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電子商務人才需求及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現狀出發,對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中的不足進行探討,提出了建立在“產教融合、賽創協同”之上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案,討論了改革方案的合理性、必要性,設計了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崗位能力分解對照表和階梯漸進式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并從實驗室建設及師資隊伍培養等方面,探討了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具體整改思路與對策。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電子商務;產教融合;技能競賽;創新創業
本文索引:趙振亞.<變量 2>[J].中國商論,2021(23):-177.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12(a)--04
電子商務正逐漸改變著人類的方方面面,發展速度也將會變得越來越快,并成為企業運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作為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其產生的經濟價值已經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并衍生出極大的市場需求。對于職業院校來說,怎樣培養企業所需的電子商務人才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但在實際情況中,確實存在企業難以招聘到高素質和高技能人才,而學習電子商務的畢業生卻找不到對口崗位的情況。因此,在“產教融合、賽創協同”的基礎上改革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刻不容緩。
1 電子商務人才需求及培養現狀
1.1 電子商務人才的市場需求狀況
調查顯示,在2021年,相較于其他行業,互聯網營銷、信息技術等行業在人才缺口上位列前茅,均在行業前十。需要電子商務類人才的行業并不僅僅是專業的行業網站,如京東、阿里巴巴、當當網等。就連教育、電信、傳媒、旅游、制造、金融等行業也急需電子商務人才的加入。網絡的開展和深入以及對企業的影響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企業和客戶的認可。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21年7月發布的第24次中國互聯網絡開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通過對國內10個省份近300個調研樣本的調查,中國企業的電子商務從業人員月收入要明顯高于建材、鋼鐵和餐飲等傳統行業。用人需要增長趨勢明顯,其中,51.4%的 B2B企業在一年內有明確的電子商務人才需求;70.2%的 B2C企業在未來半年內有明確的電子商務人才需求。
雖然電子商務人才就業環境優越,需求量大,增速較快。市場用人需求卻只增不減。根據相關報告可知,市場需求滿足率僅有41%,而企業電子商務職位一半以上無人勝任,引發供需失衡現象。之所以這樣,除了企業自身的因素以外,大學生人才培養體系的不健全是重要原因。
1.2 職業院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1.2.1 專業定位模糊,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
電子商務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呈現出綜合性特點,與管理學、經濟學、計算機技術等諸多領域密不可分,不可避免地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有所偏重,各個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存在定位模糊,目標廣而泛的問題。近年來,電子商務專業分支較多,以跨境電子商務、移動電子商務、傳統電子商務、大數據分析等方向為主,不少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在在追求專業全面性上涉及多個電子商務領域,但在人才培養與課程體系建設方面僅在少數專業課程方面有所差別,而在人才培養與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服務區域經濟建設方面等目標并不明確。
1.2.2 教學團隊結構不合理,教師實踐能力不強
電子商務專業雖然專業涉及廣,但大多數從事電子商務教學的教師團隊成員都不是電子商務專業出身,在課程任教過程中偏重自身的專業,且存在如計算機技術、店鋪運營或推廣、美工或網店優化、攝影及短視頻制作這樣分割的獨立技能。電子商務自20世紀90年代發展至今經過了非常多的轉型期,每個時期都有其典型特征,現如今更是多種電子商務形式并存,教師團隊在電子商務傳統業務與新型電子商務模式并存的運行模式下,大多缺乏整體項目實踐及運營的實際經驗,或者僅涉及自身專業領域理論知識體系,導致教師實踐能力較差,教學團隊結構有待調整。
1.2.3 校內實踐環境難以與社會生產對接,電子商務人才與崗位不匹配
在培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時,必須具備良好的實踐環境。在構建電子商務實訓室時,院校普遍以模擬軟件為輔,對真實情境還原再現,讓學生著手實操。然而,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快速發展下,電子商務的技術和模式推陳出新速度極快,而實驗平臺模擬卻始終在原地踏步,或不同的技術支持企業所設定的模擬軟件只能淺層次描述某種電子商務形式,內部機理和運營過程并不能被真實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接觸到核心內容,造成校內實踐與社會實踐相偏離。企業項目和在校實踐案例,簡直是天壤之別。
2 基于“產教融合、賽創協同”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2.1 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當前,因為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均不同程度存在與企業溝通不及時,校企合作開展的方式有限、層次不夠深入,培養的畢業生與企業崗位的實際需要有差距等問題,在如何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就業、創業競爭力上仍有待提高。在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方面,應進一步根據現有情況對問題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創新培養模式,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更多適合本區域經濟社會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
2.2 產教融合、賽創協同人才培養
2.2.1 “政校行企”深度產教融合人才培養
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只依賴職業院校去實現,等同于天方夜譚,它需要高校、企業、政府和行業等主體合力來孕育人才,科學合理架構校內實踐、專業認知、校外實踐等教學活動,具體如圖1所示。
積極建設職業院校電商產業學院實訓基地,深入開展校企合作,立足甘肅省電商發展規劃的戰略部署,以“面向企業、產業急需,培養新職業人才;產教深度融合,把握新業態方向”為主題,積極參與多評價組織1+X考核;以“立足區域產業、著眼人才興省”為宗旨,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將大學生就業創業和電商新形勢、新發展融入新業態、新動能、 新賽道,推進“甘肅省職業院校新電商領域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培養電商人才。
在“政校行企”四方聯動下,高校在對行業協會交流與國家政策教育規劃進行深入解讀后,對電子商務行業發展和區域經濟精準把握。在實地調研企業后,明晰各大企業的崗位分布及對電子商務人才能力的相關要求,對癥下藥培養人才,填補社會缺口。
2.2.2 以職業技能大賽為突破口,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級應用型電子商務人才
對于課程體系建設來說,組織開辦職業技能競賽是一大助力。因為行業標準通過職業技能競賽的標準客觀體現,職業技能競賽是大學生提升實戰能力、增加就業機會的有益平臺。職業院校教師需要加強對各類職業技能比賽的認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比賽,將參賽內容與具體教學有效結合,提升大學生就業創新能力。同時,職業教育技能競賽能夠促進新時期職業教育整改,可以直接推廣、展示和衡量職業教育成果。與此同時,還可以為教學指明方向。另外,職業技能競賽能夠對教學自省,對教學方法作出調整,保障教學整改有序推進。
