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淑嫻
【摘要】音樂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創造出來的獨特的文化,初中音樂教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人的綜合素養起著關鍵的作用。因而,需要得到廣泛的關注和重視。新的時代需要全新的人才,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背景下,如何結合新的教學形勢,開展新的教學活動,就成為初中音樂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初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定的策略,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95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01—0152—02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和深入,我們對初中音樂課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音樂教學的目的不再僅局限于傳授給學生知識,更在于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得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生的素養。因而,如何提高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就成為擺在廣大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際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當前初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校和教師對音樂教學不夠重視。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一些學校和教師對于音樂課不夠重視,很多學校都把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升學率放在首位,重視對學生語數外的學習,而把音樂課當作副科來對待,有時還會被其他主科所占用。有的教師在上音樂課時,只注重樂理知識的講授,不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這就造成學生對音樂教學失去興趣,沒有了學習的動力,學習效率自然不高[1]。
2.教師教學方法陳舊、落后。調查發現,現在的音樂課堂,很多教師都采用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臺上講個不停,學生在臺下聽得昏昏欲睡,課堂氛圍較為沉悶,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還有的學校由于教學設備陳舊、老化,導致一些教師無法與時俱進地開展教學,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
3.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目前,很多初中學校都將學生的重點放在中考上,導致音樂教師在教學中缺乏積極性。在音樂教學中,教師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而教學效率也不高。大多數情況下,學生都將音樂課堂當作放松、休息的時間,要么趴著睡覺,要么跟同桌說悄悄話,對于教師所講的內容也是左耳進、右耳出,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4.初中音樂教師素養還需不斷提高。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校往往只注重語數外的教學,而對美術、音樂等課程的重視程度不高,這就導致學校在招聘音樂教師時,對音樂教師的專業素養要求不高,導致音樂教師的素質參差不齊,這就無形中阻礙了音樂教學效率的提高,也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3]。
二、解決策略
1.提高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音樂作為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意義深遠。音樂中含有豐富的審美情趣,學生只有了解其中真善美的意境,才能產生強烈的情緒審美體驗。學生們學習音樂不僅能了解多元的世界文化,拓寬知識面,還能陶冶情操,有效提升學生的民族認同感,所以,作為學校和教師,都應提高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促使學生上好音樂課[4]。
2.創設情境,促進師生有效互動。傳統的音樂課堂中,教師一般都是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學生被動地“聽”,教學效率低下。要想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就要一改過去的模式,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愛好創設趣味性、探索性強的情境,這樣就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通過觀察和體驗,不僅有利于加深對音樂課程的理解,還能使得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5]。此外,我們應認識到,課堂應是開放的,我們不能只局限于機械的教學,而是要多與學生互動,只有通過溝通和交流,才能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存在的問題,也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進而促使學生不斷進步和發展。
3.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激發學生有效學習的內驅力。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這個時期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還未形成,他們對未來發展的目標和規劃認識不足,在課堂上極易分散注意力,因而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為此,教師可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為學生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共同探討的機會和平臺。如,教師在組織唱歌活動時,可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演唱并互相交流技巧,對于表現優秀的小組要及時給予獎勵,這樣就能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還可挑選小組中會樂器的學生承擔起伴奏的重任,這樣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既能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又能鍛煉他們的動手和動腦能力,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舉多得[6]。
4.提升音樂教師的專業素養。音樂教學是一門藝術,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技能,還需要合理的知識結構、良好的音樂素養,這樣才能不斷提高音樂教學質量。但調查發現,很多學校都存在著音樂教師缺乏的現象,這種現象在農村尤其嚴重,甚至一些學校的音樂教師都是由其他教師兼任。由于專業技能不強,導致很多教師教學方法較為簡單。要想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讓學生愛上音樂,就需要音樂教師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還要強化實踐能力,長此以往,就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7]。
5.運用信息技術助力音樂教學。隨著教學的不斷改革,信息技術越來越多地運用在課堂教學中,它不僅突破了傳統音樂教學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還拓展了學生的視野。生動形象的畫面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仿佛置身于其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審美能力,還加強了生動性和直觀性,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8]。如,在教授《百鳥朝鳳》時,我們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收集一些圖片或視頻,讓學生先感受嗩吶的獨特音色,然后再將鳥類的視頻為學生展示出來,這樣學生就能將音頻與鳥的圖片進行串聯,進而去識別不同聲音的獨特之處。
6.改革音樂學習評價模式。學習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發揮好這一環節的作用,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這個時期他們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贊賞,為此,我們要針對學生的這一特性,改革學習評價模式。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每個學生由于性格特點和成長環境的不同,所擅長的領域也不同,所以不能對所有的學生都提出同樣的要求,這樣無法做到公正、客觀地去評價學生[9]。我們應根據學生的基礎狀況,設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對于那些自身基礎較弱、在發音等方面存在劣勢的學生,我們應降低考核與評價的標準,要努力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采取這樣的差異化評價,就能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長足發展。其次,我們在對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評價時,不應該將重點只放在學生樂理知識、音樂技能的考核上,還要多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這樣才能多方面地反映出學生學習音樂的情況,這樣的評價才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此外,我們除了對學生進行整體評價之外,還要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這樣在上課時就能及時發現學生在音樂學習時所存在的問題,進而抓住重點和難點,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10]。
總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要想提高音樂教學效率,絕非一日之功,還需要每一位教師不懈地追求和努力,不斷地總結得與失,在摸索中不斷前進,進而走出一條活且實、快且優的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1]劉曉美.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學周刊,2015(24).
[2]徐靜.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4(03).
[3]鄭玉梅.簡析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5(19).
[4]劉慶豐.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音樂教育,2012(03).
[5]鄢艷.淺談中學音樂教育的發展與趨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07).
[6]尹林飛.培養方法誘導探究激發創新——新課程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初探[J].黃河之聲,2009(01).
[7]于春霞.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的對應之策[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08).
[8]高鵬.新課程改革下初中音樂教學的思考與探討[J].內江科技,2011(12).
[9]邵曉芬.信息技術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考試周刊,2013(42):175.
[10]王世峰.信息技術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應用對策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24):157.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