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魚鳧古國,四川成都溫江區人杰地靈,文化積淀深厚,有著深厚的古蜀文化發源之地,溫江區的老年群體的生活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從人文背景和藝術文化,包括生態綠化以及自然資源都是成都地區一西人杰地靈之處,在溫江區的老年大學有著一群熱愛生活和藝術的老年人,他們有著自己的愛好,或歌唱,或舞蹈,或繪畫,老年大學一片祥和的氛圍,但是與此同時又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暴露出來。近年來,老年大學在藝術教育特別是聲樂教育這個板塊逐漸趨于薄弱的趨勢在發展,盡管這一群體的人們依然喜愛聲樂藝術,但是從專業性的學習以及整個結構來說,都有著進一步的制度提升,根據筆者田野調查之后撰寫此報告。希望,可以推動老年大學面向社會文化發展和聲樂藝術教育的普及和推廣。
關鍵詞:老年大學;社會發展;聲樂教育;
一、溫江區老年大學的自然環境、地域特征
就溫江區的老年大學自然環境而言,其辦學地址坐落于成都平原的西部地區,該區域是國家的重要的醫學藥品基地,有著西南地區最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科研機構,是成都市區標志的現代服務業中心,特別是就溫江這個地區來說,其作為古蜀魚鳧古國的文化發源地,從地域地貌特質上肯定是自然成為一種受益者,特別是他的灌溉和肥沃的土地,使之成都市溫江區成為一個典型的富饒之地,顯然地,這里的老年大學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自然就是出現了熱情和對藝術人文的多元化的發展形成一個標志,不管是在溫江區的公平鎮也好,還是萬春鎮也好都有著音樂之鄉的美譽,在溫江區出現了優秀的音樂家王光祈先生就是從這里誕生的。但是就溫江區老年大學的聲樂教育來說,還有待的提高。
二、溫江區老年大學聲樂教育辦學情況
就這個地區的老年大學的教材的選擇來說,教材的選擇肯定就是一個重要的硬件,但是根據筆者現場調查之后發現,這里的老師和學員有著敢于發現和探索的創新精神,大多數乎的教材都是學生和老師一起共同編寫,而且也是他們遵循的辦學原則。自主創新,基于這一點來說,筆者認為,這更加有利于我們自己獨立創新。發揮本地區地域文化的發展。
當然,令筆者在前期調查中十分的感動的是,他們在針對于音樂欣賞的課程的作的是非常全面,譬如說他們的音樂欣賞課程中都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中去體會和感受,而且在整個過程中,有些人會說非常好聽,有些人并不這么覺得,因此,筆者分析的是這些作品能夠被他們產生一定的思考,肯定還是根據他們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也是一種社會生活的教育服務。而且在整個過程中,極為重要的是,音樂素養的培養成為溫江區老年大學的重頭戲,筆者在進行考察的過程中發現,以為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音樂素養不僅是學習音樂的基礎,而且也是為了更好的學習音樂可以為其學習當中充當一種目標式的學習中的特點形成的結構,譬如說我們對于人文知識的把握以及對于讓我們的老年朋友們對于樂理知識的把握,對于樂譜的認知和節奏、節拍基礎演奏符號的掌握,都是為了進行下一步進行歌唱做出深厚的準備,例如在整個學習中,筆者發現,他們的教學結構中還包括了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甚至聲樂理論等眾多的基礎性的音樂基礎性的科目。
關于溫江區老年大學聲樂教育的相關分配研究
就溫江區老年大學聲樂教育的分配來說,筆者通過搜集資料之后發現,光是在2015年~2016年招生,就有800多人,可見從大數據顯示上我們的老年人對于聲樂學習的熱愛程度是極為關注的,在學習的科目中,我們也能客觀地看出,他們熱愛的聲樂和川劇表演,川劇表演是四川藝術的瑰寶,對于戲曲和聲樂的二者的學習的結合更是有利于促進老年人進一步對于藝術的深化,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些專業中又有若干個小專業,例如視唱練耳、樂理、川劇聲腔、川劇形體以及歌曲賞析和相關專業,所以就教學來說,基于了我們教師團隊非常大的教學任務。
