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初中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學習物理的關鍵,利用思維可視化教學培養初中學生的物理邏輯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梢暬夹g是教學的一種重要技術,能助力學生的推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可視化提煉、導航及展現,提升學生的邏輯推理力。鑒于學生物理學習過程中存在的許多困難,教師有必要通過可視化技術,讓學生的物理邏輯推理變得有條不紊、有理有據。有鑒于此,文章主要探究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利用思維可視化教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期為初中物理教學實現新的突破。
關鍵詞:初中物理;思維可視化;邏輯思維能力
初中生的思維方式,較小學生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還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的培養與提升。物理學是一門十分有趣的科學,它需要學生通過觀察、動手體驗和探索去認識物理,這需要學生具有物理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夠形成對于周圍世界較為清晰的認知,擁有較為敏感的知覺。物理學科是學生初中時期接觸到的新課程,養成興趣尤為重要。提升能力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不要急于求成,要引導學生互動交流,擅于發揚自己的探索精神。教師要找出物理學科中吸引學生的因素,并且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一、 創造教學情境,營造教學氛圍
物理學科的難度不容小覷,這給學生增添了許多心理負擔,導致他們在課前打不起精神,沒有達到學習應有的狀態??紤]到這一點,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來營造出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充滿學習動力,以積極的心態來迎接物理課程的學習。綜合以往的教學經驗不難發現,學生在氣氛良好的課堂當中,能夠充分激發出個人的潛能,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否則,學生便始終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無法激發出個人的潛能。因此,教師可以創造教學情境,營造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
例如,在教學《重力》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牛頓與蘋果的故事”紀錄片,以這種形式來進行課程的導入,能夠有效地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保持對接下來學習的信心。“牛頓與蘋果的故事”是學生比較熟悉的一個故事,但是以前他們可能沒有從物理學的角度來思考其中的因果關系,教師以此為例進行導入,便能夠起到一個良好的“喚醒”作用,讓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感到熟悉,感到好奇。這樣一來,通過創造教學情境,學生能夠在一種高效的引導下進行思考,進行學習,有利于營造教學氛圍。
二、 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學習體驗
信息技術在如今已經成為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師把握好信息技術的使用,足以使其發揮巨大的作用,使得課堂呈現出嶄新的局面,充滿著生機與活力。對學生來說,他們是接受新鮮事物的一分子,如果教師再固守傳統的教學方式,無疑會引起學生的厭煩。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傾向于一些生動而靈活的學習形式,這會滿足他們的需求,刺激他們的思維發展,學生也能夠在教師的帶領下更加有信心。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塑造多樣的教學課堂,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讓物理學習不再成為學生的負擔。
例如,在教學《光的折射》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呈現出較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感受到“光”是如何折射的?!肮狻笔俏锢韺W研究的一個重要現象,是學生進行物理探索的必經之路,光的“多變”,充滿了許多神秘的色彩,吸引著學生。光的折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見,教師一提學生就能夠明白。在課堂上,教師應該通過多媒體設備來還原這一現象,使學生看得更加清楚,并且思考“光”之所以發生折射現象的原因。這樣一來,通過利用信息技術,物理學看似抽象的知識便能夠更加具體,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三、 組織互動交流,交流學習經驗
互動交流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能夠讓學生之間展開密切的溝通,促進他們的思維運轉。初中學生向往群體,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也能夠積極地向他人學習。一個班級中,學習氣氛是很重要的,能夠在無形之中帶給學生動力。從物理學科的性質來看,它對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課堂上緊湊的節奏,學生很容易跟不上進度,再加上注意力分散的情況,使得難度本就高的物理就更不好學了,隨著“一環又一環”知識的推進,學生的思路更加混亂。因此,教師可以組織互動交流,讓學生及時進行溝通,交流學習經驗。
例如,在教學《能量的轉化和守恒》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內的交流。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使用十分廣泛的學習手段,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分組,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適合他們的成長。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的過程之中,教師可以走下講臺,在教室內來回走動,傾聽學生的想法,并且引導他們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借此機會,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關于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學生要找出實例,對號入座,分門別類地整理好所學知識。這樣一來,通過組織互動交流,學生能夠相互學習,不斷進步,交流學習經驗。
四、 重視實驗活動,提升學科素質
