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德英
【摘要】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務,也為學生以后的語文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息息相關,閱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目前的小學教育中,受應試教育影響,有些教師過于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和閱讀方法的講解而忽視了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課堂偏重于基礎知識的教授和閱讀分析理解,這樣削減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訓練時間,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沒有發揮出來,學生的語文素養也得不到提高,閱讀課堂效率低。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閱讀課堂;讀寫結合;訓練方法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觀察
受應試教育影響,有的教師在課堂上注重抓基礎知識和傳授閱讀方法,而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這樣,教師教學簡單,學生基礎題得分率高,比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的效果來得快而且不怎么費力。長此以往,學生就成了機械地、被動地接受知識的機器,而不會主動學習,沒有創新精神,學習積極性不高,語文的人文性和綜合性沒有凸顯出來。現在,所用的部編版教材非常注重語用的培養,除每個單元安排一篇習作外還有作文主題單元。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多滲透作文教學的相關知識,從閱讀課上習得作文的方法。尤其是小學高年級,課堂上不僅要知道課文寫了什么,而且要知道課文是怎樣寫的,要領悟和學習文章的表達方法。對于課文寫了什么內容,大多數學生一看就明白,可是,很多語文教師還糾結在課文內容上,把一篇原本完整的課文像庖丁解牛那樣分解得支離破碎,細枝末節講了又講,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至于課文的表達方法卻講得很少,蜻蜓點水般一句帶過。課文中很多精彩的句段可以仿寫,有些課文可以整篇仿寫,但都沒有寫,使學生失去了很多練筆的機會。殊不知這些都是習作的重要素材,都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資源,但卻被忽略了。如果只抓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生的語文素養可能得不到提高。所以,高效課堂尤其是小學高年級的課堂必須讀寫結合,提高課堂效率。
二、小學語文讀寫高效閱讀課堂的訓練方法
(一)讀懂教材好行路
我們現在使用的是部編版教材,它的“主題單元”版塊十分清晰,語文要素十分明了。每組教材圍繞單元主題,合理有序地組織內容,精心設計學習活動。要打造高效閱讀課堂,教師每教一課都要做到心中有課文知識點的落實,心中有“主題單元”,心中有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教師若能明晰單元版塊結構,就能提早知道本單元要學習的重點知識是什么,并可以在課堂上有側重點地引導學生捕捉學習課文中有用的信息。久而久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會得到提高。所以,教師應該熟悉教材,用好教材。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把研究的重點從“篇”轉移到“單元組”,圍繞“單元主題”來教學。在教每個單元之前,先把每個單元的知識串連起來,讓學生對本單元的知識體系有個整體的認識,讓學生知道本單元要學習的課文內容是什么,口語交際和習作又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何內在的聯系;在閱讀教學的時候,可有意導向習作教學,將聽說讀寫優化整合,獲取語文教學整體綜合的效應,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讀寫結合,提高課堂效率
閱讀和表達是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傳達信息、表情達意的重要方法,也是語文教育中的重點。《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熟練地運用母語進行交際,與他人交流思想、表情達意。那么,在課堂上,教師要加強讀寫結合,捕捉課文中的寫作素材,為單元作文教學做好準備。
然而,部分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重視和落實寫的環節,沒有真正做到讀寫不分家。所以,在寫作課上,學生對寫作就感到陌生,加之寫作本來就難,平時練習少。如此,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所以,在閱讀課上,筆者會有意識地滲透作文教學,方法如下:
1.仿寫課文中精彩的句段,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為單元寫作做好準備