對于視唱練耳班的教學的內容自然就是根據演唱作品的基礎學科的音樂結構來進行劃分的音樂風格的種類了,譬如說,他們的會在整個班上開設有樂理知識、聲樂理論和視唱練習。基本樂理課,除此之外,還要教會老年朋友們學會音的高低和長短,以及音的高低,節奏節拍和音程、和弦、音階、旋律以及一些簡單的調式調性的學習,所以說,這些基礎的教學都是為了歌唱的學習打好一個堅實的基礎。為在聲樂學習中打好其聲樂理論
課教授學員歌唱時的姿勢、呼吸與共鳴、咬字吐字、訓練聲區的步驟、歌唱中氣息的控制訓練、歌唱語言處理、不正確發生的原因及糾正方法等。視唱課程教授的視唱樂譜為簡譜,每一條大約為8小節左右,部分簡譜帶有一升一降。此外還會教唱所學歌曲的簡譜。
三、溫江區老年大學就讀學員的人員結構、收入狀況、發展狀況
就溫江區老年大學來說,筆者研究發現,這是一所公益性的老年大學,而且就收入情況來說,是屬于全額撥款純公益類市值事業單位,位于溫江市區其為了滿足老年人的再教育的愿望,學校開設了學校設有聲樂、舞蹈、文學、國畫、太極拳、太極劍、保健、按摩、書法、烹飪等30多個專業學科供老年人選擇,并通過多年的努力,老年大學的學員在各類大賽中獲得優異的成績。在老年人教育理論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發表的省級、市級期刊達到了上百余篇,并有許多人數次獲得國家、省市級優秀論文獎,因此溫江區老年大學也逐漸成為了,這個地區的老年教育服務中心、科學研究中心、也是一個優秀的老年教育服務中心,就老年大學來說,這是一個極好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中,我們可以充分地研究到給老年人帶來新的文化知識,以及交友服務,特別是內心情緒的塑造和培養。
但是,與此同時,筆者根據相關的研究發現,由于溫江區這一地域的特征的現象非常的突出,因此在溫江區的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也是日益突出的,特別是展現在人口總量變化小,基本保持穩定,而老齡人口規模大、增長速度快,人口結構加速老齡化,老齡化程度高于全省和全國。同時,老年人口還向高齡化發展,空巢、失能老人增多。所以溫江區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期,呈現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加速、失能老人增多的“三加速一增多”、未富先老、未備先老,老齡化與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不同步等特征,使得人口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因此筆者認為,就當下來說,我們應該進一步的關注我們的老年人的生長和生活的問題并且在恰到好處的時候得到政府的支持。這樣也能夠給予我們的老年大學的生活的越來越好。
四、政府對溫江區老年大學的支持
現如今,我們的溫江老年大學開展了一系列的關愛社會,回饋社會活
動,如:黨員進社區清理小廣告、老年大學老人進社區義演、老年大學到敬老院義演、冰雪霧霆協助民警指揮交通等等,溫江區老年大學的學員用自己的自身行動去回饋社會,傳遞愛的接力棒。不僅給予政府更多的回報,也給予我們大家更多的回報。這就是我們政府與老人之間的相互交流與促進。
而且就我們老年大學的學院來說,每一個學員都有著自己閃光的地方,他們來自于不同地方,不同的工作崗位,接受文化教育程度也是不一樣的,但是來到了老年大學,就像是來到了一個大家庭,筆者認為,這就是一種家庭一樣的快樂。老年大學讓這些老年人們有著共同的理想和興趣愛好,一起在課堂中學習,同時也一起探討著人生,樹立了共同學習和共同奮斗的目標,一起追尋著自己的理想。
參考文獻[1]楊國權.關于老年教育的課程設置問題[J}.老年學雜志,1992(12)[2]袁宗裕.教材好教才好[J}.教學研究,2011(11)
[3]楊學俊等.老年大學的“三個課堂”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4(9)
作者簡介:林子妍,女,河北省人,漢族1992年10月出生,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表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