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莉
【摘要】近年來,依托“革命老區行政村幼兒園建設全覆蓋”“甘肅省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范區平涼先行先試”和“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等項目,縣域學前教育雖得到快速發展,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升,但暴露出的短板弱項問題還是十分突出,面臨的瓶頸問題亟待解決。作者通過深入調研,分析涇川縣縣域學前教育發展現狀,回顧近年來學前教育的發展路徑,指出目前面臨的各種突出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今后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學前教育;縣域;發展現狀;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03—0018—02
近年來,在縣域學前教育發展中,通過不斷改善園舍條件,集中配置基礎設施,學前教育資源總量迅速擴大,辦園行為日趨規范,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升,整體上呈現出制度完善、行為規范、質量提升的發展態勢。但隨著國家及省、市有關發展學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密集出臺,人民群眾對幼有所育的殷切期盼,縣域學前教育發展的短板弱項還十分突出,面臨的瓶頸問題亟待解決[1]。筆者工作在學前教育管理一線,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現以涇川縣為例,對縣域內學前教育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以及今后的發展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縣域學前教育發展現狀
涇川縣現有城鄉公辦、民辦幼兒園140所,其中公辦園132所,民辦園8所;公辦園中,縣直幼兒園5所,鄉鎮中心幼兒園14所,村級幼兒園113所。全縣實行日托制的幼兒園34所,其中城區2所,農村32所。各類幼兒園共有教職工658名,其中公辦園正式教職工470名,臨聘人員130名;民辦園自聘教師58名。共有在園(班)幼兒9087名,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5.2%。
二、近年來縣域學前教育的發展路徑
1.大力實施鄉村幼兒園改擴建。從2016年開始,涇川縣搶抓第二期、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和革命老區行政村幼兒園全覆蓋項目機遇,將行政村幼兒園建設納入教育脫貧攻堅計劃全面規劃,按照“中心輻射,大村獨建,小村附設”的總體思路布局學前教育資源,全縣先后新建、改擴建幼兒園96所。到2020年初,幼兒園總數達到140所,其中公辦園132所,比2015年增加了105所,實現了城鄉幼兒園全覆蓋。
2.城區學前教育資源得到有效擴充。2016年之前,城區僅有3所幼兒園,公辦幼兒園的大班額、入園難問題十分突出。為切實解決這一民生問題,縣上在廣泛調研、精準掌握的基礎上投資2500萬元,在城西按照日托制標準新建了縣第四幼兒園,基本滿足了城西幼兒入園和群眾日托制需求。同時,大力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另外,2020年集中利用中央、省級學前教育專項資金636萬元,為城區五所幼兒園建設STEAM編程科技坊、生活館、繪本閱讀區、科學區等,有效提升了城區公辦園的辦園水平。
3.快步推進日托制幼兒園改造。兩年中,先后利用中央、省級學前教育發展專項資金和市教育局先行先試獎補資金1877萬元,新建、改造日托制幼兒園34所,高標準配建了廚房、盥洗室、寢室、保健室等輔助用房,配置了廚房設備、保健器具、幼兒用床,全縣城鄉2400多名幼兒享受到了“兩餐一點加午休”的日托制保教。借力東西部教育扶貧協作項目,爭取天津武清區幫扶資金31萬元,完成汭豐鎮中心幼兒園的日托制改造,讓廣大農村貧困戶幼兒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普惠優質的學前教育。2020年列入日托制改造項目園黨原高崖、太平崖窯、高平董家已全面建成,黨原鎮合道幼兒園正在實施改擴建,建成后也實行日托制管理。
4.著力提升保育教育水平。全面落實“片區化”管理,按照地域特點將全縣幼兒園分為15個片區,充分發揮中心園的龍頭示范引領作用,積極構建“聯片互動,資源共享,協作提高”的管理格局,帶動片區內幼兒園保教質量同步提高、共同發展;千方百計加大學前教育教師配備力度,近三年通過特崗教師招錄計劃補充學前教師117名;從“幼有所育”要求出發,統籌調整小學和幼兒園師資結構,積極鼓勵具有一定專業特長、熱愛幼教事業的234名小學教師轉崗到幼兒園工作,有效緩解了幼兒師資不足的問題;持續加大學研并舉,依托“千千樹”鄉村學前教育教師隊伍素質提升項目、國培省培計劃、園本培訓和網絡研修培訓等項目,采取外出考察、集中辦班、專題講座、網絡研修等方式,累計開展師資培訓3000多人(次),著力提高保育教育水平。