職業技能競賽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對整改實踐教學幫助較大?,F在已有的電子商務技能競賽實踐性較強,所提供的內容也比較前沿,較真實地反映了企業及相關產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狀況。把技能競賽的內容巧妙穿插在專業課程中,豐富教學內容。同時,在評估學生學習效果時,把競賽項目作為主要形式,循序漸進落實人才培養策略改革。
3 產教融合、賽創協同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的實施路徑
3.1 設計并描述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崗位能力分解對照表
在“互聯網 +”背景下培養的電子商務人才需要具備復合型的知識結構,既需掌握包括計算機技術、互聯網、大數據等先進的信息技術,還需良好掌握市場營銷、財務和電子商務運營管理等商貿知識。電子商務及相關專業技能競賽類別豐富,對學生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多數競賽與電子商務專業就業崗位或多學科技能要求具有密切聯系,而非單個點式技能,如網店美工、網絡客服等。所以,在整改課程設計內容和人才培養體系工作中,職業院校必須切實考慮技能競賽內容和企業需求崗位。在把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方案的主要課程內容、就業崗位、課程設置、考查能力、現有技能競賽等內容歸納明晰后,交互專業課程的技能競賽和設置。具體見表1和表2。
綜合產教融合,賽創協同對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能夠發揮出積極效應,對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職業崗位群變化情況進行全面考慮的基礎上,在對學生能力、知識和素質結構搭建時以創新創業、應用技術能力和綜合素質為重點突破口,制作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崗位能力分解對照表。
3.2 更新符合電子商務行業特征和要求的階梯漸進式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電子商務這一專業呈現出較強的實踐性,把培養學生技能和傳授知識作為重心,階梯漸進式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以高等技術應用人才的孕育為導向,明確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素質結構,設計規劃培養方案,見圖2。
3.3 建立“產教融合、賽創協同”的電子商務實驗室
首先,在實驗室建設之初,首先要把握可持續發展、實用性的原則,同時積極打造成“產教融合、賽創協同”交互的電子商務實驗室。從實際的推進情況來看,社會需求是學生開展實驗實訓的主要依據。所以,在技能競賽軟件、實訓軟件和實驗室設備的配置上,必須要向社會積極看齊,確保與其統一,兼顧可發展性和實用性。
其次,積極接受新軟件、新技術。高職院校的實訓基地目前主要面向教學,但是“產教融合、賽創協同”交互是高等職業院校電子商務實驗實訓發展的必然走向。在軟件和設備的需求上,科研和生產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實驗室要朝“產教融合、賽創協同”方向發展,積極接納行業及產業新發展、新技術,對各類電子商務技能競賽軟件予以支持并保持更新。
3.4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電子商務專業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具有服務區域經濟能力的創新創業師生團隊
職業院校應積極與當地電子商務企業、行業及相關產業進行溝通聯系,了解行業需求,積極提高教師技能,有計劃地與企業針對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實實在在開展產教融合,以實踐技能服務地方發展。同時,對電子商務技能大賽所要求的技能積極實施教師能力提高計劃,做到教學與實踐相統一,及時把握行業發展動態,一支高水平的電子商務專業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能夠帶動學生就業及創業,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是實現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證。
4 結語
在電子商務行業快速發展、急需人才的背景下,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如何基于產教融合、賽創協同的視角,打破常規,擺脫束縛,針對提升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目標實施人才培養改革,是當前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抓手?!爱a教融合、賽創協同”的人才培養質量關系到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達成度。通過分析人才培養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將課程內容與電子商務產業及行業發展進行對接,以便更好調整電子商務人才的復合型知識結構,把技能競賽內容和企業崗位需求作為出發點,補充調整人才培養及課程設計內容是十分必要的,同時,在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之后更合理地構建課程體系,建立符合行業發展的階梯式動態課程體系,加強電子商務實驗室建設與師資隊伍建設對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劉曉蔚,葉廣仔.基于“產教融合,工學結合”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J].人力資源管理,2016(8):162-163.
孫悅,孟憲穎,徐欣欣.技能競賽驅動下的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0):143-145.
趙欽.積極參與職業技能競賽提升學生就業創新能力[J].太原大學學報,2012(12):110-112.
吳清燕.應用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以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12):260-261.
姚子龍.校企合作下中職電子商務專業“雙元三階三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職業教育,2020(11):8-11.
劉祥鳳.基于產教融合背景下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研究[J].中國商論,2021(15):187-189.
Reform of E-commerce Talent Training Mode Based on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Gans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ZHAO Zheny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mand of e-commerce talent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mmerce talents trai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ficiency of e-commerce talents training,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plans of e-commerce talents training mode based on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collaboration”, and discusses the rationality and necessity of the reform plans. The paper designs the comparison table of the work ability analysis of e-commerce professionals and the course system of the stepped and progressive e-commerce talents training, and discusses the specific rectification path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commerce talents training from the aspects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teacher training.
Keywords: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e-commerc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skill competi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