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娥
【摘要】信息技術的推廣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生機勃勃,小學生也更加主動地進行學習,教學效果顯著提高。為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巧妙地運用信息技術推動數學教學的縱深發展,給小學生帶來全新的數學學習體驗,增強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現狀;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03—0178—02
近年來,信息技術在小學校園里得到了普及,越來越多的數學教師嘗試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信息技術具有資源豐富、形式多樣、靈活變通的特點,可以將復雜的數學知識簡單化,將抽象的概念知識形象化,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構建全新的數學課堂,進而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要根據實際情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使信息技術與數學內容有機整合,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去參與數學活動,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貫徹落實新課改精神,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知識性和實用性,發散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小學生知識運用的能力。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1.教師安于現狀,對教材的處理能力不強。有些小學數學教師不愿意創新,課堂教學總是沿用傳統的方式,提不起小學生的興趣。當遇到一些小學生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時,數學教師只是將教材中的講解灌輸給學生,并沒有進行細化和延伸,這樣使得小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下降,數學課堂陷入僵局。還有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對教材的處理不夠完善,認為只要小學生把教材知識掌握透就可以了,所以會一味地要求小學生死記硬背教材,致使很多小學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1]。
2.學生練習量較少,不愿意參與課堂互動。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完數學知識后不帶領學生進行相關的練習,只是將練習內容發放給小學生,至于小學生的練習完成情況并不關心,也不會對小學生練習中出現的錯誤進行講解和糾正,導致小學生課堂練習量較少,數學成績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還有些數學教師只顧自己的講解,沒有與小學生進行課堂互動,也不給小學生留出自由思索的時間,整堂課都是教師一個人在說話,小學生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舉手發言,違背了數學課改的目標[2]。
3.教學缺乏趣味性,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小學數學教師并沒有考慮到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認知規律,課堂教學內容缺乏生活性和趣味性,使得小學生對教學內容感到厭煩和不解,難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而且小學數學教師沒有把信息技術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依然采用“粉筆+黑板”的方式,不能夠滿足當代小學生的求知需求[3]。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轉變思想,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學習情境。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思想,通過信息技術的視頻、圖片等方式,根據教學實際為小學生構建靈動的數學情境。第一,創設問題情境。教師可將數學教學的重難點知識和考試中的易考點等融入到不同層次的問題中,設計環環相扣的課堂提問,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展示出來,便于小學生深入地探究和思考,有利于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第二,創設游戲情境。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每一個小學生都非常喜歡做游戲,所以數學教師要抓住這一性格特點,運用信息技術組織小學生進行游戲體驗。數學教師在多媒體大屏幕上展示滾動的練習題,只要學生喊“停”,屏幕上就會隨機出現一道數學題,需要學生及時解答,這樣的教學方式實現了寓教于樂,小學生一邊做游戲,一邊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第三,創設故事情境。在講授新知識以前,數學教師可以將知識背景以故事的形式播放出來,這樣能夠引起小學生的共鳴,讓小學生在情境中獲得教育和啟發[4]。
2.關注學生,通過翻轉課堂指導學生預習。隨著時代的發展,微視頻已經成為小學數學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其能夠更好地展示出數學學科的特點,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數學教師可以運用微課翻轉課堂來組織小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將新知識的導學案和學習目標等制作成微課視頻,并發給小學生,小學生可以在家里進行自主預習,通過反復地觀看微課視頻,消除了數學學習中的疑惑,讓小學生可以快速地進入到學習狀態。為此,小學生要將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帶到課堂上與數學教師進行探討,這樣能極大地節約課堂教學時間,將節省的時間留給小學生自由發揮。同時,在講完新知識以后,小學數學教師也可以將數學課件等制作成微課視頻發給小學生,讓小學生在家里進行復習和鞏固,并且可以在學習平臺上與教師進行線上的對話,聽取教師的講解,使數學學習充滿科技色彩[5]。
3.結合生活,引入生活實例優化解題思路。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在實際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結合日常生活,從小學生身邊的案例入手,幫助小學生積累生活經驗,提高數學解題能力。現行的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很多知識點都與日常生活有著緊密聯系,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和數學現象,以彌補教材的不足,充分挖掘小學生的潛能[6]。
4.強化實踐,采取直觀教學啟迪學生思維。數學教學離不開實踐,小學數學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技術,扎實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讓學生每次都能有所收獲。通過數學實踐活動給小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施展才華的平臺,鍛煉了小學生的手腦并用能力,有利于改變小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逐步消除兩極分化。在組織數學實踐活動以前,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小學生介紹活動的主旨、活動的方式以及活動需要注意的事項等,讓小學生做到心中有數,能夠在實踐中鍛煉邏輯思維,熟練地掌握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數學實踐活動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也可以通過希沃平臺或者電子書包等工具向小學生傳授數學知識,開拓小學生的視野,讓小學生更直觀地感知數學。教師要將小學生實踐活動中的精彩畫面用相機或DV記錄下來,這將會成為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數學實踐活動結束以后,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小學生播放活動的視頻和圖片,并且做出精彩的活動總結,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有效地突出教學的重點。同時,還要鼓勵小學生做出反思,建立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讓小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健康成長。
5.優化評價,持續加強學生學習過程的調控。在信息化時代,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引入評價工具調控學習過程。系統里有著豐富的數學資源和學習技巧,小學生在新的系統內進行學習和練習,能夠及時改善小學生的薄弱環節,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當小學生解題完成后,系統會對小學生做出客觀的評價,這時數學教師依據系統的評價再進行創新,能夠形成一套完整的課堂評價體系。為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把課堂的主人還給學生,確保小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小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為小學生深入學習數學創造更多的途徑。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將小學數學帶入到了全新的時代,有利于拓寬數學知識的范疇,改變小學生被動聽課的狀態,提升小學生數學素養。為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帶領小學生探討數學的內涵和外延,進而使其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參考文獻
[1]劉紅俠.淺析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6).
[2]黃麗.關于新課標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思考[J].讀寫算,2017(44).
[3]葉桂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12).
[4]周小莉.讓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小學數學教學插上騰飛的翅膀[J].新課程,2016(03).
[5]王艷.運用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08):17.
[6]何昌文.如何把握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使用時機[J].新課程,2014(02):113.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