部編版教材中的課文文質兼美,讓學生讀悟后就可以進行仿寫,多動筆墨,為單元作文積累素材。這樣,習作課上,教師就不用從頭再教,學生也不會無從下筆了,這樣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如,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23課《鳥的天堂》第八自然中描寫大榕樹生命力旺盛的這一部分寫得很傳神。這是仿寫的好片段,豈能讓學生錯失練筆的機會呢?剛好教室的一隅有一些花開得很爛漫,以及天氣突然變冷,是該贊美一下它了。筆者開了一個頭:瞧,校園里的花開得多燦爛!讓學生接著仿寫。很多學生寫的都很好,筆者摘錄幾份如下:
這樣實景仿寫,既鍛煉了學生動筆寫作的能力,為單元作文“_______即景”積累了作文素材,(其實,學生也可以寫校園即景)又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愛校的思想感情,一箭三雕,課堂效率怎么會不高呢?這樣的仿寫,課文中比比皆是,如《慈母情深》中的環境仿寫,母親轉過身來的細節描寫,作者拽著錢的心理描寫等都可以仿寫。若把這些仿寫用過渡句串聯起來,加上具體的事例描寫,就是一篇很好的單元作文了。在習作課上稍加修改和潤色,使作文更出色。
2.借鑒作者的寫作方法練習寫作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二篇課文《落花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借花生的樸實無華贊美不計名利、無私奉獻的人。這種借物抒情的方法,學生很少寫,值得借鑒。菊花是小欖的鎮花,正好讓學生用這種方法寫寫有關菊花的作文,現學現用。大多數學生寫得不錯,在原來單寫菊花怎樣美的基礎上有了提升,提升到贊美有菊花這種精神的小欖人,這樣就把菊花的含義升華了。
《刷子李》這篇課文運用曹小三對師傅手藝的半信半疑,從側面描寫襯托出刷子李的技藝高超。這種側面襯托法也是學生少見少用的,因為學生寫人物大都從正面去描寫。所以,上完這課后,筆者要求學生用正面描寫和側面襯托寫出身邊有絕活的能人的一件事情,很多學生寫得不錯。
中等生小陳的課堂練習:
要說我們班的能人,非劉*雯莫屬。她踢球時毫不畏懼球砸到自己的身上,而是嫻熟地帶著球,以豹子的速度,又像一根靈活的面條躲過所有人的攻擊,飛快地沖向球門。傳球時,她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快速地把球射向對方的球門。傳球途中,有許多對手想把球奪走,可球像是被施了魔法似的,乖乖地跟在她的腳下直奔向對方龍門。雖然三班女隊長的球技與她不相上下,但她還是更勝一籌。
有一回,眼看球快要砸到她的身上,別的運動員躲閃還來不及,生怕球砸到自己的身上,她卻迎著球奮力一躍,用頭一頂,球沖進了云霄,旋即又落到地上。她立馬沖向前,身影如風,似電的速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挑腳尖,哇塞,球進了!每一個人,包括運動員和觀眾,沒有一個人不佩服她的。如果她不屬于我們班的踢球能人,那誰還能當之無愧地屬于我們班的足球能人呢?
一次課堂小練筆,學生卻能寫得如此之妙,就為本單元的寫人作文做了鋪墊。在寫單元作文的時候,只要將這件事情稍加修改,添一個開頭和結尾就可以了。學生也不用為寫不出作文而犯愁了,而且還節省了很多時間。學生當場寫完作文后還可以自行修改,提高寫作效率。
3.借鑒課文的內容練筆
現用的小學中高年級每冊語文書只有八篇作文練習,這樣的數量是永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教師利用文本去拓寬習作素材,讓學生多動筆,多練習。如,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22課是《四季之美》。本文作者感受細膩、選材視覺獨特、字里行間蘊含著獨特的韻味,文字淺顯易懂。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不需過多分析,而是為學生提供練筆的機會。如,筆者讓學生仿寫《四季之美》《家鄉之美》《校園之美》《社區之美》等。無論學生仿寫效果怎樣,學生的寫作能力都得到了鍛煉。正好,本單元的作文就是寫一篇關于景物的文章,所以,只要學生在課堂練筆的基礎上稍加修改,一篇很好的單元作文就誕生了。這樣既完成了寫作,又提高了閱讀和習作的課堂效率,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在課堂上落實讀寫結合的知識點,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是必要的,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閱讀教學與語言表達相互貫通,不可分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挖掘和利用閱讀機會,積極滲透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通過各種方法讓學生感悟文章,并鼓勵學生勇敢地表達自己,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曹燕窟.在閱讀教學中落實語文欣賞表達訓練[J].新課程(小學),2015 (9).
[2]桂界里.試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言表達訓練的方法[J].語文天地,2015 (27).
[3]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胡春華