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將
【摘 要】本文基于高校落實陽光體育教學的意義,分析高校體育教學現狀,指出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問題,論述陽光體育背景下高校體育一體化教學改革的策略,提出樹立一體化教學理念,激發學生體育興趣;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激發學生內在動力;組織一體化競賽,強化體育鍛煉意識;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保證體育教學效果等做法。
【關鍵詞】陽光體育 高校 一體化教學 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35-0148-02
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于2007年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啟動陽光體育運動,這一倡導結合《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為解決當前大學生身體素質低的問題、促進大學生健康發展提供了指導思想。而一體化教學將各個教學環節加以整合,從整體視角將職業教育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有效融合,便于學生在實踐中消化和吸收理論內容。陽光體育背景下的體育一體化教學,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提高運動技能、審美情趣和道德品質,增強個人體質,提高綜合素質。本文結合高校體育教學現狀,分析陽光體育教學的意義,探討體育一體化教學改革措施。
一、高校落實陽光體育教學的意義
(一)契合高校體育教學目標
陽光體育教學側重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自主意識,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素養等得到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目標主要定位為強健學生體魄。兩者的有效融合和相互影響,能夠促使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形式等方面出現新變化,豐富體育課程教學的內涵,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
(二)豐富體育教學內容
一方面,陽光體育教學要求教師在關注學生身體素質發展情況的同時,培養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心理素質等。這樣的教育理念,能夠促使教師開展并創新一系列體育文化、體育精神和體育運動方面的活動,通過組織體育競賽、體育文化節等,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也就是說,陽光體育運動的落實,為教師豐富體育活動形式、優化體育教學方法提供了契機。
(三)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
落實陽光體育運動要求教師從關注教學任務轉向突出學生地位。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發展情況及個性化特點設計體育課程、組織體育活動。相較于固有的教學形式,陽光體育運動下的師生角色發生了轉變,教師不再是局限于知識的單向傳授者,而是成了體育課程和組織活動的設計者,從傳統教學中的管理者轉變為輔助者,為學生認知和掌握體育技能提供幫助;而學生成為自主型運動者和學習者。基于陽光體育教學理念,教師要關注學生個性、心理、品格等方面的發展,要注重學生良好精神風貌、道德品質等的培養以及規則、公平、團結等意識的形成,從而有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體育教學向個性化、人性化發展。
二、高校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一)對體育教學認知不深
學校和教師在體育教學認知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一,我國尚未形成系統且全面的體育長效機制,在體育教學方面投入的資金有限。在高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的背景下,大學生的體育運動需求受限于體育資源,影響其運動積極性。其二,在固有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影響下,社會群體更多地抱有“重文輕武”的思想。其三,高校對學生體育發展情況、體育技能和成績缺乏重視,以致學生對體育課程難以形成正確的認知,往往更專注于專業課程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從而影響學生體育運動和鍛煉意識的培養。尤其在目前的良好生活條件下,青少年身體素質健康水平卻呈現下降趨勢,據此高校應重視體育教學。
(二)體育教學目標單一
高校體育教學目標比較單一,教師更多的是圍繞學生身體素質、運動技能設定目標,未能將心理健康、體育文化、終身體育意識融入教學目標中。基于這樣單一化的體育教學目標,體育教學實踐活動很難滿足現代化體育教學需求,以致體育教學無法發揮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
(三)教學形式有待更新
教法是影響教學實踐、學習參與情況的關鍵因素。其一,目前的高校體育教學大都是直接沿用固有的教學形式,教法上缺乏創新。即教師通常以示范教學、灌輸教學來組織體育活動,使學生被局限在接受、模仿的狀態下。在這樣的教學環境和氛圍下,學生極其容易產生厭倦和反感情緒。其二,部分教師對課程改革理念缺乏正確的理解,過于注重體育教學的自主性,未能系統地設置訓練項目和活動。例如,只是圍繞籃球、足球等運動項目開展技術性教學,未能聯系時代需求和學生發展實際創新教學形式,以致很難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影響了體育教學效果的提升。在整個體育教學實踐活動過程中,教學方式的選擇和確定是學生某方面體育素質、技能提高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教師需要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設計貼合時代需求和學生需要的教學方式。
三、陽光體育背景下高校體育一體化教學改革策略
(一)樹立一體化教學理念,激發學生體育興趣
