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昌 胡仕會
摘要:為響應國家的政策,素質教育成為教育界的大背景,而立德樹人也成為初中教育的一個根本性目標。而應用德育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手段,有助于對學生的個人品格進行塑造,使學生的人格向著積極角度發展,并為營造未來和諧社會做出貢獻。本文即在此大背景下,圍繞立德樹人這一主題,對如何培養學生進行探討。
關鍵詞:立德樹人;教育創新;初中班會
中學階段的德育教育水平,對于剛剛形成對世界認知的青少年學生,今后能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德行十分的重要,通過班會這一場景活動,能夠更有效地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這也是教師開展班會這種活動的主要意義。教師需要將德育主題班會作為一種固定化的課程內容,引入教學計劃中,定制合適的教學任務,這會大大提升德育教育的質量。
一、主題班會在立德樹人教育工作中的定位
(一)主題班會是初中德育的重要催化劑
初中階段的學生剛剛形成對世界的認知,這時的他們很需要老師和學校進行合適又強力的引導,促使他們形成符合真理的世界觀,并形成自己的行為準則和處事目標,從而在今后能更好地處理自己的學業和生活,將來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正因于此,教師應該對初中學生展開深入的、全面的德育,并為他們創造一個充滿高品德的學習氛圍。主題班會作為德育的一個手段,應用合理會大大促進德育的進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其可以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催化劑”。
(二)主題班會是提升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
相較于普通的班會,主題班會事先確定具體內容方向,也就是說班會的內容方向、教育目標都更加明確。在這樣的班會教育下,學生可以明確目標,不斷地接受正確的思想教育。通過主題班會學生除了被動接受,還可以根據主題主動參與班會環節制定和搜集信息資料,在這些活動中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還能同步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
二、立德樹人的目標下班會的形式內容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
立德樹人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讓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有所認知,并且將此價值觀牢記心中。因此,班會的開展就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作為班會的流程設計指導思想。例如談愛國,就講近代至今涌現的一大批愛國人物故事;談和諧,就講各種和諧帶來的好事和不和諧帶來的壞事。總之,應該多應用各種素材元素和多元化手段來向核心思想上貼近,同時做到不產生隔閡感,使同學們易于接受。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同學們心中生根,從而對德育教育的認同感大大增強。
(二)個人的發展作為主要方向
初中的立德樹人主題班會是一種新形式的德育教育方式,這種方式是以主題班會作為活動媒介讓學生與老師之間進行交互,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素質和德行都能得到提升,也會使學生的觀念得到塑造。但在其中需要注意各個不同年級的學生想法不盡相同,所以分階段培養十分重要,班會的開展、主題的設定也需要根據學生年級由淺入深。另外,教師需要按照學生的不同情況來進行個人規劃班會,可以以“理想”“未來”等作為主題概念,在教師的指引下進行實際性的規劃和積極地暢想,教師也要積極借助學生家庭的力量提升班會作用。其中要注意符合塑造學生的需求,促進對學生德育教育作用的提高。
(三)主題班會的設置應該符合學生的需求
對于學生個體來說,很多時候不會存在整體品格的缺陷,多是有某一方面的品格不夠完備或者是不足。在此,教師應該對對應的主題進行著重引導,讓在某一方面品格不夠優秀的學生得到相應的補足,實現對學生整體品格的完善,這不但更有針對性、效率更高,而且對于學生群體整體的品格水平可以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
(四)班會的內容以學生發展中需要的品質作為方向
除了對于學生德行品格缺陷的補足外,在學生的發展過程中對于整體品格的培養也是很重要的。立德樹人的班級主題班會活動的中心目標是通過班會,使初中學生整體的品行得到提高,那么積極品格的提升尤為重要。比如不怕困難、堅強不屈,這些對于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甚至以后的人生都是至關重要的。為此,應當針對這些主題,提高主題班會中這些主題的比重,使同學們直觀地體會到這些品質的重要性。
(五)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道德為準繩
中學教育的承上啟下性,注定了它所需要承擔的責任,而在素質教育前提下,學業也不再成為唯一評判標準,教育的根本任務還是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為此,我們不僅要提倡傳統的優良道德品質,還要提倡教育社會主義的道德標準,并以此為目標開展班會活動。這樣的做法是跟隨時代的需求,而且對學生來說更加有意義。只有這樣的班會,才更容易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價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三、結語
中學時代的教育,一直以來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名學生,想要成長為積極地、符合社會道德標準的人,成績遠遠不足以作為最重要的評判標準。只有綜合素質都足夠完備,才能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立德樹人主題班會正是圍繞這一主題展開的,學生只有通過這樣的教育,才能夠真正實現中學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海麗.初中主題班會課網站的設計與開發[D].河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