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 陳世通
摘 要:特色化辦學是當今基礎教育發展的趨勢,也是實現教育向更高層次發展的要求。為實現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山東省臨沂沂堂中學突出辦學特色,在“行方智圓,守正日新”的核心理念指引下,構建了完整的方正教育體系,在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同時,實現了學校的高品質發展。文章以山東省臨沂沂堂中學為例,對基于核心素養的方正教育文化建設進行探討。
關鍵詞:方正教育;辦學特色;核心素養;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02-0058-03
坐落在梧桐山下的山東省臨沂沂堂中學是一所農村中學,在齊魯文化的涵潤下,山東省臨沂沂堂中學(以下簡稱“我校”)實施文化品牌立校戰略,探索出方正教育之路。自方正教育實施以來,我校的教學質量和聲譽不斷提升,先后榮獲“中小學教師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規范化學校”“經濟社會發展考核區屬駐鎮先進單位”“語言文字規范化達標學校”等二十多項榮譽。作為一所農村中學,我校是如何實現快速發展的呢?我校結合當今教育發展趨勢,立足學生終身發展,提出了“方正教育”辦學理念。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有品牌力。我校致力于打造農村中學方正教育特色品牌,在學校管理、師資隊伍建設、課堂教學改革、校園文化內涵發展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建設成了書香校園、科技校園、智慧校園,為實現鄉村振興培養了更多合格人才。
一、方正教育的理念體系
1.“以人為本,方正興校”的辦學理念
“以人為本”即以學生的實際需要和未來發展為價值導向,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樹立學生主體意識,重視學生個體差異,保護學生的求知欲,注重開發學生的潛力,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方正興校”即守教育之根本,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辦家長和社會滿意的優質教育,辦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致力于在尊重個體差異的前提下,為每個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努力使學生成為既全面發展又學有所長,既個性鮮明又有健全人格的人。
2.“創造適合每個學生發展的教育”的育人理念
“創造適合每個學生發展的教育”的育人理念,是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即在尊重差異、發展特長的培養模式下,教育目標的設定、教學要求的確立、教育方式的選擇都與學生的基礎相適合,與學生的個性需求相適合,與學生發展的階段相適合;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前提下,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學生彰顯個性和發展特長搭建平臺。
3.“方正交融,內外兼修”的人才理念
“方正交融,內外兼修”的人才理念要求學校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還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大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修養、高尚的情操、強烈的責任心和較強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內外兼修,成長為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有品位的新時代合格人才。
4.“行方智圓、守正日新”的核心理念
“方”為立身之本,“圓”為處世之道。有圓無方則不立,有方無圓則滯泥。做人要內方外圓,大方做人;做事要隨方就圓,端正做事。“行方智圓、守正日新”的核心理念是德才兼備,做正派的人,做事做學問要實事求是、方正不茍,既有雄才大志又品行方正,還要棄舊圖新、與時俱進。
二、方正教育特色品牌的發展目標
我校將學校辦學、教師發展、學生成長作為創建特色品牌的工作重心,以創建一所風清氣正、返璞歸真的農村知名學校為總體目標,狠抓教育教學質量,朝著優質、均衡、高效的目標闊步前行。
1.方正教育的學校辦學目標
在“行方智圓、守正日新”的核心理念指導下,我校以辦一所風清氣正、返璞歸真的農村知名學校為辦學目標,實現了學校辦學有特色、教師教法有特點、學生學習有特長、教育教學高質量的良好局面,著力打造魯南蘇北地區知名的方正教育品牌。
2.方正教育的教師發展目標
沒有教師的進步,就沒有學生的成長。方正教育的教師發展目標是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學識淵博、嚴于律己的高素質專業化師資隊伍。我校堅持以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為核心,開展教師基本功培訓,建立教師成長檔案,重視名師培養工程、學科帶頭人培養工程等師資隊伍建設。還成立教學研究中心,實施校級、區級、市級骨干教師評比機制,開展“以傳帶幫”活動,以提升師資團隊整體素質。
3.方正教育的學生培養目標
我校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創造適合每個學生發展的教育,培育“樸素大方,善正有為”的方正少年。辦學理念始終著眼于學生的終身教育與終身發展,力求把學生培養成博學廣聞、學以致用、方正儒雅、知書達理、大方質樸、自強不息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良學子,培養學生的科學人文素養、實踐能力、創新意識、探索精神等。
三、方正教育特色品牌的實踐探索
1.開發方正校本課程
我校構建了基于學生個性與全面發展的方正校本課程體系。為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方正校本課程被細化為近二十種,如語文學科以拓展閱讀、個性化閱讀為著力點,開展經典誦讀、快樂閱讀、專題演講等活動,實現學生閱讀素養的提升。其他學科的校本課程有:英語學科的英語自由說,音樂學科的陶笛演奏、大合唱,美術學科的剪紙、素描,體育學科的足球、趣味籃球、武術操、街舞等。我校方正校本課程借助校園讀書節、藝術節、體育節進行成果展示,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合作學習能力。
2.構建“六三六”方正課堂
在學習借鑒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我校構建了“六三六”方正課堂教學模式,著力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主、自律、自省、自強”的個性品質,以學生為主體,構建主動參與、互助合作型課堂,倡導自主學習、小組學習、展示學習的學習方式。以“復習—自學—合作—展示—檢測—總結”為教學主線的“六三六”方正課堂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水平,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打造方正之師
我校十分重視教師專業化發展工作,重視提升教師的成就感,培養智慧型教師,成就學識淵博的方正之師。