體育教學的實施既要強健學生體魄,又要提升學生多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陽光體育背景下的高校體育一體化教學,首先要引導學生端正體育運動觀念。第一,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學校應重點關注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培養這一問題,在體育教學設施上持續投入資金,并適當地增加課外鍛煉時間,為一體化教學改革提供設備設施、空間和時間條件。第二,明確體育教學的目的和方向。將奮勇向前、永不言棄的品格融入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正確認知體育鍛煉對人格、體魄、意志力等方面的作用,喚醒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促使其認識到體育運動的價值,從而樹立終身體育運動、強健體質體魄的意識。第三,采用課內外相結合的形式。將課內體育知識與課外體育鍛煉相結合,適當地引入特色運動項目、校外活動,如體育文化節、體育類社團活動等,營造積極參與、主動運動的體育一體化教學氛圍,形成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制,使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培養正確的運動態度、發展多方面的能力,自覺地參與到體育鍛煉活動中。
(二)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激發學生內在動力
加強課內、課外體育教學內容的聯系,讓學生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強化體質,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內在動力。第一,著重關注學生體育一體化教學的參與情況與活動反饋,根據體育教學實際增加課外活動的課時安排、豐富體育教學形式,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熟練掌握運動技能、提升身體素質和身體靈活度。第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運動的習慣,在體育教學的課內外實踐中,以建立監督小組的形式激勵每名學生主動堅持、在課內外中互相幫助,激發學生強健體魄、鍛煉身體的內在動力,使其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第三,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針對不同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類型,引導其將其中一種或多種體育鍛煉項目作為愛好或特長,促使學生養成堅持體育運動的良好習慣,在培養體育愛好和技能的同時,始終保持體育學習熱情和鍛煉動力,進而形成終身體育觀念。
(三)組織一體化競賽,強化體育鍛煉意識
實行體育一體化教學改革,應意識到開展課外活動的重要性,讓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相得益彰,發揮一體化教學的優勢。在課外活動氛圍下,教師為學生提供自由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充分體驗體育活動的趣味性,促使其形成長期鍛煉的好習慣。在課內外活動支持下,學校可以組織一體化競賽,對學生課內外學習和鍛煉的效果進行檢驗,激發學生夯實體育基礎、參與體育競賽的意識;教師可以將體育文化、體育規則、體育精神等內容融入競賽的各個環節,讓參賽和觀賽的學生在道德素質、人格品質、運動技能等方面得到培養和加強,為一體化教學改革注入活力,促使學生形成競爭意識。
(四)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保證體育教學效果
互聯網平臺和溝通軟件的出現,為一體化教學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和思路。在陽光體育背景下,教師可以突破傳統教育教學的思維定式,將一體化教學改革與社會發展形勢相結合,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體系,為陽光體育的發展提供助力。第一,在開展體育教學實踐活動時,教師可以將訓練和學習內容制作成微視頻,融入體育賽事的相關片段,讓學生以看視頻的方式感受體育文化精神的魅力。第二,教師可以從豐富的網絡體育資源中網羅教學內容,基于陽光體育理念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團隊協同類活動,讓學生以小組、團隊協作的方式參與運動,促使其身心健康發展,讓體育教學效果推動一體化教學改革。
綜上所述,一體化教學改革是促進體育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創新的重要路徑,更是落實陽光體育理念的重要體現,其能夠有效改變高校體育教學現狀。學校和教師應重視體育一體化教學改革,分析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將陽光體育理念融入體育教學中,通過樹立正確的運動理念、實現課內外一體化、開展一體化競賽活動、實施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等方式,讓學生認識到體育課程對長遠發展的重要性,激發其主動、積極地參與體育活動,使其在多樣化的課內外體育活動中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和鍛煉習慣,促進體育教學更科學、更高效。
【參考文獻】
[1]史傳華,楊桂其.陽光體育運動背景的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J].當代體育科技,2019(34).
[2]李蓉.論陽光體育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風尚,2018(6).
[3]賈亦帥,馬凱.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優勢分析與體系構建[J].當代體育科技,2020(32).
[4]張磊.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現狀與模式構建[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14).
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素質教育研究所“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核心素養視域下學校教育均衡發展研究”總課題的子課題“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如何適應陽光體育運動的需求探討”(ZGYSJ002-GX190165)
【作者簡介】覃 將(1988— ),崇左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與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