權衡利弊,既要適當引入也要必要減少,以學生為主體和中心,盡可能做到在精力與時間限制的范圍之內保證最大化的效率與收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是對詞塊教學法在實踐中應用方式的研究與分析。詞塊教學法包括在橫向與縱向上都有不同場景下的注意事項,需要教師和學生積極配合,仔細揣摩,將其作用發揮到最大化。對于今后詞匯教學法的應用問題來說,教師需要積極結合過往經驗,仔細考究每一級學生的特點,選取合適且高效的模塊方法利用其中,讓學生在時間與精力雙重在線的情況之下完成學習,發揮出詞塊教學法的最大作用。
參考文獻
[1] 佟雙. 增強詞塊意識——淺談詞塊教學法在大學英語寫作中的應用[J]. 魅力中國, 2011, 000(013):170-171.
[2] 楊琳娟. 注重語塊教學,改善語言習得環境——淺談語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 英語畫刊(高級版), 2019, 000(014):75-76.
[3] 張敏. 淺析高中英語詞塊語境教學法在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6, 000(006):194-194.
[4] 王小飛. 淺析詞塊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作用與應用[J]. 新課程導學, 2014, 000(009):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