首先,在教師專業成長方面,我校不斷完善教師繼續教育制度,大力推進教師教研培訓,積極為教師建立成長檔案,努力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實踐能力。其一,強化教師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理論水平,為教師創造更多外出學習、參賽的機會。通過請進來的方式,聘請名師來學校舉辦專題講座。通過走出去的方式,推薦骨干教師參加區、市、省的培訓及交流研討會。利用與城區學校結對子的契機,讓各學科教師和城區骨干教師結對子,通過輪崗交流、送課下校、教學研討、班主任工作經驗探討等交流機制,促進城鄉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其二,利用網絡教育資源,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在線培訓,為教育教學打下理論基礎。其次,我校注重教師基本功訓練,開展“課改之星”評選、同課異構教學技能比賽、多媒體應用教學能手大賽等活動。搭建“青年教師—教學新秀—教學能手—特色名師”的成長階梯,進行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幫扶,還組織各類校內公開課,如骨干教師示范課、教學能手展示課、課堂改革研討課、新教師匯報課等,充分發揮名師、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加強新老教師的聯教研討,以促進整個師資隊伍快速發展。最后,我校十分重視教育科研工作,向教育科研要質量,形成了人人搞科研的學術氛圍,實現了科科有課題、人人做研究的良好局面。教育科研活動能夠培養教師的科研智慧,增加課堂教學的科技含量,走出一條科研興師之路。
4.培育方正少年
在“創造適合每個學生發展的教育”育人理念指引下,我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著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行,張揚學生個性,發揮學生特長,鼓勵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培育品學兼優的方正少年。
我校大力宣傳國學經典文化,為學生良好品德的培養營造氛圍。以“國學教育”為主題開展的“經典詠流傳”詩文朗誦大賽、“國學小名士”比賽在全校掀起了國學教育熱潮,使每個學生都受到詩文書香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我校努力打造書香校園,積極為學生創造閱讀條件,完善圖書室,優化藏書結構,建設班級閱讀角。還開展校園讀書節和閱讀好時光作文大賽活動,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引領、展示和評價。另外,我校還在校園內興建方正文化走廊、方正文化步行街和方正文化廣場,為學生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為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我校組建七巧板、書法、科技小制作、創客機器人、舞蹈、合唱等特長興趣班,激發學生主動探尋知識的驅動力,為有興趣、有特長的學生提供藝術學習平臺。每學期都舉辦校園藝術節,展示學生藝術學習成果,激發學生愛學習、愛生活的熱情。同時,還舉辦豐富多彩的特色校園體育活動,讓學生的課間生活更加充實快樂。在體育大課間,我校自主開發的活動項目有武術操、街舞、少年足球、趣味籃球等。校園體育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又增強了學生的體質,形成了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我校還開展一系列方正紅色研學活動,對學生進行革命教育洗禮。利用地處沂蒙革命老區的優勢,我校大力開展紅色研學活動,弘揚沂蒙精神。多次組織學生到孟良崮戰役紀念館、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沂蒙紅嫂紀念館、山東省政府舊址等地參觀學習,讓學生在紅色旅行中品味歷史,感悟家國情懷,成為新時期敢于擔當的方正少年。
5.建設方正之校
建設方正之校的基礎是實行規范化管理。我校轉變“重形式、輕實效”的觀念,樹立“精心、精細、精品”的工作觀念,并建立健全現代學校管理制度與規章體系,實現學校規范化和標準化管理。
建設方正之校的關鍵是加強育人環境建設。環境育人體現的是“無聲勝有聲”,有品質的校園環境既美觀又有超脫自然的氣質,能夠達到“不言而教”的效果。目前,我校擁有連體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生活樓等,配備理化生實驗室、美術室、音樂室、信息技術教室、圖書室、閱覽室、教職工活動室、心理咨詢室、醫務室、廣播室、體育器材室等,還有塑膠跑道操場、籃球場、排球場、乒乓球桌等多種體育活動設施。并建有竹林、紫藤廊、楓葉道、百花園等景觀,尤其是方正文化墻、方正求知亭、方正“悅讀廊”的建設,營造了處處有特色文化、時時熏陶洗禮學生的高雅的校園環境。整個校園實現了人文與自然環境的有機結合,真正做到了環境育人。我校還擁有以多媒體觸控一體機、校園網、校園遠程監控系統、校園廣播系統為主導的智慧化校園信息體系。每個教室都安裝有多媒體設備,投影機、電子白板、觸控一體機等教學設備一應俱全,實現了智慧教學、多屏互動和設備智能控制。建設方正之校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質量。我校始終將教育質量作為立校之本,嚴格把控課堂教學關,注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要求教師樹立新的教育觀,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加強學生日常學習行為習慣的養成,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四、結語
經過多年的努力發展,我校在校本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改革、師資隊伍培育、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名校之名,名在特色。我校精細的管理模式、準確的辦學定位、鮮明的學校特色、豐碩的教育成果,贏得了社會各界和學生家長的廣泛好評,成為享有一定社會聲譽的教育實體。我校仍將致力于方正教育特色品牌的創新與發展,努力創造適合學生成長的育人環境,全面提高核心競爭力,力爭把學校創建成魯南蘇北地區有較高知名度的農村中學。
參考文獻:
[1]葛新斌.關于我國農村教育發展路向的再探討[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5(01).
[2]閆興剛.打造卓越文化品牌 做農村教育的典范[J].基礎教育參考,2019(19).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ounder Education Culture Based on Core Competence
Chen Xin, Chen Shitong
(Linyi Yitang Middle School, Shandong Province, Linyi 277721, China)
Abstract: Characteristic school running is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basic education, but also the requirement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o a higher level.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Shandong Linyi Yitang middle school has highlighted its school running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ed a complete founder education syste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re concept of "acting wisely, keeping upright and innovating", and realize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while improving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Taking Yitang middle school in Linyi,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founder education culture based on core competence.
Key words: founder education; school running characteristics; core competence; cultural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