實驗是物理課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很多物理學知識都是通過實驗得出的,通過展開實驗教學,也能夠激勵學生努力學習,被科學家的精神所感染,具備堅忍的意志和魄力。然而,實驗教學的開展效果卻不盡人意,受到經濟等條件的限制,許多學校甚至沒有設立實驗室的條件,這就限制了學生的發展。除了加強實驗的展開,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展現實驗過程,讓學生“近距離”地觀看實驗,在他們心中樹立起有關物理實驗的印象。因此,教師應重視實驗活動,讓學生通過觀看、動手,提升自己的學科素質。
例如,在教學《串、并聯電路電壓的規律》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就此進行實驗,探索電學的規律。串聯和并聯是電學中十分基礎的一部分,只有打好這方面的基礎,學生才能夠在后續的學習中游刃有余。為了讓學生在實驗中能夠有好的表現,教師可以提前做好準備,讓他們了解實驗的過程,通過觀看實驗,掌握基本的實驗技巧,然后再投入到實驗的過程之中去,爭取增強自身的技能。這樣一來,通過重視實驗活動,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機會便能夠提升許多,有利于提升他們的學科素質。
五、 融合親身生活,增強學以致用的本領
生活化教學是如今十分熱門的一個理念,考慮到過去傳統教學中的一些局限性,教師有必要將生活元素融入教學當中,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物理學中的許多知識都是來源于生活的,生活中無不充滿了物理智慧,只是需要學生去細心觀察。學生要養成一種靈敏的思考意識,當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現象時,應該能夠主動與生活進行鏈接,找到自己所學內容的“用武之地”。當學生對生活中的物理知識充滿興趣時,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也會更加積極。因此,教師可以融合親身生活,增強學以致用的本領。
例如,在教學《生活中的透鏡》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生活中,所用到的透鏡有哪些?分別有什么作用?”然后給學生留出時間,讓他們認真思考。只要學生細心觀察,并且肯花時間,就一定會有收獲。再者,教師可以通過圖像和視頻來展示生活中的“透鏡”,一些令人聯想不到的地方,學生一定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這樣一來,通過融合親身生活,教師能夠將生活中栩栩如生的例子展示給學生,學生也能夠受到啟發,從而增強自身學以致用的本領。
六、 優化作業設計,提升作業功能
作業反饋是教學的“最后一公里”,承接了教師在教學當中的關鍵一步。當教師將知識教授完成以后,剩下的就需要學生自己進行鞏固和提升了。物理學科需要學生花費時間和精力進行理解,大都是通過習題來實現的,通過做題,學生的思路能夠更加清晰。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是在練習的過程中逐步提升的,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業設計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忽視的一個方面,綜合以往的教學經驗不難發現,大多數教師都以書面作業為主,讓學生不斷通過“刷題”來鞏固知識。實際上,教師可以本著豐富作業類型的原則,設計好課后作業。因此,教師可以優化作業設計,提升作業功能。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后開展拓展活動,結合自己的所學知識,補充自己在學習中的一些缺漏。除此之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分層作業,比如在一次考試中,鑒于學生的表現差異,教師可以布置兩種和多種不同的作業,讓優等生有時間鉆研自己所感興趣的事情;與此同時,讓學困生也能夠抓緊進行查缺補漏。這樣一來,通過優化作業設計,學生的個人情況能夠更多地得到重視,從而提升作業的功能。
七、 創新教學實踐,提升教學技能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對學生提出要求,教師自身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保證自己的教學節奏進展得當,并且留出發展的潛力。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有必要通過有序的學習工作對自身的教學素質進行提升,這樣才能確保自己始終走在教學前沿。因此,教師可以創新教學實踐,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能。
一方面,教師可以參與到教學培訓的過程當中,學校每學期都會組織相應的培訓活動,這是教師提升自我的好機會。在其中,教師能夠接觸到教學前沿的一些理念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參與到教學研討會當中,就當前思維可視化教學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交流和探索,以期探尋新的教學思路。另外,教師還可以參與到公開課講評的過程中,在聽課、磨課的過程中,鍛煉自身的教學技能。這樣一來,通過創新教學實踐,有利于提升教學技能,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
八、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利用思維可視化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其一,教師可以創造教學情境,營造教學氛圍,讓學生意識到物理課程開始了。其二,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讓物理課堂充滿新奇,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其三,教師可以組織互動交流,讓學生之間交流學習經驗,建立學習策略。其四,教師可以重視實驗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升他們的學科素質。其五,教師可以融合親身生活,在教學中增添生活元素,增強學生學以致用的本領。其六,教師可以優化作業設計,豐富作業的形式,通過作業來鞏固知識,提升作業功能。其七,教師可以創新教學實踐,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能。
參考文獻:
[1]吳紫佩.利用思維可視化教學培養初中學生物理邏輯思維能力[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9(14):61-62.
[2]曹團安.怎樣提高初中物理學困生的邏輯思維能力[C]∥2019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年會論文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2019.
[3]李占良.多媒體技術下初中物理教育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研究[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3):214-215.
[4]陳萬超.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分析[J].數碼設計:下,2019(5):245-246.
作者簡介:
吳昭琪,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