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亭
摘要:食品安全質檢工作與人們的健康安全息息相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食品質量安全質檢工作還處于探索階段,在質檢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國的食品安全,威脅著人們的正常生活,因此,要不斷地強化食品安全質檢工作,有效預防各種不良現象,從而保障人們的食品安全。基于此,本文將對基層食品安全質檢工作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基層食品安全;質檢工作;思考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食品安全已然成為大眾日益關心的問題。雖然我國已經初步建立食品安全立法體系,但是食品安全質檢制度還存在著一些不足。由于食品生產企業經營狀況較為復雜,會使食品安全質檢工作開展有一定的難度,食品安全問題仍然頻頻發生。如何有效加強基層食品安全質檢力度,已成為值得大眾深思的問題。
一、明確基層食品安全質檢工作職責
食品安全質檢工作較為復雜,所以要將需要進一步明確基層食品安全質檢工作職責:首先,強化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基層食品安全質檢工作人員對基層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狀況了解最清楚,質檢部門要緊緊依靠基層工作人員開展食品安全質檢工作,全面把控食品生產企業的所潛在食品隱患,將食品安全隱患扼殺在萌芽中。其次,強化食品安全信息上報。基層質檢部門要安排專人負責食品信息的上報,強化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與上報工作,將信息報送渠道拓寬,保持信息網絡的暢通,保障質檢人員提早發現食品安全問題。最后,強化協助執法。基層質檢員大部分不具備執法的資格,但是要可以協助縣級以上的質檢部門的執法活動,可以將基層質檢部門中執法力量不足的問題有效彌補。
二、加強基層食品安全質檢人員培訓
按照“分級分類培訓”的原則,要將加強基層食品安全質檢員的培訓納入年度培訓計劃中,基層質檢人員須通過培訓考核后,才能參與食品質檢工作。首先,強化質檢人員的工作能力。基層部門可依托專業的培訓機構,將基層質檢職責、工作特質以及質檢重點作為培訓的內容,定時定期開展質檢工作能力的培訓,提升基層質檢人員的食品安全質檢能力。其次,強化質檢人員的信息技術。食品安全質檢工作開展起來較為復雜,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對質檢人員信息技術的要求也愈發地高。因此,要強化基層食品安全質檢工作的科技性,定時定期組織實戰演習,提升質檢人員面對突發狀況的應急能力。
三、完善基層食品安全質檢工作機制
基層食品安全質檢部門作為政府常設機構,要負責轄區內食品安全日常質檢工作,要完善基層食品安全質檢工作機制。首先,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強化基層食品安全質檢責任落實,確保履職盡責。凡是發生失職、瀆職,玩忽職守,引發食品安全事故的,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及責任人的責任。其次,建立質檢檢查制度。定期開展食品質檢工作,并及時排查食品安全隱患,督促質檢人員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協助質檢部門規范食品企業生產經營的行為。然后,建立協助執法制度。協助縣級以上質檢部門開展食品安全執法活動,可以彌補基層質檢部門執法力量欠缺的問題,提升基層食品安全質檢工作水平。最后,建立信息上報制度。加強對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匯總和整理,及時掌握食品安全工作動態,加強相關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做到食品安全信息的綜合利用和分析。
四、完善基層食品安全質檢法律體系
鑒于食品安全質檢工作的艱巨性與復雜性,基層部門應理清當前食品安全質檢的法律法規,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的法律條例,完善基層食品安全質檢的法律體系,以及從多角度監督食品安全生產并完善食品安全監督法律體系,形成系統性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這樣使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覆蓋到食品安全每一個品種,以及每一個環節,尤其是小攤點、小坊、各類別食堂、鄉鎮群體性聚餐等難監管環節。同時,也能對人們日常食用的食品,如奶粉、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等開展監管工作,達到全面監督食品安全的目的。為了使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關政府部門應抓住時間,研究與制定一批針對性與可操作性強的政府規章與規范性文件,使食品生產經營與食品監管能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食品監管法律內容上,應突出解決一些普遍性或者全局性的問題,使執法工作與基層實際執法相符合。如在法律規定食品行業的從業人員應具有相關從業證書,可以根據相關法律的罰款標準,增設一些關于危險食品的簡單處罰額度,確保基層監管部門采取有效手段監督食品企業的經營管理,以此來發揮食品安全法律警示與教育的雙重作用。
五、結語
總而言之,食品安全質檢工作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基層食品質檢部門必須確保質檢工作的有效落實,并且將質檢工作制度完善,從而保障我國食品安全的不斷發展,進一步構建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劉剛.基層食品質量安全質檢工作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20(27):33.
[2]張晶.基層食品安全質檢工作研究[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8,43(07):25-27.
[3]張小紅.基層食品質量安全質檢工作研究[J].中國食品,2018(1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