三、縣域學前教育面臨的發展瓶頸
1.師資隊伍嚴重不足是制約縣域學前教育發展的最大問題。隨著“‘兩市一縣’革命老區行政村幼兒園全覆蓋”等項目的實施,全縣幼兒園數量由2015年的40所驟增至2020年的140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了95.2%,在園幼兒近萬名,而專業教師嚴重短缺,農村小學附設幼兒園大部分為“一人一園”,村級園多為“一人一班”,城區幼兒園臨聘人員多。另外,隨著幼兒園日托制的推行,保育員嚴重短缺,原有幼兒園專任教師既當教師又當保育員,人手不足,容易造成監管缺失。
2.優質資源分布不均,教育公平仍有差距,“入園難”“擇園熱”依然存在。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鎮區域不斷拓展,居民人數與日俱增,尤其是城東片區人口密度較大,導致三幼、五幼“一位難求”“一床難求”。縣城五所公辦幼兒園平均班額42人,按照《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班額應分別保持在25-35名之間,而縣城幼兒園普遍存在大班額。另外,在農村,由于村級幼兒園和小學附設幼兒班保教質量上的差異,導致生源加速轉向鄉(鎮)中心園,致使鄉鎮中心幼兒園班額普遍較大。農村“空殼園”較多,中心園壓力較大,城區優質園入園幼兒爆滿,“一位難求”“擇園熱”比較突出,教育公平受到嚴重挑戰。
3.辦園和管理層次不高,日托制推行仍然遲滯。縣教育主管部門沒有專門的學前教育管理機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需要理順,鄉鎮教育辦管理專業化程度低,鄉(鎮)之間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民辦幼兒園監管存在疏漏。學前教育量上擴張較快,但普遍辦園層次不高,特色品牌意識不強,優質教育資源總量依然不足。就涇川縣而言,全縣至今沒有一所省級示范園;鄉村幼兒園特別是附設幼兒班幼兒專業教師短缺,缺乏規范性指導,“一人一園”“一人一班”“守攤子”的現象比較突出。
四、對加快縣域學前教育發展的幾點建議
1.全面拓寬幼兒教師補充渠道。完善幼兒師資補充機制,建議用足用活政策,通過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緊缺人才引進等多種途徑,把學前教育教師招錄納入全縣事業單位人才招錄引進計劃,每年為公辦幼兒園招聘補充80-100名專業師資,逐年解決學前教育師資短缺問題;建立健全幼兒教師補充機制,辦好職教中心學前教育專業,為縣內幼兒園定向培養幼兒教師;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落實學前教育城市500元/生.年,農村400元/生.年的公用經費標準;落實幼兒教師編制。除此之外,縣級財政應列支專項經費,用于幼兒園招聘合同制保育員,吸納優秀人才從事保教工作。
2.科學規劃擴充學前教育資源。規劃新建規模適當、滿足需求的幼兒園,同時,緊盯時間節點,落實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治理的相關措施,督促加快工程建設和建成移交進度,盡快配套相關設備和師資隊伍,確保配套園建成投用;對已經建成但未移交的小區幼兒園,進一步加強銜接協調,督促企業盡快移交,教育部門盡快規范辦園,擴大資源規模,減輕入園壓力。對今后新開發的城鎮居住小區,必須堅持小區建設與幼兒園配套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切實提高學前教育普惠發展水平。
3.全力推進城鄉幼兒園日托制建設。對擬新建幼兒園必須按日托制標準規劃建設,對已建成的按規范做好廚房、盥洗室、寢室等設施的標準化改造,配齊戶外大型玩具和教學基礎設備,優化幼兒園內部環境,配足保教人員,盡快辦成日托制幼兒園,徹底解放勞動力,以滿足城區群眾務工和鄉村群眾發展產業的需求,真正為脫貧攻堅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4.著力提升幼兒園辦園水平。成立縣級學前教育管理機構,理順學前教育管理體制,鄉鎮中心園負責管理本鄉鎮學前教育并對縣教育管理部門負責。堅持“以點帶面、聯片推進、結對幫扶、捆綁發展”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縣直幼兒園和鄉鎮中心幼兒園的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細化保教指導、結對幫扶、考核評價等具體措施和制度,推進片區管理的常態化、制度化和實效化。切實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堅持多樣化發展思路,深入挖掘幼兒園資源優勢,以示范園創建活動為抓手,大力創辦一批省級示范園,帶動城鄉各類幼兒園一體發展。
參考文獻
[1]新華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8/content_ 5343737.htm,2018-11-7.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