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汝貴
摘要:“十三五”以來,各地“三通兩平臺”建設任務基本完成,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應用已成常態化。要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關鍵在創新應用。本文主要選擇了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短路”這一主題,以希沃白板5和交互式電子白板為教學環境,具體分析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應用,為同行提供一個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案例,僅供參考。
關鍵詞:希沃白板 教學應用 互動教學;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5-359
引言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的核心素養。全國各地在基本完成“三通兩平臺”建設任務的基礎上,正在朝著《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的“三全兩高一大”邁進,正在努力“將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系統性變革的內生變量,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推動教育理念更新、模式變革、體系重構”。教育信息化已從1.0時代進入2.0時代。在互動性更強的EN5環境下,如何落實國家教改政策,如何改變教與學的方式,如何構建生成性的教學,如何實現從融合應用向創新發展的高階演進,如何才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焰……值得研究。本文試圖通過典型案例,具體分析EN5在課堂教學應用的優勢,尋找以上問題的答案。
一、EN5環境及教學應用
EN5具備互動課件、移動授課和多端兼容功能。軟件有備課模式和授課模式。在備課模式下,可以添加文本、形狀、多媒體、表格、課堂活動、思維導圖、統計圖表、學科工具,還可以設置動畫效果。在授課模式下,可以使用選擇、筆、橡皮擦、放大鏡、板中板、截圖等功能,也可以調用通用、學科、在線資源中更為豐富的功能,還可以通過授課助手、手機希沃白板APP等實現移動授課,從而使得教學方法獨具一格,構建生成性課堂。
二、EN5環境下的教學應用案例分析
電學,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不但需要學生從微觀角度抽象理解,還需要學生從宏觀角度靈活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也需要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同時還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從建構主義的視角來看,學習不是學生被動地從教師那里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參與到相關的經驗之中,并有機會進行對話,使得意義產生并被建構。借助具有較強互動性的EN5開展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建構電學大廈并解決生活中的電學問題。本文以“短路”為切入點,分析EN5環境下的實際教學應用。
(一)互動功能,彰顯生成性課堂
在EN5課件中呈現小燈泡、開關、電源、電流表等素材,學生可以任意拖動素材到屏幕的適當位置,并根據電路的復雜程度,復制、粘貼或者刪除不必要的素材,滿足電路連接要求。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克隆”“選擇”,拖拽、復制素材,使用EN5的“筆”工具,連接電路,并使用“橡皮”工具對電路連接中的錯誤部分進行修改,完成通路、斷路和短路連接。
使用這樣的“半成品”課件開展教學,可以完整呈現學生解決問題的全部過程,沒有過多的預設,是在同學生一起構建生成性的互動課堂。
(二)互聯功能,構建多樣化的呈現方式
通過“希沃白板”手機APP,將手機與交互式電子白板實現互聯。通過手機,將學生作業呈現在交互式電子白板上,可以更加方便地與學生一起分析優缺點。在學生實驗環節,可以借助“攝像”功能進行“直播”,將學生實驗情況同步在交互式電子白板上呈現,將學生的“個人俯視”行為轉變為“全體同學的平視”行為,可以突出顯示學生的實驗過程。
(三)游戲教學,讓課堂變得生動起來
第一個游戲,在模擬的兩條道路上,一條路有1個小朋友和組合起來的多張凳子,另一條路沒有任何障礙。在教學過程中,由學生拖動代表電子的“小朋友”在道路上前進,老師拖動組合的“凳子”先擋住“小朋友”的去路,然后再把“凳子”拖到另一條路上,讓學生體會代表單個電子的“小朋友”在有障礙和沒有障礙時的運動情況。
第二個游戲,模擬多個電子的運動情況。在模擬的兩條道路上,一條路上有多個“小朋友”和組合起來并留有僅能通過一個“小朋友”位置的凳子,另一條路上只有多個“小朋友”,沒有障礙。在教學過程中,讓多名學生拖動代表電子的“小朋友”運動,體會有障礙和沒有障礙時電子的運動情況。
(四)其他技術應用,豐富課堂教學
在“體驗電路”環節,在學生用實驗器材成功連接電路后,使用虛擬“防真實驗”,模擬學生連接的電路,讓學生更為形象地感受電路中有電流時電子的運行情況,彌補傳統物理實驗中難于看到的現象。
技術的合理選用,是由教學設計的目標決定的。為互動教學而生的EN5,設計了“趣味分類”“超級分類”“選詞填空”“分組競爭”“判斷對錯”等課堂活動,可以根據教學設計的目的,結合老師的使用習慣,設計創課堂活動,增加課堂互動效果。也可以深入研究EN5的其他功能,合理、創新使用到教育教學過程中。
三、結語
新時代,教育理念需要更新、模式需要變革、體系需要重構。基于EN5環境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應用,通過互動、互聯、游戲、傳統與現代的融合等,體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可以構建師師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家校互動的生成性課堂,可以在互教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點燃學生智慧的火焰。在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應用的深度融合中,不是所用的技術有多高大上,也不是滿堂課中信息技術的濫用,而是在課堂中恰到好處的使用,使課堂教學中看不出技術使用的突兀,從而達到潤物無聲、畫龍點睛的效果。本文僅以老師常態化應用的軟件之一——EN5,以一個專題——《如何破解電路中的短路問題》為例,簡要分析了信息技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旨在拋磚引玉,難免掛一漏萬,貽笑大方。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網站.教育部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 http://www.gov.cn/xinwen/2019-04/03/content_5379203.htm
[2] 教育部. 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3] 理查德·I·阿蘭茲著,叢立新等譯.學會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